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肛肠疾病中医特色护理
- 梅荣主编
- 634字
- 2025-03-14 16:45:22
三、直肠
直肠位于盆腔内,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向下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底移行于肛管,与肛管形成一近90°的角,称为肛直角。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肠腔较小,是整个大肠最狭窄之处,自此以下逐渐扩大成直肠壶腹,至穿盆底处又再度变狭小。直肠全长12~15cm,行程并非笔直,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进一步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又形成一弓向前的弯曲,称直肠会阴曲。此二曲在乙状结肠镜检时是必须注意的解剖特点。直肠在额冠状面上还有三个侧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是三个侧曲中最显著的一个;而最后直肠又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因而直肠侧曲呈右-左-右的形式。但直肠的始末两端则均在正中平面上(图1-1-7)。

图1-1-6 排便过程中肛垫的作用

图1-1-7 直肠的弯曲
对于男性,腹膜外直肠的前面相邻的器官由下向上是: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输尿管和膀胱壁。所以外科常通过指肛检查,隔着直肠前壁,触摸上述器官以诊断疾病。腹膜内直肠的前面,隔着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的上部和精囊相邻,有时回肠袢和乙状结肠沿着直肠壁伸入到直肠膀胱陷凹内。
对于女性,腹膜外直肠直接位于阴道后壁的后方。腹膜内直肠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后穹及子宫颈相邻,陷凹内也常有回肠袢和乙状结肠伸入。
直肠不仅是排粪的通道,而且具有一定的储粪功能,其储粪和排空功能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又由于其具有的顺应性,对保持肛门自制有一定作用(图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