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哈佛毕业的余白

清晨的凉意还没有褪去,但余白办公室内的气氛明显变得躁动起来。

余白从抽屉里拿出沪旦大学的毕业证书以及国外常青藤名校的研究生毕业证书。

“我曾经也是一名差生。”

证书在家长手中传阅,厚实的质感,质朴的气息,看不懂的文字,让他们觉得这是真的无疑。

而且证书上的照片余白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文而又博学,妥妥的学术人才。

“余老师,这个英文证书是什么?”有一个家长问道。

“这个是哈佛大学马克思专业的研究生证书。”

其中有一位家长激动地说道:“哈佛大学!这个学校我听过,在国外非常牛逼,比国内的京都大学都厉害!”

其他家长听后看向余白的眼神立马就变了,目光充满欣赏和敬佩。

恰巧在这时余白的电话响了。

“hallo,Peter”

“yea”

“wo,that interesting!”

“……”

“hold on,i am busy right now,i will call you back later”

余白挂断电话,朝众人道歉:“不好意思,我刚刚说到哪了?”

众人没有说话,其中一名男子试探地问道:“余老师,刚才打电话的是……”

余白回答道:“我在国外的朋友,手头上有一个金融项目,想带着我一起赚钱。”

在这个年代,外国人属于稀缺物种,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外都是一件值得拿出来吹嘘的事情。

如果能和外国人做朋友,那绝对是有本事的。

“余老师真厉害啊!”

“余老师,你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也很差吗?”

余白真诚地说道:“没错,以前我成绩连三本都达不到,但这也正说明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于是,余白描述了一个废渣高中生逆袭成海归人才的故事。

内容严谨,经得起推敲。

情感真挚,博得家长共鸣。

而电话的另一头,萧锦鲤看着纸条上的手机号码,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

十分钟后,几名家长纷纷被余白的经历给折服。

同时跟随过来的学生此时眼睛也冒着光,一股奋发向上的斗志在心中昂扬。

我要变得像余老师一样牛逼!

“余老师,我刚才看了一眼,发现你这里没有老师呀。”

余白微微一笑,这种问题他早已预料。

“这位家长很细心,不过怪我没介绍清楚。”

“我们的老师都是来自桐县一中,现在教体局对这些老师管的有点……,你们懂的。”

其中一个男子听后立马就领悟了:“原来如此!我懂了。”

其他几名家长则是一脸懵逼,啥?你懂什么了?

男子见众人还不理解,有些着急地说道:“教体局,一中老师,你们联系起来想想。”

“哦~,我明白了!”又有一名男子附和道。

剩下的几人更加糊涂了。

不是,你们到底明白了什么,能不能说清楚了!

男子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像是发现了不得了的秘密,可是又不敢大声说出来。

余白也不解释,笑着看向众人。

最终那名男子狠狠地跺了一脚:“人家余老师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你们咋就不明白呢!”

随后男子悄声说道:“桐县一中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是很高?”

众人点头。

“那一中的老师是不是归教体局管?”

众人继续点头。

“如果你是教体局的领导,手头上有这么好的资源,你会做什么?”

众人你望着我,我看着你,对视良久然后异口同声道:“开补习班!”

余白:“……”

说到这,家长们瞬间就明白了,原来余老师是虎口夺食啊,难怪这里没有老师呢。

一是老师们现在还没放假。

二是这些老师身份特殊,不宜声张。

“余老师,是我们误会你了。”家长们满脸歉意道。

余白表现出一副终于有人懂我的表情,说道:“你们明白就好。”

“老师,报名费多少钱?”

余白回答道:“每个家长想要的期望不同,我们这一共有四个班。”

“一等班,高考目标650分,达到这个分数基本能上国内大多数的985高校,不过学费自然贵一些,八千块钱。”

“二等班,高考目标580分,这大概是211院校的分数,学费六千块。”

“三等班,一本分数线,学费四千块。”

“四等班,二本分数线,学费两千块钱。”

“还有一点忘记跟你们说了,我们这里只收理科班学生,补课内容包括英语和数理化,报一个班相当于补四门课。”

“余老师,我家孩子报一等班。”

一旁的女子见状问道:“你刚才不是说你家孩子三本都够呛吗?”

男子理所当然地说道:“对啊,所以我报一等班。”

众人听后顿时就反应过来,这人就是在占便宜。

花八千块钱如果真能让他儿子考上985,那绝对是稳赚不赔。

如果考不上,到时候全额退款,相当于不花一分钱白嫖一个多月的课。

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我家也报一等班。”

“我家也是。”

……

这一刻,人们爱贪便宜的本性暴露无遗。

“余老师,全额退款是真的吧?”还有家长有些不放心。

余白确信道:“放心,只要签了字,盖上章,这就是有法律效应的。”

“我这招牌在工商局登过记,在公安那也备案过,绝不会弄虚作假。”

“老师,先把我登记上,我这就回家拿钱。”

………………

余白本想把这一波家长登记完就给萧锦鲤回电话。

可没想到的是刚走一批又来一批,只好匆匆忙忙发个信息“在忙。”

余白一直忙到傍晚,送走最后一个家长后,清点今天的收入。

九十二个人登记,八十七个人缴费,收入近70万。

嘶~

这不比一块一块地掏快多了。

但余白知道,这些钱没有一分是属于自己的。

因为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是成绩好的,余白记得成绩最好的一个大概是一本水平。

最差的连大专都费劲。

想上985简直痴心妄想!

不过余白也没指望靠这个赚钱,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快速集资,而且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很有可能会翻倍。

等钱全部到手,余白就要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清点完账单后余白打开手机,给萧锦鲤打过去。

“有空吗?有问题想请教你。”

“那就在老街入口那家奶茶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