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七月十五。
稷台镇,夜风穿小巷,万盏祈愿纸灯升空,如龙腾雾海。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我的新栏目——‘灵见图鉴·找愿回魂篇’!”
“你们看到的不是电影特效,这是稷台一年一度的千人放灯仪式。”
“每年的七月十五,父母会写下孩子的愿,恋人会写下彼此的承诺,老人会写下他们没来得及跟死者说的告别……”
纪北辰蹲在古镇北岸灯河前,一边架着小型便携摄像机,一边调着直播角度。
镜头扫过天上那条由纸灯连接的“光河”——仿佛有千百个微小的灵魂,在云端呼吸。
直播弹幕滚动如飞:
【哥,是真的美……】
【这期怎么不搞鬼了?突然就文艺片风格了?】
【点完灯就收场?】
“别急啊。”他笑着对镜头说,“你没发现这些灯……一点都不摇晃吗?”
镜头拉近。
空中每盏纸灯都笔挺直立,灯芯没有火焰波动的迹象,像是整齐悬挂的大型纸尸,而非随机漂浮的愿灯。
“有意思吧。”纪北辰低声道,“天上无风,万灯停摆。”
“这要按文化人的说法,就叫‘风未起,灯不聚,愿未还’。”
【哥别扯了】【这玩意也能恐怖?你要是今晚能拍到个上天的人……】
弹幕话音刚落——
镜头闪了一下,刹那间,画面中右上角飞过一道模糊的黑影。
纪北辰一愣,连忙拖动回放条。
30秒前,一盏透明得几乎看不清边缘的“空纸灯笼”,缓缓升空。纸帘下方,似乎画着一个模糊不清的小孩,眼睛全是黑色墨团,仿佛盯着谁。
下一帧——那张“人形画”忽然消失。
而取而代之的,是弹幕疯刷的一排:
【卧槽刚才那张脸是啥!】【那是人还是灯?】【左下那个纸画人不见了!!】【你看时间!28:34秒,灯上浮了一个字——“还”。】
纪北辰喉结一动,背后一片发凉。
他重新放大画面截帧:那盏纸灯底部逐帧上浮的字,真的只有一个。
“还”。
仿佛是有人写了个字,要谁“还”他某样东西。
而他清晰记得,每个放灯人提笔写的,都是“某某的愿望”,从来没有提“归还”。
他沉默了一秒,转头看向纸灯升空的方向。
下一盏灯还未升起,但旁边已聚起一群围观的孩子,正等着点火。
他放下摄像头,起身钻进人群中,挤到放灯台前。
“抱歉打扰一下。”纪北辰冲值班的老村长一笑,递上文化事务组的备案证,“我们接到文化部委托,调查‘祈灯节遗愿结构’异常现象,协查你们的活动是否合规。”
老村长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不让看,只点点头:“今儿咱照规矩来,愿灯写好、签名、焚符纸,让愿念随火气带上天。”
“咱镇千年都这么办……”
他话没说完,就被纪北辰迅速打断:“请问,你们要求每个人写哪一类的愿望?有没有不能写的?”
“啊?啥意思?”
“比如,有人写‘我希望你回来’……你们会审查这种‘招回类型’的内容吗?”
老村长面色一变:“这……怎么可能有人写这种……这不乱来嘛,上去的灯只带愿,不能带魂。”
“可你确定,写这种话的人,知道自己‘写的是招魂’,而不是祝愿吗?”
村长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口。
纪北辰却在他身后瞥见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盯着天上,“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他继续望上去。
那盏“空灯”,依旧在空中漂浮,但纸影上已然多出了几个模糊的新字。
像是“愿”、“人”、“还”。
他不确定。
更不敢确认。
……
当晚十点半,文化事务中心西北接应站临时联络线响起。
“白景言,你人在哪?”
接线员快语快语,“稷台祈灯仪式发生异常,已有7人被家属报告当晚失踪,最后在直播画面中,均被网友认出与比分之一的‘空纸灯画面’高度重合!”
“有疑似灵隙形式为:纸愿上悬灵体映写!出局者愿未兑还,被愿灯‘收回’,正在调查是否为古老‘取愿杀’谣术衍生案例。”
“目前危害等级暂定为 B-,局内建议禁词搜索词组‘借灯还愿’与‘愿文许魂’。”
啪哒!
椅子在地板上响起一道清脆轨道声。
白景言已经起身,抄起外套,干脆利落道:
“告诉纪北辰。”
“这次不是‘他在还命’。”
“是灯,要来‘找他许下的愿’,还清。”
------------------------------------------
灯火照存者,魂影招归人。稷台七愿,如今已收走三人,错写的愿望化为借据,那句“回来吧”,或许从未是留恋,而是招魂人对自己说的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