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获得正式的官方敕封,但尹云泽本质已经实质上从一只野狐仙,升格成了清溪村土地。
而有无敕封,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名头的关系。
就像你到一个地方当县长,你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这个名头自然很重要。因为这个名头,是你唯一能抓住,让别人听你话的依据。
可你要本就是那让所有人都低眉俯首的黄老爷,有没有县长的名头重要么?
没有这名头,凭着硬实力,依旧可以掌控所有人。
只能说,有名头最好,直接连正统大义也占了。没有名头,影响也并不是那么的大。
作为香火神,最大的一个特质,就是神格神职会极大的受到信徒所思所想从而发生改变。香火神从来不是神仙觉得自己是什么而成为什么样的神,而是信仰这位神仙的人觉得祂是什么神,从而将祂变成了那尊神。
最为显著的,就是尹云泽现实世界的关圣帝君了。
究其本质,关羽只是一个既不神圣也不是帝君的凡人武将。可是千百年来层层加码之下,就让他从一个凡人,升格到了帝君的神格。
虽然现实世界没有超凡之力,但是香火神的升迁本质也是大差不差的。
而尹云泽此刻便是这种,因为村民思想转变,从而获得的神格提升。
虽然尹云泽嘴里没几句真话,但耐不住他干的都是实事。
身份虽然是假的,但这一个来月,又是供水又是卖粮,还帮忙寻找龙君下雨,这可都是真的。
能在这灾年还过得比其他人滋润,不都是尹云泽的功劳。
说好听点,村人终归是受的尹云泽的恩泽,自然是念着他的好。
功利一点说,从尹云泽这得了好处,村人自然想尹云泽继续留在这里,保佑他们风调雨顺日进斗金。
在获得切实利益的村里人眼中,尹云泽这只狐仙,就已经是本地守护神一般的存在了。
只不过,在此之前,尹云泽因为缺少在这方世界的锚点,所以没能触发这更新之后神格权柄。
尹云泽毕竟不是这方世界的人,虽然看似能在这方世界做到不少事情,但本质上对于这方世界来说,他依旧是没有真正接触到这方世界的‘外人’。
都没有实质的锚点作为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自然无法真正获得这份神格所带来的权柄。
也就是尹云泽之前戏称的,没有硬件来运行新的软件系统。
或许,尹云泽之前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赵婉身上尝试降灵,就是因为狐仙的本质正渴求这一个锚点。
毕竟,按照尹云泽的性格,至少不会干出那种哄骗小女孩,怪蜀黍一样的事情。
而刚才之所以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则是因为尹云泽神格范围,只存在清溪村这一地。
即便是皇帝,出了国一样对别人家的土地人民没有管辖权。
在清溪村外,尹云泽也并不能隔空就和清溪村的地脉发生联动,因此直到踏上清溪村的土地之前,尹云泽都未曾发现什么不对。
直到降灵赵婉,产生了和这个世界接触的锚点。然后,借助这个锚点回到到属于清溪村的范围。
当这两个并不算难的条件达成之后,尹云泽才能勾连此地的地脉,初步获得属于土地神的神格权柄。
而这土地神的权柄,细说起来有些笼统抽象。真正让尹云泽在意的,是其中的两点。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站在清溪村内,尹云泽便能操纵此地的地脉之力。第二,则是尹云泽可以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操纵使用清溪村范围内的天地灵气。
至于作为土地神,能让本地的生物感到亲和,就属于暂时看不出大用的被动。
其中地脉之力的效果,又有很多方面的效果。
首先是被动效果,只要地脉之力不消耗殆尽,尹云泽可以无消耗的感知到清溪村地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
简单的说,就是雷达地图的超级加强版,全地图探知。
如果尹云泽足够恶趣味的话,甚至可以观察小夫妻的夜间活动。
而这,倒也符合尹云泽认知中,土地神往往都知晓很多八卦的刻板印象。
除了地图探知之外,另一个被动就显得玄幻很多了,尹云泽可以踏水履壁。
简单的说,作为清溪土地,尹云泽获得了在清溪村全地形行动的能力。可以踩在水面,或者墙壁之上行动,而不受到重力的影响。
最后一个,则是介于被动和主动能力之间的,土遁能力了。
尹云泽可以通过地脉之力,将某个人拖入地下。
如果是尹云泽自己的话,这就是类似土遁的逃命技能,并且移动过程不需要消耗地脉之力。但是如果是捕捉他人的话,则是需要消耗一定的地脉之力。
而至于主动能力,一个是针对地形方面的。
尹云泽可以通过调动地脉之力,短时间的更改地形。
只要尹云泽想,甚至可以玩挥手分湖,一念开山之类的神迹。
不过,这种神迹虽然酷炫,但对此地的地脉之力消耗也是十分严重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此地地脉之力满格是一百,那么玩一次就得消耗二三十的地脉之力,而且随着范围规模消耗上不封底,最高时能抽干这一百的满值。
而如果地脉之力别说消耗完,消耗超过七成,尹云泽作为土地神的被动加持就会随之减弱直至消失。
基本上,这么做的结果,就相当于尹云泽自己把这个土地神的权柄整个半残了。
虽然地脉之力是能随着时间自动回复的,但每年也就回复二三十的地脉之力。
并且,如果消耗超过七成,还会降低地脉之力恢复的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想良性循环的话,尹云泽玩一次,就得等上整整一年作为充能。
一旦消耗超过一定程度,那就是连续几年的衰弱期。
只能说,这种应用方向的确相当酷炫,但真不能没事瞎放!
尹云泽能想到最好的使用场景,应该就是发生诸如洪水的时候,改变地形使洪水改道。
相比较这个酷炫的开山分湖,尹云泽反而更看重地脉之力的另一个应用,转移肥力。
众所周知,一块土地如果长期耕种,那就会产生肥力不够的情况。简单的说,就是同一块土地上种同样的粮食,肥力够不够甚至会有三四成的收获差距。
而不想粮食减产,就需要想办法增肥了。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往土地上浇灌五谷轮回之物了。
事实上,五谷轮回之物在古代,其实还挺值钱的。
而尹云泽可以通过调用地脉之力来转移,比如房前屋后这些地方无用的肥力到农田里。
从而增加田地的肥力,增加粮食的产量。
虽然做不到风调雨顺,但保证庄稼繁茂还是不难的。
而相比较分湖开山这种大动作,尹云泽哪怕是调拨转移整个清溪村的肥力,也只需要消耗数点的地脉之力。
另外,哪怕是不转移肥力,地脉之力对于生物,准确的说对于植物,也是有着令其快速成长,枯木逢春,甚至反季节开花结果的效果。
只不过虽然这消耗的地脉之力也不多,但相比较上两种,就显得太没有性价比了。
比上,不如分湖开山的霸气,比下没有转移肥力的实际。
只能说,除了打造个性花园之外,没有什么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