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假期 一

第1章 假期 一

刚放暑假,庄姨就来了,这个暑假她正愁没地方玩呢,这下可以跟她去乡下了。倒不是小路多向往农村的生活,毕竟是城里人,有城里人的优越感,要不是庄姨家拥有一大片果林——天气这么热,果林料想是个消暑的好所在!

记忆中的果林在一个小山上,从山腰到山顶,种满橄榄、蜜柑、桃子、李子、杨梅、杮、龙眼、荔枝、芒果……品种齐全,用小路的话说,“要什么有什么”。饿的时候,采几颗果子,用清澈甘甜叮咚响的泉水洗洗,躺在吊床上优哉优哉地品尝,真是人生一大享受。耳边是鸟儿啾啾、虫鸣唧唧、山涧泉水咚咚,瞧瞧!这个时候果林可不就是世外桃源了?

吃过午饭,淑仪和她姐姐在房间里说些闲话。这姐妹俩一个在城里一个住乡下,离得不算远,三四十公里地,公共汽车走走停停沿途拉客也只要两个小时,可往来得并不殷勤。淑庄闲时较多,但不爱出门,深居简出惯了。淑仪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工作不忙,但也得钟点到才能下班,周休一天,家里琐碎的事太多——她抱怨闲暇时间少,难得去乡下一趟,要姐姐常来。

张营收拾了餐桌,洗好碗筷,才去书房看他的书。张营是极少看电视剧的,最多也就看点新闻,以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久了,跟不上学生的想法。

小路在客厅看电视,年轻人都喜欢看偶像剧,看里边那些男的耍酷女的扮靓,顺便做做王子公主的白日梦,连走路都盼着能一不小心一头撞到帅哥的怀里。年轻的日子,不要有灰色!

张营说,那些写剧本做书的,就是瞅准了这点,投其所好,一个内容和形式稀烂的故事也能换得盆满钵满,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眼球经济”时代,抓住他的眼球,就是抓住他的钱包。

小路不爱听,捂着耳朵嚷着“代沟”。她觉得这个高中语文老师唐僧念咒般喋喋不休,无非是想把她逼回书堆里去。

换了几个频道,觉得无趣,小路打着呵欠回房间,头枕着手掌在床上躺下,瞪着天花板发呆。读书时总盼着暑假,可是放了暑假,竟也这么无聊。还好考上了大学,不然这会连无聊也不能有,只剩难过了。要是没考上,就她那要面子的母亲大人,不得剥了她的皮炒辣椒。

眼皮渐沉,向下贴合,细得只剩一道缝,只看得见墙上的空调。这一觉睡到天色渐暗,华灯初上。无聊之间,时针也追着分针走得飞快,才吃了午饭又要吃晚饭了。

张营系着围裙,像个殷勤的主妇,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姐妹俩谈话的地点不知什么时候已从房间挪到客厅的沙发上。看到厨房亮灯时方觉时间不早,淑仪起身,拉拉坐褶的裙子,去厨房帮忙。

淑庄的视线木然尾随着她的身影,少顷,厨房磨砂玻璃上映照出两个人影,淑仪近前和张营轻声细语说着什么。她转过头来失神地看着电视。电视画面变幻模糊,声音很远仿佛一个背景,直至淑仪喊她吃饭,画面才终于清晰起来,两个人的吵架声也尖锐地响在耳边,熟悉得让人心惊,她起身关了电视。

淑庄招呼妹婿吃饭。

就来了!他答应着,解下围裙。

张营的手艺不错。江涛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他下厨。淑庄尝了一条地瓜粉粿,咸淡适宜。

姨父都不做饭么?小路帮长辈盛饭。

淑庄接过冒尖的饭说,农村的男人就是不爱做家务,总说这是妇人做的事。

大男人主义!小路又给淑仪装了一碗,极认真地说,那我将来可不能嫁到农村了。

在淑仪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还需要这么煞有介事地想?她白了小路一眼,女孩子家小小年纪就想着嫁人!

