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荷抱着那个孩子已然逃到街上,街上安静的出奇。
就在这时,孩子哇哇的哭了起来……
常荷顿时惊慌失措,她望了望四周,没有行人也没有万家灯火只有一两户人家还亮着灯,这孩子刚落地的时候到是反常并没有哭,现在到哭了出来。
常荷觉得奇怪的很,她慢慢抬起头望天空,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心头一颤,眼泪随着眼角流下来……
她声音非常的小,小到只有她自己能感受到,她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常荷望着怀里哭个不停的孩子,轻轻安抚道:“没事了没事了,不哭不哭。”
接着她带着孩子走进了一间房子,她虽是跟着赵若燕,但她也有家,家里还有个六岁的女娃。
她走进院子里,那有着微弱灯光的屋子就有个女娃慌慌张张的跑出来,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消失,她道:“娘,你终于来了,我以为娘回不来了。”
常荷边抱着那孩子走进屋里,那女娃就在她身后跟着,边道:“芷儿不哭,娘没事。”
安抚好那个孩子后,常荷也算松了口气。
常芷看着那女婴道:“娘,这是谢夫人的孩子吧。”
常荷意味深长的望着常芷:“是,她是弦月长公主的孩子,但如今她又是……”
常芷见母亲没说下去,于是道:“芷儿明白,如今她是娘的孩子,是芷儿的妹妹。”
常荷将常芷拉入怀里,摸摸她的头道:“芷儿乖,她今后就叫芜仇,常芜仇。”
常芷小手轻轻擦去常荷脸上的泪水。
“娘,我们不能留在京城了,要是被街邻看见娘,他们定是知道娘是在谢府做活的,而且娘现在多了个孩子,少不了闲言碎语。”
常荷点点头道:“对,我们要走,走得越远越好。”
才听鸡鸣,常荷抱着常芜仇带着常芷已经快走出京城。
就在她们左旁的八字墙上张贴着罪臣谢治一家被满门抄斩以及新皇登基的告示。
来来去去的人都各有说法……
“那场乱要是真成了,轩王真当上了皇帝,能太平吗?”
“哎,那不一定,只要是个明君,能不太平吗?”
“说的也是,那罪臣之妻可是先皇的胞妹,新皇的姑母,是咋处理的?”
这时有人压低了声说:“我听说呀,自缢了。”
……
对于这些闲言,常荷充耳不闻,只是一味的赶路,城门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一个八岁的男童追着两岁的男童跑,嘴里不停的喊道:“达善弟弟,慢点,那么小个怎跑那么快?”
那两岁的男童一个不小心就摔倒在常芷跟前,他没哭,常芷将他扶起来,他则是小孩子那般柔软道:“谢谢姐姐。”
这时那八岁的男童也跟了上来,他笑着跟常芷道了谢:“劳烦这位妹妹了。”
常芷没说话,只是笑笑。
来了两位奴婢,其中一位将两岁的男童抱起,嘴里还嚷嚷道:“两位郎君可别乱跑了,要是再发生六年前的那事可咋整?”
另一位奴婢一个不注意就和抱着孩子的常荷对视上,两人好似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突然,常荷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眸一颤,连忙闪躲。
奴婢道:“这位大娘,我们是在哪见过吗?”
常荷道:“姑娘记错了,我们何时见过?我们要赶路了。”
说着便带着常芷走了……
三年前,谢府设宴,陆府的夫人来赴此宴,跟着陆夫人来的奴婢就是刚刚跟常荷对话的女子,当时赵若燕与陆夫人谈笑,而那丫鬟与常荷也是见过面的,自然有些印象。
不知何时,她们已走出京城城门外,这下彻底离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