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公主

在王子坊最北端的清河王府当中,前堂下。

荀思眉头微微皱起,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下颏,思索对策。

里坊间蜚语之声嚣甚。

对此他并非没有应对之法,同时在心中也坚信;

清河王燃起的那些烽火,并非如坊间传言那般,是兵败需要自己发动援军前去救援。

而是其人已然达成了战略目标。

然而在洛阳城内大几十万人口中,人心向来难以琢磨和揣测。

有些人即便明知传言不可信,却仍热衷于窃窃私语,做出种种骇人听闻的揣测。

对此他虽有办法,可尽管刘大眼已率领府中多数人马前去南边接应。

但只要对方一时半会儿不率主力回城中,就始终难以遏制这些传言在城中继续发酵。

自己应该怎么做?

如果要采取激烈手段,和那些阳作溃兵的居心叵测之人相斗于街,万一虚实反而被人试探出来....

想到这里,荀思的脸色略略有些暗沉。

因为兹事体大,而他手头的力量又有太多散了出去,因此反倒是举棋不定。

也正因为其人绝对相信清河王能够凯旋,才始终引而不发。

此时不做,只是小错。

只待清河王凯旋,万事大吉。

做了,可能弥息事端,也可能被人窥破虚实,反而不美。

而就在此时,又有幢仆通禀一声。

随后只见有一个负责京兆公主日常起居的婢女趋步缓行,从殿下进来。

荀思有些惊讶地望去,只见这婢女行礼后开口说道:

“我家公主有事请荀长史一叙。”

还没等荀思开口拒绝,那婢女又道:

“我家公主现在已在中堂等候荀长史。”

听闻京兆公主已到中堂,荀思皱眉。

若是其人在后宅,荀思还能拒绝。

可对方既已来到中堂,便不好推脱了。

于是荀思起身而去。

一帘相隔,荀思先见礼。

而后,京兆公主开门见山地对荀思说道:

“卿贵为我王府长史,坐镇于此间。”

“家兄不在,卿便是此间能够做主之人。”

荀思不知对方深意,只是复又行了一礼回道:

“臣但为王效命而已。”

帘后,京兆公主微微点头,接着说:

“但是我听闻,坊间有许多不好的流言四起。”

“居然妄言称我家兄与敌交战,兵败被擒云云。”

荀思解答道;

“此类消息皆是作伪,是有人在暗中在坊间散播所致。”

“哦,是吗?”

荀思只当对方并不知晓这些事,只道她是一个被幽禁在瑶光寺中的懵懂少女,于是耐心解释:

“现今,南城外有御捷军驻兵,设使王上果真兵败,那些败兵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御捷军的探马,而是会被拦阻而下,断然不能堂堂而入城内。”

“故此,在城内这些人,想来是居心叵测之人假扮所致。”

没想到帘后的京兆公主却突然开口问道:

“既如此,卿为何不派兵将这些伪作我兄长的乱兵尽数诛杀?”

荀思没料到对方早就在等着他这样的解释,以便进行追问,于是只是实话实说道:

“臣正有此意,只是还不及...”

“很好。”

京兆公主却突然说道;

“那就烦请卿速行此事。”

“唯。”荀思只有应道。

“我还有一事想与卿商议。”

京兆公主又道。

“请公主但说无妨。”

“我忧心家兄的安危,这些天来每天在后院中诵经祷告。”

“但是我毕竟一人势单力薄,无能感动诸天佛菩萨。”

“还望能有许多和我同为宗室之人,偕来为家兄祈福。”

“公主之意?”

荀思出声问道。

帘后那不辩面貌的京兆公主回道;

“除我阿兄的此间王府外,还有许多如同彭城王、北海王这样的宗室亲王。”

“近日来,他们在府中想来也无事可做,徒增闲杂思绪,倒是不如一起来这王府的中堂之中。”

“和我同诵《金光明最胜王经》,为城外鏖兵的王师、并我阿兄祝福祈愿。”

“想来,其诚意能动诸天神佛,加持于我兄,使其克敌制胜,所向披靡。”

荀思眸子微微一动。

他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想出了一个自己之前想做,却碍于身份不便去做的事情。

京兆公主身份特殊,她曾是大行天子宠爱的帝女。

即便韦后遭废,韦氏一族也多受打压,她本人也未被正式废京兆公主的册封,只是被囚在瑶光寺中修行。

如今那道敕令随着局势对权力的更迭,也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其人更是直接来到了崔祎的王府当中。

而崔祎临行前还叮嘱自己要对其人好生照料。

凡有所需,悉当遵从。

也正因她身份特殊,刚好可用来制衡其他宗室亲王。

有许多事情,荀思想做却不能做,因为做了虽能巩固崔祎的地位,却会影响宗室的权威。

而崔祎本人又不在,如今唯一可行的,便是借京兆公主的名义。

于是他深深行了一礼,说道:

“思明白了,这就去依令行事。”

他优先去做的,就是先遣人去金墉城。

彼处有羽林军剩余的二十余个幢,因为其战备状态不佳,从而留在了城内。

此时他便以清河王参军的名义使其而来,尽杀敢于在各处里坊敢于作乱之人。

至于如何将那些宗室亲王请过来,其实也好办。

待在城内肃清那些乱兵之后,再把大军往他们各家王府门口一驻。

说是奉了京兆公主的命令,请他们前去一起诵经祈愿,想来也没有哪家敢公然反对。

而当那些兵马肃然整队,沿街而行,所当乱兵逐一被射杀。

就连洛阳居民,也纷纷四散,躲入家中,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却也不敢出门后,京城乱局基本止歇。

而在这其中也多亏了城西的一家。

正是朝奉请魏子健家中一子。

其人居于家中,闻洛中骚然,唯恐于家父不利。

于是尽发家中幢仆杂役,亲自携带弓马,在长街之上杀乱兵无数。

在事件发酵起来之前,一路肃清了城西的乱兵。

而当乱局平息之后,各家王府的宗王都亲自前来清河王府,齐颂《金光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