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活着》

电影院,一片失望的哗然!

大家好不容易等待到最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

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大家的心跳声。

结果好家伙,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

这个失望啊,这个难受啊!

电影结束,不知道多少观众爆粗话。

陈铭章和林卓韵出了电影院,骑着摩托车离开。

仅仅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接吻,两秒钟都不到,就已经是这个时代电影的一大突破。

林卓韵兴致很高,谈论着电影剧情。

说实在的,这个时代的电影,陈铭章真的看不下去,不管是电影画面,还是演员,或者是剧情,那种隔着几十年的差距,很难让他喜欢。

不过么,林卓韵的心情陈铭章能够理解。

这年头老百姓的娱乐活动确实太过匮乏,看电影几乎是最大众的娱乐方式。

电影票价也便宜,大概是0.15元~0.2元,普通人都看得起电影,也舍得买电影票看电影。

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大家时不时的看电影,这使得中国每年观影人次都是上百亿人次。

在即将到来的1979年,中国电影行业创造出了293亿观影人次的世界纪录。

这不仅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79年中国人口9.75亿人来计算,每一个中国人在这一年平均观看了30次电影,想想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据。

要是按照以后电影均价40元计算的话,观影人次也能有这么多的话,电影总票房都可以干到上万亿元了。

两人回到四合院,时间还早着,林卓韵便拖洗地板,换被单。

她是爱干净的女人,哪怕才五天没拖洗地板、换被单,她都会觉得脏。

陈铭章来到书房,打开灯,拿出稿纸,取下钢笔,将钢笔吸满墨汁。

像钢笔吸满墨汁,便可以写几千字。

陈铭章现在习惯将两支钢笔吸满墨汁再写。

略微沉吟,今晚的电影给了他一些灵感,有着写一篇小说的冲动。

约莫几分钟后,陈铭章在稿纸第一行写下——《活着》两个字。

随后在底下一行写着: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这短短的十几个字,让人看着不由得心中一揪,会有一股沉重的感觉突如袭来一般。

陈铭章钢笔写着:“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

选择《活着》这本书,是陈铭章晚上看了《生活的颤音》,有所触动。

《活着》,这本小说他看过,这是一本非常沉重的小说,富贵的一生,几乎是把人生中的磨难都走完了。

当初他最先看的,是老谋子导演的电影,原本他以为电影已经够沉重了,不过最后结局还给了富贵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但是当他看了小说以后,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活着。

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后来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败光家产后,幸得妻子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发愤图强。但在去给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军。后被解放军俘虏,给他返乡钱让其返乡,与家人重逢。本以为就此以后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又不得不经历时代的潮流。

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他本想着和那县长拼命的,但是后来却没想到连报仇都不行,因为这县长刚好又是他被抓去当壮丁时的战友春生。再后来他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这所医院,他的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

只剩下福贵一个人,让他孤独的活着,但是福贵却像一根野草一样,活着,不管怎么样都要活着......

最后剩下福贵一个人,他买了一头老牛,也叫福贵。福贵通人性,福贵为福贵耕地,福贵给福贵讲他以前的故事,福贵和福贵一样的老,但他们一直这样的活着!

写完两章,手中的钢笔一顿,陈铭章没有再写,看了一下手表,陈铭章将写好的两章的稿纸写上页码,依次收好,将钢笔放入笔筒中。

起身稍微一动,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关了灯,陈铭章离开书房。

此时主卧灯亮着,主卧的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单都换成干净的。

陈铭章拉着林卓韵一起去洗个澡,偌大的四合院只有两人,两人的世界总是如此,显得荒唐,放开自我。

两人正是处于热恋之中,三日不见如隔三秋,想念得紧。

......

第二天早上。

一大早,大家都已经到了五四文学社。

等到人都齐了,大家便出发前往圆明园遗址。

虽然在五一的时候,陈铭章已经来过,不过新社员却是没有,再者游圆明园遗址一遍哪里够。

大门口,陈铭章出示了介绍信。

在此之前,五四文学社已经沟通好。

大家顺利进入圆明园遗址,刘学红跟大家介绍着圆明园。

没有一个人是脸上带着笑容的,而是只有沉重。

那百年民族的耻辱,洋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火烧圆明园,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正是一份份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逼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曾经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就这么被西方列强焚毁。先是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超过150万件文物被掠夺,后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京城,圆明园再遭劫难。

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圆明园遗址,这是圆明园在哭诉曾经的灾难,也是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印记。

这一切,都刺痛着每一个人。

大家也终于明白,为何之前陈铭章游圆明园,会写下散文《哭泣的圆明园》。

大家此时此刻,都听到了圆明园的哭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