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匹夫一怒

白景隆踏入直隶总督衙门,成为袁世凯的贴身医官后,瞬间陷入了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境地。

每天,天还未亮,他便从临时居所匆匆起身,借着微弱的烛光,反复翻检那些为袁世凯准备的药材。

每一株草药,他都要细细查看,从根茎到叶片,从色泽到气味,稍有一丝不符他严苛标准的,便立刻弃用。

在这总督府中,任何一点细微的差池,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引发难以想象的灾祸。

得益于此前研读《聊复集》,白景隆如今拥有了“古籍洞悉(初级)”的特殊技能。

到了此时,关乎身家性命,他自然不敢藏拙,更不敢出现一点纰漏,直接将那一个技能点用在了医术上。

《温热论》是叶天士所著,正好适用于此处!

随着技能被使用的叮咚声响起。

他翻开《温热论》。目光落在书页上,那些晦涩的文字仿佛瞬间有了生命。他集中精神,发动技能,文字间隐晦的含义逐渐明晰。

比如,书中记载的“消渴之症,有上中下三焦之分,上消者,肺火炽盛,津液被灼……”

这段文字,在技能的辅助下,白景隆不仅理解了字面意思,还领悟到其中对消渴症病因与三焦关联的深刻剖析,为他诊治袁世凯的病情提供了新的思路。

用药也是越发的得心应手。

这日清晨,白景隆像往常一样,双手捧着精心熬制的药汤,稳步走向袁世凯的书房。

他的脚步很轻,每一步落下,都仿佛生怕惊扰了这深宅大院里潜藏的某种神秘力量。

刚走到书房门口,还未及踏入,便听到屋内传来袁世凯低沉而威严的声音:

“进来。”

白景隆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推门而入。只见袁世凯正端坐在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大人,该服药了。”

白景隆恭恭敬敬地说道,声音平稳却难掩内心的忐忑。

袁世凯微微抬眼,目光扫过白景隆手中的药碗,冷冷地问道:

“听说,昨日你和厨房的老张聊了许久?”

白景隆心中猛地一紧,忙不迭地解释道:

“回大人,学生是想向老张了解大人平日饮食喜好,好为大人搭配更适宜的食疗方案,以助大人尽快康复。”

袁世凯冷哼一声,将玉佩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到白景隆面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

“本督的饮食,自有专人安排。往后,莫要多此一举。”

白景隆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忙躬身应道:

“是,大人,学生知晓了。”

又有一回,袁世凯服用了白景隆新开的药方后,突然感到一阵心慌。

他当即大发雷霆,命人即刻传白景隆前来。

白景隆听到传唤,心猛地一沉,连外套都来不及披上,便急匆匆地奔往袁世凯的住处。

一进屋,看到袁世凯满脸怒容,好似恶龙咆哮。

“你这庸医,给本督开的什么药?服后竟如此难受!”

袁世凯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白景隆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人,能否告知学生具体是何种难受之感?”

袁世凯不耐烦地说道:

“心慌意乱,仿佛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白景隆迅速在脑海中回忆药方的每一味药材和剂量,思索片刻后,镇定地说道:

“大人,此乃药力生效的正常反应。这药方中多为滋阴补气之药,初服时,气血运行加快,可能会有心慌之感。待身体适应后,此症状便会消失。大人若不信,可容学生为您把脉查看。”

此时,他的思绪不自觉地飘向《聊复集・怪症汇纂》中关于药物反应与身体适应的记载,那些文字在“古籍洞悉”技能的作用下,为他的判断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合袁世凯的症状与书中内容,他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继续说道:

“大人,您脉象平稳,只是气血稍有波动,确是药力所致。还请大人宽心。”

袁世凯盯着白景隆看了许久,才挥挥手,说道:

“退下吧。”

白景隆如蒙大赦,缓缓起身,倒退着走出房间。

一出门,他靠在墙上,长舒一口气,这才发觉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在这样时刻紧绷神经的日子里,白景隆在用药上愈发谨慎。

每开一剂药方,他都要将家中带来的医书翻个遍,逐字逐句地研究,结合袁世凯每日的症状变化,反复斟酌每一味药材的取舍和剂量的增减。

当面对袁世凯复杂的消渴症状时,他翻开《聊复集・怪症汇纂》,深入理解书中关于消渴症的独特见解。

书中提到“治上消者,当润其肺,兼清其胃,可用天花粉、麦冬、生地……”

白景隆从中获取灵感,结合袁世凯上焦肺火炽盛、口渴多饮的症状,决定在原有药方基础上,增加天花粉和生地,以增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

除了用药,白景隆对袁世凯的饮食也进行了全方位的管控。

他亲自前往集市,在琳琅满目的食材中,精心挑选那些符合袁世凯身体需求的食材。

苦瓜、绿豆、百合等滋阴清热的食物,成为了袁世凯餐桌上的常客。

此时,《聊复集・怪症汇纂》中关于食物性味归经与食疗的内容在他脑海中浮现,他依据书中记载,进一步优化袁世凯的饮食方案,让食疗与药疗相辅相成。

每天午后,白景隆都会陪伴袁世凯在总督府的庭院中散步。

他一边走,一边耐心地引导袁世凯放松心情,讲述一些轻松有趣的民间故事,或是分享一些养生的小窍门。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日子一天天过去,袁世凯的身体逐渐有了明显的起色。

袁世凯的口渴症状明显减轻,每日的饮水量从原本的几大壶,减少到了正常水平。

小便次数也不再频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他的面色从最初的苍白憔悴,变得红润有光泽。

这天,袁世凯在庭院中散步时,突然停下脚步,看着白景隆,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说道:

“小子,你这医术还真有几分能耐。若能彻底治好本督的病,本督定有重赏。”

白景隆忙躬身谢道:

“大人过奖,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袁世凯对于白景隆越发的满意,态度也是好了不少。时不时的会和白景隆说一些军事上的心得,就算冯国璋等人有时候汇报,袁世凯也丝毫不避讳,有时候还会指点他一二,让白景隆不论是眼界,还是军事素养,谋略都提升了不少。

然而,白景隆的内心并没有丝毫的放松。他知道,只要袁世凯的病一天没有完全康复,他就一天不能掉以轻心。

更何况,袁世凯生性多疑,即便病愈,自己能否全身而退,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事不可为,那就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