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戏
- 崇祯:勤政救不了大明,夹棍可以
- AltF4
- 2035字
- 2025-04-23 21:59:34
崇祯元年九月一日寅时(凌晨4点左右),翊坤宫。
崇祯坐在床边,刚刚穿好素纱中单。
背后一阵柔软,一双藕白玉臂从后环在肩上,袁妃温热的呼吸吐在脖颈之间,让人心猿意马,声音听起来还有些迷糊:
“今日无朝会,陛下何不再多睡一会?”
崇祯转头看她一眼,一片雪白晃动,饶是他久经后世各类擦边女主播考验,也有些动心。
不过,今天有一出万众瞩目的大戏在等着他这个总导演——
郑养性郑太妃身边吕公公要“主动”到平台为国捐款,还有一堆准备工作要做。
“袁妃且安寝,朕有急务,须亟理之。”
正要起身向外,衣角被轻轻扯住,
只见袁妃满面红晕,秋水盈盈,声音嗫嚅:
“臣妾昨宵侍寝不周,未让圣上尽兴。诘朝敢请重承恩露,再沐天泽。”
好家伙,食髓知味了?
这表情,配合肉感十足的身段,
人妻感简直溢出。
崇祯收敛心神才勉强把持住,笑着向帐内伸手,不到一分钟就让袁妃躺回榻上气喘吁吁:
“袁娘毋躁,今昼当细核簿籍,暮时朕自来再与卿手谈。”
说完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在袁妃额前轻触一下便扬长而去。
袁妃在床上躺了一会方才缓过神来,
回想起刚才主动邀宠,连要“重承恩露,再沐天泽”这种话不知羞耻的都能说出口,
连她自己都觉得实在太过大胆,脸颊飞红,羞臊难当。
圣上亲和幽默,与之相处如沐春风,外加雄风勇猛……
虽然只得伴君两天,袁妃已觉得如果要再回到以前那种每日独守空闺的日子,生活真是了无趣味。
她唤来宫女更衣完毕,便往乾清宫西暖阁而去。
仅仅两天时间,袁妃在宫中待遇已经和之前判若云泥。
出翊坤宫东门,过储秀宫,经御花园,一路上遇见宫人五米之外便主动避让,有些殷勤的甚至在路边双膝跪地,俯首触手行肃拜之礼。
到乾清宫时,
司礼监随堂太监已经在宫门等候,笑脸相迎:
“袁娘娘请,奴婢已让小子们备好冰鉴,清凉生殿,伏候懿驾。”
袁妃经过崇祯教导,现在对如何和司礼监大太监级别的内臣相处总算有些分寸感,略微点头示意便进了西暖阁。
算账虽然是个苦差事,但要是和之前待在翊坤宫空耗青春相比,却显得充实有趣多了。
更何况,自己做这差事能给圣上分忧……
专注工作时间过得飞快,袁妃低头伏案,按照皇帝教授的复式记账法标注好两本账本,外面天空已经大亮。
她站起来伸个懒腰,正要让宫人上茶稍微休息一下,宫门方向传来司礼监随堂的声音:
“懿安张皇后到。”
袁妃喜上眉梢,连忙出西暖阁迎接,屈膝万福:
“妾请殿下万安。”
张皇后扶她起来,上下打量两眼,见她肤色红润,皮肤紧致有光,身形婷婷袅袅。
心中不由暗暗赞叹,好个标致的人儿!
按她之前印象,袁氏应该比田妃和周皇后姿色略逊一筹,今日一见却感觉春兰秋菊各有所长。
果然女人离不开男人,袁氏得皇弟恩宠之后,气色大好,整个人仿佛随时在发出光来。
“袁妃特遣使告知本宫今日诣乾清宫觐见,所为何事?”
袁妃微咬下唇,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
“妾身昨诣坤宁宫朝谒周皇后,然殿下辞不见。”
原来袁妃专门请自己过来,是因为和好姐妹周皇后闹了矛盾,上门拜见被拒之门外。
张皇后觉得周皇后的行为实在是情有可原。
身为后宫之主皇帝的结发夫妻,本来感情甚笃恩宠不衰,突然之间就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与此同时,自己的好姐妹袁贵妃突然之间夜夜得宠,还被授予特权可以随意进出乾清宫重地。
这种事情无论放在哪个女人身上,都要原地爆炸。
“专房之宠,独承雨露,岂六宫之福耶?”
张皇后这话,在提点袁妃不要用小手段邀宠,把皇帝当做私人物品霸占得死死的。
袁妃委屈得差点掉眼泪:
“妾身绝非自私自利,不知轻重之人。昨已伏谏陛下临幸坤宁宫问周后安,然陛下忙于公务,圣意未允耳。”
张皇后看她表情不似作伪,略一思忖,放缓语气闻言安慰:
“既如是,本宫当觍颜诣坤宁宫,向周后殿下剖白原委,为尔二人排解误会。”
袁妃闻言大喜,屈膝福道:
“妾多谢懿安皇后殿下相助!”
外朝群臣中有不少人在议论崇祯,风声已经传入宫中。
说圣上最近变化极大,疑有仙人抚顶。
如今比刚继位之时更加贤明,有世宗之智,孝宗之德,成祖之勇,太祖之勤。
远胜大行皇帝光启,有汉光武之风也。
如此皇弟,
身为嫂子,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后宫起火拖他后腿呢?
只是周皇后那边恐怕正在气头上,该如何分说才好?
哎,
皇弟英明睿智,怎么偏偏不懂雨露均沾的道理?
张皇后凝神思索间,一个身着真红大袖衫的女官快步走来,及至两人面前一尺处跪下,低声禀报:
“殿下,寿宁公主一早便进宫来了。到仁寿宫见过郑太妃之后,突然大闹起来,说陛下荒谬,要面圣说个清楚。”
张皇后闻言俏脸上罩上一层寒霜:
“好个跋扈悍妇,竟敢对皇弟出言不逊,立刻命……”
她本想下令封锁仁寿宫,突然想到自己现在只是大行皇帝遗孀,当今圣上的嫂子。
不再是正儿八经的六宫之主,以礼法而言对仁寿宫只能训诫,并无强制处置权。
女官会把这事报到自己这里来,多半是周皇后那边撂了挑子,无法通报。
只能让司礼监随堂赵公公进来,告知寿宁公主之事吩咐道:
“速奏报皇弟。”
此时,紫禁城平台上已经黑压压一片,满是穿朱戴紫的贵人。
御座位于平台北侧中央,高出地面三尺,崇祯居高临下看向空地上被捆成粽子的两个人,面带笑容:
“郑卿,吕公,听说两位愿主动为国捐资,朕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