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叶落梧桐

“哦?如此想法”,那名女子不动声色的看着手中的绒花,没有任何表情。

“不过小姐不必担心,即使惠利大人满门抄斩,与小姐也绝扯不上任何关系”,旁边的侍女说道,说是侍女,手中的大刀却没有任何松懈。

女子将绒花往旁边一扔,绒花擦着那名侍女的脸直直的冲向湖边的石头,然后稳稳的立在那。

“小姐的功力越发浓厚了”,虽是恭维的话,那侍女脸上却看不出任何谄媚。

“何须等到满门抄斩,告诉下面的人,用尽一切手段,务必保住惠利的尸首,带他来见我”,女子轻飘飘的说道。

“尸首?若是现在出手,能保住惠利大人也未尝不可”,侍女有些疑惑的说道。

“你是在小瞧这位陛下亲信?”

女子轻哼一声,并未多言,口中却饶有兴致的呢喃着,“汪总管“。

与此同时。

“汪总管,我们就这样回去向陛下复命了吗”,旁边的小太监捧着瓷瓶,小心翼翼的说道。

“怎么,不可以吗”,汪总管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瓷瓶一出也就意味着惠利可能还藏有诸多宝贝,而且惠利家族历史悠久,这瓷瓶虽然世所罕有,难得一见,但是除了这个瓷瓶之外,我们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如此跟陛下交代,恐我们的责任也难以推脱。”小太监仔细想了想,终究还是回复道。

听完这番话,汪总管仍旧没有施舍给小太监一个眼神,但却回答道:“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继续严刑逼供,他既然死活不张口,但是肉体凡胎始终不是大罗金仙,总归是有开口的那么一天”,说话之间,小太监的脸上竟然染上了一抹厉色。

听完这话,汪总管总算是看向了小太监。

“你说,抄家这种事历来都是武将执行,为何陛下会让我一个宦官来”,汪总管悠悠的开口问道。

“那当然是对大人您的器重”,小太监谄媚的说道。

听闻此话,汪总管沉默一会,然后悠悠的开口说道:“的确是器重,怕是过于器重了。”

小太监不解,正想继续问话,耳边便传来急切的呼声:“禀告大人,惠利大人被其家眷活活打死了”。

什么,小太监难掩震惊之色,惠利大人一死,如此一来,表示我们的失职之罪,震惊之余立马转向汪总管,却见其不动声色,只开口询问道:“确定死了吗?”

侍卫回答道:“是的,我们将它们关在一处,一开始只是悠悠的谴责和谩骂,随后便有些疾言厉色的声音传出,随后场面变得混乱了起来,等到我们进去的时候,惠利大人已经被其家眷用锁链活活勒死了,身上全部都是各种脚印。”

“看来惠利大人刚才的行为真的是惹恼了众人,也是,谁看到这种情况都会难受的,明明自己是别人的鱼肉,偏偏还是故意维持自己虚假的体面,而罔顾他人的意愿,这样的人难怪会被自己的家人抛弃”,小太监此刻除了担忧自己的处境之外,还不免得有些唏嘘。

“即然如此,回宫复命吧”,汪总管突然开口说道。

“那,惠利大人的尸首怎么办”,侍卫有些为难的开口,看了看天,此刻炎热的夏天,酷暑难耐,尸体必然不能久放,但毕竟是一品大臣的尸首,何况还是奉旨来抄家,虽然是被其亲眷殴打致死,尸首确实是唯一的证据,但如今这般模样,若是直接呈给陛下,恐有碍观瞻,最终落下个失职的罪名,容易连累一家老小。

看出侍卫的担忧,汪总管开口说道:“无妨,事情详委我自然会跟陛下禀告,至于尸首,不可擅动,置于冰棺之中,待陛下处置”。

闻听此言,侍卫欣喜若狂,这番话一出来,侍卫便明白此事是不会再牵涉到自己和兄弟们的头上,再三感谢汪总管后便退了出去。

不过,汪总管此言可急坏了旁边的小太监:“大人,您这是要一力承担责任?虽然您是陛下的旨意,但是这些侍卫多的是世家贵族的子弟来此寻跳板,要是拉上他们一起,陛下看在这些世家贵族的面子上也不会过多的斥责我们,如今您倒是卖了他们这么大的人情,可是您就是能卖人情也没命再收了啊,您这是何必呢”。

汪总管没再说话,转头便让小太监端着瓷瓶,一起进宫去了。

“你是说,惠利死了,汪世利拿着个瓷瓶进宫向陛下复命了”?未见其人,但听声音确是年轻明亮,细心听还能听到棋子落盘的声音。

“没错,汪总管下令打了惠利大人的家眷,想以此来逼他就范,但是惠利大人反而嘲笑汪总管断子绝孙,面对家眷受辱仍是不为所动,最后汪总管许是害怕闹出人命就下令将家眷跟惠利大人关在一处,却不成想他的那些个家眷反过来殴打死了惠利”,回答的人正是前面跟汪总管汇报的那个侍卫。

那年轻男子挥挥手,表示了然,并示意其下去。

“国师,你怎么看?”,那声音明亮的男子落下一子开口询问道。

“汪世利此人果然不简单,难怪能成为陛下的心腹”,手中折扇轻摇,微风徐徐而过,却带动了对面男子的不解。

“连我都看得出来,汪世利此人狭隘自私,仇视世家贵族,此番行为跟明晃晃的杀人几乎毫无区别,而且他是奉陛下的旨意,这不就相当于这个锅他最终扣到了陛下的身上,如此一来,这将是一个必死之路,他在利用权利来完成自己的私心,即使陛下不计较能容他,但不能容他的人那可是过江之鲫,无论如何,他都是必死之局,谈何高明之处”。

国师落下一子,棋盘上的局势瞬间明朗,原本被逼到一侧只能等死的白字却因为这一子自掘坟墓而换来了一线生机,不,或者说局势瞬间逆转。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