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要……要打仗了
- 反清:从大明第二帝国开始
- 折木灰太狼
- 2553字
- 2025-02-05 20:11:30
西历1801年,大明崇武2年2月17日。
这一天,按照农历来说,应该是农历27了。
再过两天,便是除夕了。
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都停止了战事,战线上的小冲突也暂时终止。
至此,明清前线陷入了一片死寂。
……
“老伴,咱户口本呢?我身份证呢?
快快快,他奶奶的去晚了可就没了!”
孔老头在门口急得团团转,看着毛手毛脚的老伴和街上提着篮子往大明国营商店跑的邻居,他急的直拍大腿。
清晨,户部官员就挨家挨户通知了百姓,说是拿着新发的证件去大明国营商店,每户可以去国营商店领年货。
虽然,陛下又说过,年货肯定充足。
但是孔老头开动自己的脑筋想想也不可能,整个杭州百万人,再算上整个浙江,足足有千万人口要拿年货。
每家都领?
陛下发的起吗?
所以,大部分百姓都是急急忙忙的去排队了。
这时,老太婆从里屋出来,拿着一个户口本和孔老头的身份证交到他手中。
孔老头快速看了一眼。
一张红红的户口本,一张彩色的大头照和硬纸片制造而成的身份证。
他连忙提起篮子跑了出去,边跑边回头喊。
“今天小杰有休假,说是下午回来,你待在家等着做饭,我这就排队去。”
“唉,晓得晓得。”
此时此刻,杭州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工地。
深深的可以跑马车的下水道已经开挖,一堆又一堆没来得及运走的泥土挡在街上,让百姓们走的非常艰难。
孔老头在土堆旁绕来绕去,终于在街道尽头,看到了户部的大明国营商店。
国营商店是标准的一个水泥盒子,占地不大。
但可以同时给周边零售商店供应商品。
大部分便宜的商品就是从这里供应的。
拿到经营许可证的商家可以低价拿货,也可以在各地租个店面开店。
而大明国营商店,一般是不做零售的,除了老百姓购买粮种或者是购买农机,最后就是朱靖君的百亿补贴。
朱靖君经常准备一些商品低价出售,每一次都引来百姓和商家的哄抢。
临近新年,又一次百亿补贴开始了。
百姓们拿着户口和身份证,就可以领走年货,一般就是一桶菜籽油、一袋面、一袋大米和一袋粮食种子。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但这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定。
此时,国营商店的十几个窗口排满了长长的队伍,一些二级士兵在维持秩序。
孔老头伸着头看,只看到了黑压压的人头,百姓们的脑袋一半光秃秃的,一半留了平头,但有人已经蓄发了。
这时候,有拿到年货的百姓一个个走了出来,他们一个个都喜笑颜开,时不时拿着一些新奇的年货观察。
众人好奇的看过去。
“我去!我嘞个亲娘嘞,这么多年货!”
“一副对联。”
“一袋东北大米!还有苏北农垦大米!”
“那些瓶瓶罐罐的我认得,是酱油瓶醋瓶,还有一小瓶的!这个是老抽!”
“诶,那是个啥?”
有百姓看着几个拳头大的罐头面露疑惑,孔老头只是看了眼,眼前一亮。
这不是自己的好儿子孔杰提的那个……
对!罐头!
孔杰在军校学习,经常给家里寄一些东西,有一个就是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罐头。
“这是罐头!”
孔老头大喊一声,引来周围百姓的好奇。
“咦,这不是孔老头吗,你晓得这是个啥玩意儿?”
“晓得,当然晓得,我儿子在军校呢,给我寄过罐头,我跟你们好好讲啊。
哎呦喂!这罐头可好吃了,尤其是炖汤,加一点进去,哎呀,那个美的呦!”
孔老头说着,周围人便是一阵羡慕。
一些百姓观念还没转过来,不敢让家里的男丁当兵,说是要再等等。
一些让儿子去当兵的,还有上军校的,很快就收到儿子在部队舍不得吃的罐头饼干,自然知道这些是什么。
最让老百姓羡慕的,还是孔老头家的奇遇。
孔杰参加了会稽大捷和处州战事,现在又去了军校学习,出来了就是大官!
“这孔老头家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是苦尽甘来啊!”
“可不是嘛!”
孔老头一边闲聊,一边挺直了腰。
周围人的恭维让他很受用。
过了许久,众人来到了国营商店的窗口。
一个店员站在窗后,手中拿着一个奇怪的机器在身份证的数字编码上扫了一下。
机器内的户籍数据已经提前录入。
“嘀!”
不通过!
官员无奈的转过头,这种情况他遇到好多次了。
“我说,大爷,你家已经领过了吧?”
“啊?是吗?”老头有些不好意思,他装作疑惑的样子,而后懊恼的说:“人老喽,不中用了,这记性啊越来越差……”
接着,就说什么大明的机器害人,大明的机器坏了,他家户口做错了之类的话。
惹得周围一阵哄笑,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轮到孔老头。
孔老头直接把户口身份证递过去,没两秒,那户部官员诧异的看了一眼。
“居然是军属,军属家多一块门牌,您收好!”
他从里面接过一大堆年货堆在窗台上,又拿来一块金闪闪的大号门牌——
——光荣之家。
孔老头好奇的看了眼,愣了一下,张嘴咬了咬,惊讶的问:“金子做的?”
“老头,怎么可能,就是张黄铜牌。”
“哦哦,黄铜也不错了。”
孔老头将门牌拿在手里,高兴的不得了。
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下,喜滋滋的提着篮子离开。
要不,将儿子也送去军队吧?
这是现在所有百姓的想法。
回到家,孔老头就看到孔杰站在门口,周围围了一群人。
张三穿着笔挺的军装,不是宽松的作战服。
而是绿色的陆军礼服,头戴绿色的大檐帽,前面还有一颗金闪闪的徽章。
孔老头愣住了。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孔杰这身行头帅的不行,把街坊邻居都惊动了。
“爹!”
孔杰转过头,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手上则是不停的给小孩发水果糖。
“回来啦,回来了好哇,爹这就去做饭!”
孔老头揉了下眼睛,提着篮子进了里屋。
不多时,老太婆就端着个小簸箕,里面倒了一些干果瓜子,还有一把大白兔奶糖。
“来来来,奶奶给你们分糖吃!”
老太婆给一群小孩分糖分干果吃,分完了,又将家里小凳子都搬了出来,和邻居聊八卦。
“要我说啊,还是我和老头子精明,明军刚进城,我们就让小杰当兵去了!”
一旁,正在逗小孩的孔杰面色一囧。
一个邻居翻着白眼。
“吹牛逼呢!当初你拿鸡毛掸子打小杰的时候,我在隔壁可都听见了,地都在抖呢!”
“就是就是,小杰那叫的呀,我听了都头皮发麻。”
“……”
老太婆有些尴尬,狡辩道:
“当兵嘛,当兵的事,这能叫打吗?是我和老头子打了,才打出一个大官来的!”
紧接着,老太婆又是一句两句“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什么的,惹得周围又是一片不厚道的笑声。
夜晚。
孔老头煮了一大锅鸡汤,还炒了一盘小炒黄牛肉,蒸了小半锅米饭。
他不停的给孔杰夹菜。
“来,小杰在军校肯定饿瘦了,多吃点!”
瘦了吗?
孔杰捏了捏自己弹性十足的大腿肉。
胖了,哦不,这应该是壮实了许多!
吃了两口,孔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突然说:“爹,明天我要回军队,这个年就不在家过了!”
“?”
“有紧急训练,所有人都要回军部报到!”
孔老头缓缓站了起来。
“要……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