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朕全权交你安排

在袁枢的叙述中,刘禅听得频频点头,显露出对孙传庭的浓厚兴趣。袁枢见状,继续说道:“孙传庭不仅怀抱报国之志,更在诗中表达了他的忠诚与决心。他曾写道:‘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刘禅重复着最后两句,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情:“真是忠臣,忠心耿耿。”

回忆起父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对其委以重任,诸葛亮自此对大汉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正是“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的写照吗?刘禅的心中涌起了对孙传庭的期待。

“孙传庭今年贵庚?”刘禅急切地询问。

“比微臣年长七岁,今年应是三十五岁。”袁枢回答。

刘禅紧接着问:“那他现在身在何处?担任何职?”

袁枢思索片刻,答道:“天启五年,他升任吏部郎中,因不满阉党乱政,告假回乡。听说他这两年在家侍奉母亲,教授学生,自己设计建了一个庭院,常在院中宴请宾客,赋诗唱和。他也偶尔与微臣通信,隐约表达澄清天下之志。”

刘禅听后大喜,孙传庭的风格与当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何其相似。“文武全才,寄情乡里,却心系天下,孙传庭颇有卧龙之风。”他激动地对王承恩说:“大伴,快,拟一道圣旨,召孙传庭进京。”

随后,刘禅转向袁枢:“袁枢,你就在此地,写一封信给他,与圣旨一同传过去。”袁枢愣住了,心中惊疑,陛下的御案,怎是自己能够使用的?他今年才28岁,还想多活几年。

这一幕让旁边的袁可立看得无言以对,陛下这急切的样子,真是求贤若渴。他轻声提醒道:“陛下,您的旨意,也要经过内阁和司礼监,再说,您突然召孙传庭进京,一时哪里有合适的职位啊。”

刘禅摆摆手,“跟袁枢一样,没有官职,暂时跟在朕的身边,陪朕读书。”这是刘禅看到袁枢之后,突然想到的一个方法,也是跟他的老祖宗汉武帝学的。汉武帝刘彻刚登基的那几年,朝中大权在窦太后手中,他就带着严助、韩嫣、东方朔、卫青一帮人,常常在上林苑打猎,逐渐形成后期的中朝,权力凌驾于丞相为首的外朝。

现在网罗一批有报国之志的青年才俊在自己身边,一来可以帮自己出出主意,二来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当一面。袁枢还没有看明白刘禅的用意,但袁可立已经猜到个大概,心中不由得对这个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年轻陛下暗暗佩服。

一方面不会引起阉党和东林党的警觉,另一方面网罗了一批忠心于陛下的人才,一旦时机成熟,陛下就可以随时掌控朝政。就算阉党和东林党有意见,这些人一不拿朝廷的俸禄,二不占朝廷的官职,三暂时也威胁不到朝臣的地位,谁也说不了什么。高,实在是高!

王承恩和袁枢分别领旨,刘禅和袁可立开始谈论辽东形势。刘禅首先说:“袁爱卿,前几天朕召满桂回京,详细了解了辽东形势,实在是严峻得很。朕听说一句话,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虽然暂时我们凭借坚城火炮,几次打退了建奴的进攻,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啊。不知道袁爱卿对此怎么看?”

袁可立点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辽东形势日益严峻,建奴一步步壮大,而且,微臣现在还担心一个问题。”他示意刘禅,两人一起来到墙上的大明舆图前。“这里是山海关,这里是京城,这里是后金,这里是蒙古。大明现在主力集中在辽东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凭借坚城大炮,只要兵马钱粮跟得上,守住关锦宁防线问题不大。目前,建奴没有水师,他们也无法通过海路进攻。微臣担心的是这里,蒙古。”

“蒙古?现在蒙古是什么情况。”刘禅连大明内部都还没搞明白,当然搞不清楚蒙古的情况。

“蒙古东边的科尔沁部,已经臣服建奴,与大明接壤的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我们已经两次在宁远打退了建奴的大军进攻,微臣猜测,建奴下一步很有可能会打察哈尔部的主意。以建奴目前的实力来说,如果时机合适,全军出击,是很有可能打败甚至消灭林丹汗的。一旦察哈尔部被建奴消灭,则我京城完全暴露在建奴的铁骑之下。”

听到这里,刘禅倒吸一口凉气。之前没有人提到这里,自己也不可能想到这里,但经袁可立一提醒,刘禅也明白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那袁爱卿觉得应该怎么办?”

袁可立又指向舆图。“办法有两个,一是加强毛文龙东江镇和登莱水师的实力,一旦建奴大举进攻察哈尔,毛文龙和登莱水师就全线出击,占领辽东半岛。二是加强京城北部防御。重点是三个地方,居庸关、古北口和喜峰口。”

刘禅点点头,皱了皱眉,说道:“袁爱卿所言甚是。但是我大明现在财政危机,恐怕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防御计划。”

袁可立长叹一口气,“要解决大明的财政危机,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但微臣以为,暂时可以把加强毛文龙东江镇的实力作为重点,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只要东江镇的实力增强了,无论建奴是攻打宁锦防线,还是攻打察哈尔,只要他大军一动,我们都可以趁机收复辽东半岛。”

经袁可立这样一分析,刘禅现在对整个辽东的形势,已经基本上全部搞清楚了。“朕已经召毛文龙和袁崇焕进京了,应该很快就到。”

袁可立皱了皱眉,但一闪即逝。“陛下准备重新启用袁崇焕主持辽东?”

刘禅笑道:“以前朕有这样想过,现在袁爱卿回来了,如何调兵遣将,朕就全权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