张营最后一个上桌,端来一瓷碗鸭肉汤。番鸭是淑庄自己养的,一大早杀了整只装锅带来。张营剁成一块块,一半中午红烧,一半放了党参、枸杞、黄芪用砂锅炖汤。

淑庄说,现在的女孩子都早熟,不像我们那个时候——

话还没说完,小路便抢着说,还不是没你们那个时候嫁得早。

三句不离嫁,惹得大人都笑起来。淑庄逗她说,小路,那咱不读书了,叫淑仪给你找个人家嫁了,庄姨也能早点吃你的喜糖!

想哪去了?小路失笑,早着呢!我将来还想读研究生。

淑庄神色黯淡,她许了人要让凌晨受到良好教育,凌晨的落榜让她感到失望,江涛说也得是读书的料。想到这她抬头淡笑着说,凌晨就没那能耐,考不上大学。

两年前,凌晨以两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消沉了一段时日。张营觉得可惜,他推推下滑的眼镜说,凌晨这孩子,秉性率真,田园生活未必就不适合他。我听江涛说,这半年来凌晨都在帮他打理果林,既然无心跳出农门,就由他去,将来子承父业,衣食无忧就行了。

话是那么说,心里也知道,做父母的,哪个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果然招来淑仪的白眼:“男孩子,目光总是要放远一点,泥巴里还真能翻出金子来?还‘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呢,书生意气!”小路刚考上厦门大学,淑仪在公司里被人恭维着,正春风得意。

张营讪笑,埋头吃饭,暗自庆幸小路赶上了高校扩招。

淑庄说:“也不是很缺人手,总希望他多读点书。农村闲散劳动力很多,水果收成的时候还是要请人帮忙的。”

“庄姨,我去帮忙好么?”小路忙问。

“你帮忙?”淑仪不以为然,“你别帮倒忙才是。”说着,转向淑庄,“还没放暑假小路就嚷着要到乡下,整天叨念着果林——小路,给庄姨添饭。”

“不吃了,再吃就撑了。”淑庄忙伸手去挡,刚才小路给她盛得一碗冒尖,说她太瘦要多吃。淑仪舀了一只鸭腿热情地叫她吃,淑庄推辞不过,要了口汤,淑仪只得放回鸭腿,重新盛了勺汤。

张营取下眼镜,每次喝热汤时,眼镜总会蒙上一层水气:“咦,淑仪不是买的芋吗?怎么焖了排骨就成了土豆块了?”

淑仪夹了块芋丁放在他碗里,揶揄他:“当四只眼变成两只眼的时候,芋头也就变成土豆了。”

小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淑庄也笑,笑着的时候,也是安安静静,一如小路印象中的样子,淡如秋菊。

张营讪讪地拿起眼镜,用餐纸擦拭,重新戴上。冷不防小路说了一句“土豆又变回芋头了”,一桌人都忍俊不禁。张营有些腼腆地陪笑。

淑仪收拾好碗筷,到客房陪伴淑庄坐了会。两人久未见面,只是见了面,也是枯坐的时候多。淑仪看着她失神的样子,在沉闷的气氛中脸色更比从前青白。

张营在客厅看新闻,小路跟他抢遥控,他只好回书房去,客厅里又剩下小路,遥控到了手,却觉得一个人看没意思。庄姨难得来一趟,可她一来小路就成了多余的人。好不容易才熬过“黑色七月”,上了重点大学,总不能又把自己淹死在书山字海里?

小路想听母亲和庄姨讲什么,可她一打开房门,淑仪就皱着眉头打发她——“去看电视吧。”“去烧壶开水。”“去洗一下茶具。”……小路只得带上门,无趣地走开。转回书房,他的父亲也正埋头书中。张营是本市一所中学语文教师,他的书房摆满文史书籍,闲的时候就一头扎进书房,任你怎么叫也轻易不肯出来。

小路只得回到自己的房中,一想到明天就可以远离父母的视线,“下放”到农村得解放,她又感到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