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伯牙鼓琴遇知音

但听糊涂大仙这一番话说的如此直白,雨师萱不禁蹙起眉头,羞怒交加,她天生就不是个温柔和气的人,当下正要反唇相讥。

却见李拂云抢先一步,开口道:“小子与这位姑娘冒昧拜访,虽打扰了大仙清静却并无恶意,还望大仙见谅。”

糊涂大仙手抚长须,轻微点了点头,道:“两个小娃到此来究竟为了何事?不妨直说。”

李拂云道:“实不相瞒,小子因灵胎被毁,修为尽废,听闻大仙这里有一颗灵丹,能够修复经脉,聚气化灵,故此特别拜访,若大仙肯垂怜赐药,自是不胜感激。”

“原来如此!”糊涂大仙愣了愣神,一双眼睛如两道寒光一般紧紧盯着李拂云,道:“老夫若是不肯赐药,你们又当如何?”

李拂云一脸平静道:“那也没什么,我本来早已不抱任何希望,今日前来,不过侥幸一试,以安自己的心罢了。”

雨师萱闻言哼了一声,道:“你这个人,怎么突然又变得如此颓废了。”缓缓又气道:“无怪人家说你性格古怪,真是一点不假。你就是个大怪人,大笨蛋。”

只听糊涂大仙道:“小娃子小小年纪,便能勘破这‘贪’之一字,倒也十分难得。只是老夫纵有心垂怜,亦没有灵丹妙药。可惜,可惜。”

“你没有聚灵丹?”雨师萱愕然道:“莫非我脑子坏了记错了不成!”

“我自是得之欢喜,不得淡然,”李拂云道:“大仙可惜什么?”

“可惜你们来迟了三日,”糊涂大仙道:“三日之前我确还有一颗聚灵丹,只是一位多年不见的故人突然来访,向我索去。”

“是谁索去?如此珍贵的东西,你怎么轻易便给了人!”只晚来三日便与聚灵丹失之交臂,雨师萱不禁扼腕长叹。

糊涂大仙道:“那聚灵丹对你们说弥足珍贵,对老夫来说毫无价值,还不如一个酒坛,可以盛放各种佳酿。”

听他说到酒坛和佳酿,李拂云立即来了兴趣,对糊涂大仙说道:“大仙适才有一句,小子听来却是错了。”

“哦,哪里错了?”糊涂大仙疑惑不解。雨师萱亦满面困惑,不知他此话何意。

李拂云微笑道:“大仙说我小小年纪,便勘破了一个‘贪’字,这句话小子不敢苟同。”他见糊涂大仙听着脸上更加疑惑,便又道:“这谷中不但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美酒佳酿,我这好酒之人见了,便如快要饿死的乞丐见了皇帝老爷的山珍海味一般,如何压得住一个‘贪’字!”

“有趣,你这小娃子有趣的很。”糊涂大仙手抚胡须哈哈大笑,好半晌才止住笑声,道:“老夫好久没有听过这般有趣的话了。”他说着又笑了笑,话锋一转,道:“我虽然再没有一颗灵丹给你,但是这酒,你想什么便喝什么,想喝多少便喝多少,我这里的酒你就是喝一百年也喝不光。”

“大仙如此说,小子求之不得。”李拂云但见糊涂大仙向自己招了招手,便欲上去,却见雨师萱无动于衷,也不知想着什么?

当下伸手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衫,道:“雨师姑娘咱们上去喝酒吧,可不能白来这一趟。”

“喝喝喝,喝你个大头鬼,你就知道喝酒。”雨师萱忽然似乎十分生气,片刻幽幽的道:“我要回南疆去了。”

李拂云有些怅然,道:“不能明日再走麽?”

雨师萱道:“今日走,明日走,又有什么区别?”

“那好吧,一路多保重。”李拂云见她目光里隐隐有些依依不舍,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这几日相处下来他早已将她当作了很要好的朋友。只是他也明白天下无不散筵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手的时候。

当下一脸凝重,问道:“今日在此一别,你我便相隔关山万里,也不知你什么时候再来中原,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问你一句话,你不准骗人,”李拂云点点头,雨师萱紧紧盯着他的眼睛,问道:“说实话,你心里还想再见到我么?”

李拂云不假思索,十分肯定的道:“当然想了,咱们是朋友。”

“你心里只是将我当做朋友麽?”雨师萱问完这句话忽然有些后悔,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又怎能收回来?

李拂云有些莫名其妙,片刻豁然开悟,笑道:“不只是朋友,而且是很重要的朋友。”

“好。”雨师萱看向糊涂大仙,道:“大仙,你愿意留他在谷中住一段时间麽?”

