第17章 分批次突围
- 抗战:让你背黑锅,没让你拜把子
- 万事如伊
- 2023字
- 2025-04-17 22:43:31
鬼子反击的速度非常的快,还没有等新一团完全撤出,从四面八方接到命令的鬼子便朝他们包围了起来。
正是由于筱冢义男的命令,所以便有大批量的部队朝他们疯狂的包抄。
为了能够早日赶到集合地点,新一团不得不分批次进行突围。
分散成多股力量,开始跳出鬼子的包围圈。
凛冽的北风如同无数细小的钢针。
无情地刺在战士们冻得发红的脸上。
张大彪一行人已经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了两三个小时。
现在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结成冰晶。
战士们的棉鞋早已被雪水浸透,每走一步都发出沉重的“咯吱“声,仿佛在诉说着疲惫与艰辛。
“同志们,原地休息十分钟。“
“等咱们休息好了再往前走。”
张大彪扯了扯被寒风吹得僵硬的嘴角,沙哑着嗓子下达命令。
战士们如释重负地瘫坐在雪地上,有的靠着树干大口喘着粗气。
有的解开干粮袋就着雪啃起冻得硬邦邦的窝头。
就在这时。
远处隐约传来几声枪响,打破了雪原的寂静。
张大彪猛地站起身,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
“全体注意!”
“保持隐蔽!“
“现在有敌情。”
战士们条件反射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张大彪背靠土坡半蹲下来,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张永祥,你带两个人去前面侦查。”
“记住,千万不能暴露!“
“咱们这一伙子人全都靠你了。”张大彪低声说道,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是!“
张永祥应了一声。
然后带着两名战士猫着腰,沿着土坎的阴影快速消失在视线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约莫过了一刻钟。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张永祥跌跌撞撞地跑回来。
军大衣上沾满泥雪,拳头攥得发白,眼眶通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祥子,出什么事了?“
张大彪迎上去,伸手扶住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老部下。
张永祥剧烈地喘息着,喉结上下滚动:“营...营长...”
“他们...……他们……...“
话没说完,突然转身一拳砸在树干上,溅起一片雪沫。
“你冷静点!到底怎么回事?“
王承柱也凑过来,声音里满是焦急。
张永祥哽咽着摇头。
“鬼子他们在屠村...那些畜生...……我亲眼看见..…….妇女...……孩子……...“
说到这里,他再也说不下去,眼泪混着雪水从脸颊滑落。
张大彪和王承柱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怒火。
“全体都有!“
张大彪握紧了拳头。
“兄弟们。”
“子弹上膛,跟我来!“
队伍呈战斗队形,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
当他们爬上一座小山坡,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怒火中烧。
原本宁静的村庄此刻笼罩在血与火之中,浓烟从几处房屋的屋顶升起,与灰白色的天空融为一体。
村口的老槐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尸体,男女老少都有,他们的衣服被扒得精光,皮肤在寒风中冻得青紫。
几个鬼子兵正举着刺刀,追逐着哭喊的妇女,刺耳的尖叫声和鬼子的狞笑混在一起,刺痛着每个人的耳膜。
“狗日的畜生!“
一个战士忍不住骂出声来,端枪就要往前冲。
“都给我站住!“
张大彪低声怒吼,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他死死盯着眼前的惨状,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现在冲动就是白白送命!“
王承柱攥着枪的手青筋暴起:“张大彪,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
张大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当然不会!祥子,你带一排从左翼迂回,利用地形摸过去。我带二排从右翼包抄。王承柱,你带我的三排留在这儿佯攻,吸引鬼子的注意力。”
“记住,别暴露太多人,把他们引出来!“
“可是……...“王承柱还想争辩,看到张大彪坚定的眼神,把话咽了回去:“是!保证完成任务!“
张大彪转头看向战士们,目光扫过每一张愤怒的面孔:“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现在就是我们用热血和生命保卫百姓的时候!”
“但记住,我们要用脑子打仗,不能白白牺牲!“
“是!“
战士们齐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复仇的决心。
在张大彪的指挥下,队伍分成三路,悄无声息地朝着村子逼近。
张大彪带领二排战士在距离村子五十米处停下。
这里的地形陡然开阔,原本遮蔽身形的松树已消失不见。
只剩下齐腰高的枯草在风中瑟瑟发抖,每一根草茎都仿佛在提醒着他们暴露的危险。
“全体趴下,匍匐前进!“
张大彪压低声音下达命令,手掌按在结着薄冰的雪地上。
战士们立刻将步枪横在胸前,以战术动作缓缓向前挪动。
棉衣与粗糙的地面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积雪被压出一道道蜿蜒的痕迹,仿佛一条白色巨蟒在荒野中爬行。
村口的两个鬼子哨兵正靠在土墙上吞云吐雾,三八式步枪随意地斜倚着。
他们用日语有说有笑,呼出的白雾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细小冰晶。
其中一个留着仁丹胡的士兵甚至掏出酒壶灌了一口。
酒精的暖意让他眯起眼睛,完全没有察觉死神正在逼近。
“营长,您说村里到底有多少鬼子?“
周二喜紧贴在张大彪右侧。
这个十六岁的小战士虽然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枪栓,这是他在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
尽管经历过十几次战斗,此刻依然难掩内心的忐忑。
张大彪用袖口擦掉望远镜镜片上的霜花,目光扫过炊烟袅袅的村落。
“看到那几处冒烟的屋子了吗?按每户三间房算,最多藏得住两个小队。“
他顿了顿,将望远镜递给身边的通讯员。
“但咱们不能轻敌,鬼子的机枪肯定藏在暗处。“
此时的张永祥正带领一排在左翼潜伏,他们利用干涸的灌溉渠作为掩护,离村口的距离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