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狭道

独孤信所率领的这种人马本来就是处于一个刚刚才开始行军的状态。

离开他们的出发营地并没有多久,此时为了度过伊阙龙门,又分为了长长的一列。

本来这样的布置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那被他作为前军的八百多骑兵足以纠缠协助任何敌人。

如果是步兵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不断地来回奔驰驰骋,弯弓射箭,或者靠轻型骑枪背冲步兵。

而如果来的是骑兵,那他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轻装和中装的混合骑兵的功效。

把一波一波死亡的箭雨泼向他们,同时使用弯刀将其纠缠住,在他们发动冲锋时,在侧翼威胁敌人。

但是来的偏偏是王子祎所率领的骑兵千余。

两个幢的羽林军甲骑具装此时已经换上了冲阵的战马。

而他的核心力量还要在加上这二百骑从。

这一次他们仍然是冲击的核心力量。

而在杀伤了侯景所率领的超重装骑兵百余人后,他们又获得了许多无比珍贵的战马铠甲。

这些铠甲也被配属给了崔祎手下的骑从。

冲击骑兵超过四百。

其中三百甲骑具装。

这样的一支军队在一个相对宽阔的,十分平坦的战场上所发挥出来的冲击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这三百甲骑具装中。

其中两百人使用传统的持握马槊的冲锋方式,另外一百人使用夹枪冲锋。

简直就如同一道洪流一样,从这八百胡骑的对面直接碾压去。

一时间只听到那些战马惊慌四散,没有一个人敢拦阻在他们前面。

他们不敢挡阻在前面,尽管这会把身后来不及列队的步兵暴露出来。

但下意识地,还是按照惯常的战术,想要从两翼避开。

但王子祎的两翼,也同样有和他们一样的骑兵,封闭了这处战场的空间。

他们的马速在转弯的过程中,白白失去了不少。

而敌方千骑,以三百具装为核心,如墙一般压来。

剩余一百骑从由王子祎亲自统领。

他们战马没有马铠,却也因此更加灵活。

可以在短距离上小半径转向,而发动威力不减的夹枪冲锋,更加适合小股骑兵捉对厮杀。

于是,千骑所经过之处,人尸和马尸堆叠成一片。

还有许多的无主战马惊慌四散。

有的马匹直接倒转过来,冲向独孤信军的步军阵中,更是引起一阵骚乱。

独孤信目眦欲裂地看着他前锋的八百骑兵就如同风雨中的稻草一样,被轻而易举地打散。

而那些战马披着全副武装的马甲,身穿各种大铠,

兜鍪下厚厚的一圈顿项把脖子和半个脸都包裹得严实,只露出小半张面部的骑兵越来越近。

这些往常熟悉的盔甲,此时在他的眼中也变化如同恶鬼。

他知道这样的冲锋是十分难以阻挡的,却仍然不愿意放弃做出尝试。

于是他大声喊道:“前军立刻结阵,勿要使敌冲入。”

但是仓促之时,这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就看到在这一阵骚乱之中,各军主,幢主纷纷开始呼喝自己的手下,把自己手中的长枪步槊放下试图对着敌人进行阻碍。

但是此时仓促之间,只有大约不到千人还在由通过险处的一字长蛇阵逐渐向正常行军的数列纵队变化。

后面的千余兵士,还是一字长蛇,正在通过伊阙。

本来就已经十分复杂,仓促之间又怎么可能突然变成横向的拒敌队列。

即便是天下精锐,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都少之又少。

更何况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一支二流的武装。

几乎面对这样高速冲锋来的骑兵几乎就没有什么还手的能力。

实际上当崔祎率领着近千骑兵恰好出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独孤信军队面前,

而独孤信按照惯例,选为前军的是中装骑兵,而非可以密集结阵的步兵时,一切结果就已经被注定了。

只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响起,

这一波人马就直接撞进了毫无防备的步兵当中。

当即就几乎是一场堪称是屠杀般的冲击。

许多在后方列阵的步兵几乎是还没有反应过来,莫名其妙自己就突然成为前方了。

当即也顾不得任何的军令约束,发一声喊便往身后跑去,只恨自己的两条腿完全不够用。

而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因为再往身后就是滔滔伊水。

伊水旁边的那条狭窄的过道全是乱兵。

别无它法之下,只有纷纷向伊水中逃去。

这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比下游更加湍急伊水,此时却成为他们眼中的救命稻草一样。

崩溃的势头一旦开始,就根本就没办法止住。

这场溃败,即便是那些负责弹压的督战兵士连杀数十人都没法止住,

最终他们也被这股乱流裹挟着稀里糊涂地向着更后的方向撤去。

所有的人都拥挤在狭窄的过道上,绝望地等待着自己受到骑兵的践踏或者砍杀。

直到有人突然凄厉高喊一声:

“我等愿降王师!”

其他的人这才如梦初醒似的,纷纷跪地乞降。

而这也正是崔祎所希望看到的。

于是,崔祎当即开始使人收拢这些败兵。

独孤信牙关紧咬。

王子祎来的也实在是太巧了些。

所有的人被堵在这狭窄的区域。

而那些本来可以在此处充当防御工事的,一些沿着伊水建立的坞堡和哨塔,此时虽然也在进行一些牵制性的抵抗。

但是这里毕竟是伊水的东岸而非西岸,并没有像样的关城。

独孤信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一支支兵马,直接被那天明前得黑暗中杀出的敌人击溃。

他知道这支军队的崩溃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这崩溃继续蔓延到那些还没有通过这处伊阙关的军队。

于是他开始收拢那些残兵,不甘而退。

而崔祎在取得初步的胜利之后,也没有继续追击的想法,

因为此时,一来是战马的体力已经消耗不少,

二来这处的步兵数量已经越来越稠密。

骑从和羽林军的先锋已经接近了一处狭窄的地段,甚而能够看见对岸龙门的那些石窟中的佛像。

再往下追下去的话,他们也会经过这狭窄的地段。

虽然也会迫使更多的敌人投身伊水之中,但难免敌人会不会再有组织地抵抗下去,

这样在这样的地段冲击骑兵已经不能再当做冲击骑兵来使用,而只能当成近战的肉搏骑兵。

而这样的骑兵,即便是身披重甲,面对密集步兵也是十分吃力的。

更何况死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魏军士兵。

不少还是带着荆州口音的荆州兵,于是崔祎也不打算制造更多的杀伤。

而是吩咐军队中能够说荆州地方口音的人开始喊话。

这些人往往都是伊水沿岸的豪强部曲。

崔祎让人把那些队伍中的豪强子弟召来,让他们分管这些降军,向后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