糊涂大仙微微颔首,道:“这位小友不但说话风趣幽默,更同老夫一样是个好酒之人。老夫长年住在此谷不见外人,虽酿有无数美酒,又有这猴儿来陪我喝酒解闷,但它究竟不会开口说话。只要小友愿意,便是在这住上一辈子也行。”

“大仙此话当真?”李拂云闻言激动不已。

“自然当真。”糊涂大仙笑道。

雨师萱笑道:“既如此,你就在这住一段时间,也能省不少酒钱。我回去办完事便来这里找你,到时候咱们跟这位酒中仙人好好斗一斗酒。”

“哈哈,傻姑娘,人家既是酒中仙人,你我怎么能斗得过他!”李拂云笑着说道。

当下两人挥手道别,雨师萱自回南疆。

……

李拂云通过木梯上了树屋后,糊涂大仙便拿出十来种酒让他一一品尝。李拂云从十几岁便开始跟人学着喝酒,天生对各种酒有着一种特别灵敏嗅觉和味觉。

这么多年来,他足迹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好酒喝了不少,烈酒也喝了不少,但不论好酒烈酒只要是他喝过的,便都能记住各自不同的特点。

糊涂大仙见他连尝十来种,说对了七种酒的名字和特点,另外三种他说不出也是理所当然。因为那都是自己收集各种奇花异果,加露水雪水泉水混合酿造而成,别说李拂云没喝过说不出名字来,就是给皇帝酿酒的大师来了,亦一头雾水。

他一生好酒成痴,以酒入道,百年前便已有了酒仙之名,今日遇见李拂云,正是同道中人,经一番品酒交谈,李拂云句句话都说在了他的心坎,真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正如古时候的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自此,李拂云与糊涂大仙两人一老一少,结为忘年之交。每日在谷中饮酒,相谈甚欢。渐渐的李拂云近朱者赤,亦迷上了酿酒之道。他天资聪颖,又富好学,经常向老友虚心请教。糊涂大仙更是善为人师,每每有问必答,亦师亦友。

……

时间飞逝,一晃便过去了二十来天。

这一日,李拂云带着小猴儿,正在谷中的一处水潭里抓鱼。

阳光明媚,潭水如碧。

李拂云只穿着一件短裤,赤脚站在水边,手中拿着一根斜口的竹竿,静静地一动不动,一旦有游鱼靠近,他便急刺而下,将鱼叉起。不一会儿功夫已将三四条鱼抛上了岸。

小猴儿则在水潭的另一边游过来游过去,既清洗身子同时又能给他往过来赶鱼。

待抓到第六条鱼后,李拂云满足的走出水潭,拿小刀将岸上的鱼开膛破肚,又回到潭边仔仔细细的清洗干净。

正准备招呼小猴儿回去,却听小猴儿“吱吱”的叫了起来,抬头看去,但见它在水里扑腾不止。

“咦,怎么回事?”李拂云起身拿起刚才叉鱼的竹竿便朝小猴儿奔去。近前一看,水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拽住了它的腿,不管怎么扑腾都无法逃脱。

李拂云当即走入水潭,试图用竹竿拉它出来,但距离太远小猴儿根本够不着。李拂云没法子,只好往前走,水越来越深,到快要没过胸口的时候,竹竿的长度终于能伸到小猴儿那里了。

但此时小猴儿的身子已大半沉入水中,一只小爪一连抓了几下都没能准确抓住竹竿,只急的吱吱吱叫个不停,不一会儿整个身子全都沉了下去。

李拂云见状自是焦急万分,又往前走了几步直到潭水到了脖子那方才停下,他不识水性,自然不敢再走了。当下只好以手中竹竿在水里乱搅一通,试图吓退那抓着小猴儿的东西,让它能够浮出水面。

然而于事无补,始终不见小猴露出头来,他有心喊老友糊涂大仙过来帮忙,但这里离树屋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就算谷中有回音他能听见,但等他赶到这恐怕小猴儿早淹死了。

正自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却见小猴在不远处又露出了脑袋和一只小爪。

李拂云见它没被拖入潭底淹死,微微松了口气,高声说道:“小猴别怕,快抓竹竿。”他说话间早将竹竿递了过去,只可惜此刻小猴所在的位置比之前更远了,哪里能够得着。

他无计可施,只好大喊救命,希望糊涂大仙能尽快赶来。正自这时,突然感觉脚下有什么东西在咬他的脚一般,他惊慌之下一不留神,已滑入了水潭深处,立刻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