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京城,晨曦初照,街道上已然热闹起来。
街边的茶肆里,几个早起的市民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热茶,一边闲聊着。突然,一个年轻人神色匆匆地走进来,凑到一个老者耳边,神秘兮兮地说道:“大爷,您听说了吗?那逍遥公子的书稿丢了一份!”
“什么!”老者听到这话,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顿时瞳孔骤缩,脸上满是震惊,同时又满怀期待地问道,“是逍遥公子的诗集吗?”
年轻人摇了摇头,故作神秘地说:“不是,是一部小说的草稿。”
老者一听,脸上闪过一丝失望,撇了撇嘴道:“嗨,小说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年轻人却又摇了摇头,卖起了关子:“可不是一般的小说,听说里面有不少逍遥公子的诗呢。”
老者一听,顿时眼前一亮,惊讶地“啊”了一声,追问道:“有人找到没有?”
年轻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几张简单的稿纸,得意地说:“有啊,我这里就有几张残卷,只收您三钱银子,上面可有半首诗呢。”
老者一听,先是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可紧接着又犹豫起来,皱着眉头说:“三钱?这也太贵了吧。”
年轻人见老者有些犹豫,连忙轻叹一声,装出一副为老者考虑的样子说道:“大爷,您想想,您三钱买来,看完之后还可以再卖出去啊。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呢。”
老者一听,心中一动,暗自思忖:确实如此。于是咬了咬牙,说道:“行,三钱就三钱,东西给我。”
年轻人见老者掏钱了,顿时喜上眉梢,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纸递过去,说道:“大爷,您瞧好了。”
老者接过纸张,仔细端详起来。上面的内容上下不连贯,东一句西一句,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不过,那半首诗倒是让他眼前一亮:“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老者反复吟诵着,只觉得意犹未尽,可缺了上下篇,又让他心里直痒痒。他抬头问道:“兄台,还有其他的吗?”
年轻人先是美滋滋地将银子收起来,听到老者的话,立刻摆出一副无能为力的表情,摊开双手说道:“我还想知道呢,就只有这点了。不过大爷您可以去问问其他人,要是有其他的,也可以卖与在下。”说完,两人便各自散去。
就在这短短一上午,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传开。无论是达官贵人的府邸,还是寻常百姓的家中,都在议论着这件事。
与此同时,京城的各个角落,都有人在售卖着所谓的“红楼梦残卷”。有的是真的从不知何处寻来的只言片语,有的则是一些人看准商机,自己胡乱拼凑出来的。但不管真假,都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怀庆府上,气氛却有些凝重。怀庆公主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一脸疑惑地看着下人递上来的诗词。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纸张,嘴里喃喃自语道:“这个林霄到底在搞什么鬼?”说完,她抬起头,对着身旁的侍女说道:“派人去把他叫过来。”
侍女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回来了。她神色恭敬地禀报道:“殿下,林霄昨日便离开了京城,此时不在京城。”
怀庆听到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心中像是被憋了一口气,气得有些胸口发闷。她刚想发作,那侍女又接着说道:“殿下,奴婢根据林霄之前留的地址,到了一家书店。书店的人说此事是林霄安排的,为了给一周后发行的书做准备。”
怀庆一听,注意力瞬间被转移。她坐直身子,目光紧紧盯着侍女,问道:“什么书?”
侍女连忙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双手递到怀庆面前,说道:“就是这本。”
怀庆接过书,看着封面上苍劲有力的三个字——《红楼梦》,微微皱眉,轻声读了出来:“《红楼梦》?”
这一切早在林霄离京前就已经精心策划好了。他深知,要想让这本书在京城引起轰动,就需要制造一些话题。于是,他在走之前,将书中带有诗词的部分拆出一些,安排苏婉暗中分散出去,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的讨论。
但他也清楚,这样的举动必然会引起他人的关注,尤其是长公主怀庆。别人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长公主可是知道的,所以便嘱托苏婉,如果长公主派人来找,就将他离京的事和样书一并交待给来人,同时嘱托到苏婉,只能给一册,其他的就说没写。
怀庆带着浓浓的好奇心,缓缓翻开了这本书。刚看了几页,她便被书中那细腻的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她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整个人仿佛陷入了书中那个繁华而又复杂的世界。
时间悄然流逝,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怀庆已经将这一册前十回的内容看完了。她轻轻合上书本,脸上还带着一丝意犹未尽的神情。她叫来了下人,问道:“后面的呢?”
下人恭敬地回答道:“殿下,就只有这一册。书店的人说,之后的内容林公子还没有完成。”
怀庆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摆了摆手,说道:“下去吧。”说完,她又重新翻开书本,津津有味地重看起来。她一边看,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几句诗词,显然已经完全代入了进去。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侍女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轻声说道:“殿下,该用晚膳了。”
怀庆这才回过神来,她抬起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有些惊讶地说:“都这么晚了?”说完,她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似乎有些不舍地将它放在桌上,站起身来。
在去膳厅的路上,怀庆的脑海里还全是书中的情节。她心想:这个林霄,还真是个奇才。一本小说,竟能写得如此精彩。不知道后面的故事会如何发展,真让人期待。
晚膳过后,怀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休息,而是又回到了书房。她坐在书桌前,再次翻开了《红楼梦》。这一次,她看得更加仔细,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她还不时拿起笔,在一旁的纸张上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与此同时,京城的其他地方,关于《红楼梦》的讨论也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