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葫芦

要知道,不管是不是完全炼化了的法宝,若要将其祭起来,就需要法力。

换句话说,假设真有人可以将现在的李耳或者风灵磨的法力消耗过甚,让他们连祭起各自护身灵宝的法力也没有的话,那么李耳和风灵的什么先就不败,也就没有意义了。

不过李耳后来得证道果,修为成圣,法力无边,自然就没有这种困扰了。

风灵在证道之前,却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隐患。

法力无边,多么简单却又遥远的四个字。

风灵的两个宝物因为其功能较为单一,所以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属于顶级的灵宝。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风灵处理一些特殊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也比较少。

比如上次那个虎头四人组,在当时的那个情况下,风灵的选择其实也不多。要么就是把他们都杀了,要么就是把他们都吹走放了。

那时候,如果风灵有这么个青色葫芦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青葫芦在攻防两端,虽然都是毫无建树,但却是最有困人之能。

风灵把它炼化之后,只要祭起来,便能从葫芦口中吹出一道狂风,这风不能伤人,但只要被风罩住便极难脱身。

如果那个人没有很好的护身法宝,或者法力修为要比风灵低的话,风灵就可把他卷入葫芦之中,风灵不放,他就出不来。

青葫芦里面的空间极大,虽然没有什么阴损的阵法在内,但是有风灵的法力加持,还有本身份属先天的材质,一般人想要暴力破坏,也只是天方夜谭而已。

风灵这次炼化青葫芦花了大概两百多年的时间。

这期间,他也不是专心炼化法宝,每日都抽出空来,和伏羲小论一会儿道,日子虽然过的比较忙碌,但倒是挺开心的。

每天还听听青梧练琴,虽无师徒之名,听完琴后也教授她们姐妹些道法。

加之伏羲一起,两百年的时间,四人之间可算是感情甚笃。

忽一日,青梧刚刚弹完琴,就听见白鸟欢快的说道,“姐姐姐姐,你终于弹完啦,快来看看我跳舞,跳的好不好看?好看的话,我等下跳给先生看去。”

说完,还不等青梧回话,就已经自顾自的跳了起来。

身影一下子变得虚无缥缈,翩若惊鸿,似有百鸟齐飞,不时以折扇遮挡,散出阵阵白光,更添三分神秘,引得人心驰神往,确可为一支好舞。

白鸟正跳的开心呢,就见一道青色狂风从天而降,正正好罩住了起舞的白鸟,紧接着,这狂风又徐徐的飞回天空。

此时青梧才看到,这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青色的葫芦,古朴大气,如玉似翠,相当玄妙。

不等青梧发问,那边伏羲已经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恭喜风灵道友,又多一先天灵宝。”

风灵这会儿心情确实很好,起身笑道,“哈哈,刚刚炼化的灵宝,一时手痒,拿出来小试身手,还望伏羲道友原谅我唐突之罪。”

伏羲少见的偷笑一下,“我倒是无所谓,你在我这道场闹成啥样都行,不过有人倒是不太高兴了。”

风灵这会儿也感觉到背后竟有丝丝怨气升起,就听青梧喊道,“先生!你怎么能这样?如果你想看看你法宝的威力的话,不周山外面那么多厉害的妖怪,怎么能拿白鸟妹妹试啊?”

转身看到青梧玉面寒霜的样子,就算是风灵修为高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他也不多说什么,赶紧拍了拍已经挂在了腰间白玉带上,充当装饰物的青葫芦底。

只见一股清风从葫芦口中吹出,慢慢变大,等落在地上,白鸟已经毫发无损的站在地上,一脸茫然了,显然是不知道自己刚才的遭遇。

并没有注意到突然出现了的风灵,白鸟只是摸了摸头,冲着姐姐傻乎乎的问道,“姐姐,刚才我怎么突然感觉一下天昏地暗,身体也不听自己使唤了?”

风灵还在担心青梧告诉白鸟发生了什么呢,正在想借口,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却又有一丝熟悉。

“伏羲道友可在?李耳奉师命而来,还望现身一见。”

“李耳?怎么会来这里?”

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这里,风灵和伏羲都显得有些奇怪。不过伏羲自然还是出去迎接,留着风灵在这里待着。

青梧见风灵似乎有事情要做,当即也不多言,默默收起了琴,坐在了一旁。

伏羲领着李耳来到道场,李耳看到了风灵也是有些惊讶。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事情,也大大方方的将来意说了出来。

原来是鸿钧于第三次讲道结束之后,又另给他们兄弟三人进行了一番答疑解惑,又是几百年的时光转瞬而逝,直到不久前才结束。

临让三清也走的时候,鸿钧特意嘱咐了李耳一声,让他去为女娲守山一千年,至于原因,鸿钧没有说,李耳自然也没有多问。

不过风灵倒是大概可以猜出来,这其中应当是有一段未来的因果在的。

应当是日后女娲造人,李耳于人族之中立教传言,现在来不周山帮女娲守山,也算是偿还未来的因果。

不过既然鸿钧都不告诉李耳了,风灵当然也不会多嘴。

伏羲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气,没有对李耳区别对待,大方的把葫芦藤上的葫芦送了一个给李耳。

李耳选择了最早成熟的那个紫金红葫芦,算是为风灵解答了一下这葫芦怎么到了李耳的手上。

李耳得了紫金红葫芦,也不推辞,随手便系在了扁担上面,倒像是寻常老农挂酒葫芦。

白鸟和青梧见有新客人到了,而且一看也是有大神通之辈,也不敢过多造次,默默的走到了风灵的背后站好。

李耳此来,乃是专为女娲守山而来,也不与伏羲、风灵论道,只是偶尔插话,勉强算是有所交流。

风灵见此,却是心有所感,想是到了自己该离开的时候了。

自己本来一开始来的时候,就没有打算久待,是看伏羲相请,为女娲护法,他才在此待了两百多年,顺便炼化青葫芦。

如今法宝刚一炼化,李耳便前来帮助护山,乃是因缘际会,天道有感,是自己该离去的时候了。

于是每日闲时,再与伏羲讲了讲之前未曾讲完的道理,不曾再开新话题,伏羲也似有所感,眨眼又过了一十二年。

风灵便和李耳、伏羲主动作别,离开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