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浅注(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 曹础基
- 17525字
- 2025-01-06 17:45:48
齐物论第二
【导读】
齐物论有两种解释:齐物之论与齐同物论。其实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根据文中所论述的内容,齐同物论是主要的。
物论,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论。不同的人,不同的客观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评论。但作者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出于私心成见所致。从道的观点看来,万物是齐同的,故物论也应该是齐同的。
本篇是《庄子》一书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篇中反复描述的道,又称“真君”或“真宰”,是作者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客观存在着的,又是非物质的,甚至是产生物质的。实际上,它就是作者哲学思想的最高原则。
作者还认为:不论客观万物或者人的内心世界都受着道的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从根本上说来,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如庄周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是没有定准的。因而应该放弃一切对立、一切争论,做到无知无觉、无见无识,回复到万物的老祖宗——虚无的道那里,就一切都统一了,一切都可以作罢了。这就是作者论证物之所以齐、物论之所以齐的基本前提。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事物是有同一性的,但是,“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而《齐物论》的作者则相反,把统一看作是无条件的、永远的、绝对的,而把对立的斗争则看作是相对的、一时的、易逝的。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是作者无为的政治论与混世的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荅焉似丧其耦3。颜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6!今者吾丧我7,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8,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注释】 1.南郭子綦(qí其),楚昭王庶弟,楚庄王司马。居住在南郭,故以此作为称号。隐,凭靠。机,案。 2.嘘(xū虚),呵气,慢慢地吐气。 3.荅(tà蹋)焉,形体死寂的样子。故下文问“形固可使如槁木”。丧其耦(ǒu偶),丧失了与真君相对立的东西,如功、名、己等。故下文问“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耦,通偶。 4.颜成子游,姓颜成,名偃,子綦弟子。 5.居(jī基),故,缘由。 6.不亦句:这是倒装句,意谓你问得不是很好吗?而,汝。 7.吾,指今日得道的我。我,指没有忘己、忘功、忘名的我,亦即上面所说的“耦”。 8.籁,箫。人吹而能成为乐音的竹管叫人籁,风吹而能发出声响的洞穴叫地籁。天籁,见下文。
子游曰:“敢问其方1。”子綦曰:“夫大块噫气2,其名为风。是唯无作3,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4?山林之畏佳5,大木百围之窍穴6,似鼻7,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8、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9,泠风则小和10,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11。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12?”
【注释】 1.方,道理。 2.大块,指天地。噫(ài爱)气,本指人呃逆出气。这里说天地吐气,与《逍遥游》篇“以息相吹”意近,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3.是唯二句:这个风除非不发作,发作就会千万个洞孔发出怒号的声音。是,此。窍,洞穴。呺(xiāo逍),通号。 4.而,你。翏翏(liù六),悠长的风声。 5.畏佳,通㟪崔(wěi cuī伪催),高大参差的样子。 6.围,两手合抱的范围。 7.“似鼻”至“似污者”:都是形容窍穴的形状。枅(jī鸡),木制的酒瓶。圈,杯盂。臼(jiù旧),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头制成。洼,池沼。污,泥坑。 8.“激者”至“咬者”:都是形容怒号的声音。激者,急流声。(xiào笑)者,飞箭声。叱(chì斥)者,发怒时的出气声。吸者,吸气声。叫者,叫喊声。(háo豪)者,号哭声。宎(yǎo杳)者,沉吟声。咬(jiāo交)者,哀叹声。 9.于(yú鱼)、喁(yú鱼),表示相应和的声音。前者指风,随者指窍穴。 10.泠(líng零)风,清风,也就是小风。 11.厉风,烈风。济,停止。虚,指没有声。 12.而,你。调调、刀刀,都是形容摇动的样子。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1,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2,而使其自己也3。咸其自取4?怒者其谁邪?”
【注释】 1.比竹,多支竹管并列而成的乐器,如笙竽之类。比,并。 2.吹万不同,风吹千万个窍穴而声音不同。 3.自己,自身。指洞穴发出各自的声音。 4.咸其二句:都是取决于它们自己吗?使它们怒号的又是谁呢?咸,都。
【点评】 物论的是非产生于人心的不同。作者认为要齐同物论就必须人人去掉私心成见,即做到所谓“吾丧我”,所谓“心如死灰”。但人心为什么不可凭藉?作者接着以人籁、地籁、天籁来说明。人心犹如一管一洞,而一管一洞之所以独成其声,是有个“怒者”在主宰的。这个“怒者”是什么?作者在下文作了回答。
大知闲闲1,小知间间。大言炎炎2,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3,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抅4,日以心斗。缦者5、窖者、密者。小恐惴惴6,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7,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8,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9,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10,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11,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12。喜怒哀乐,虑叹变13,姚佚启态14——乐出虚15,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16。已乎17,已乎!旦暮得此18,其所由以生乎!
【注释】 1.大知二句:旧注多把大知理解为褒词,似乎不妥。本段中的大知与小知、大言与小言、大恐与小恐,都是指争论是非的人来说的,应属贬词。闲,防。闲闲,拒绝接受意见的样子。间间,细加分别的样子。二句意谓:那些绝顶聪明的人自以为是,对别人的意见根本不听;而那些才智低浅的人则只能在枝节问题上和别人计较。 2.大言二句:炎炎,火猛气盛的样子。詹詹(zhān沾),啰啰嗦嗦。二句意谓:善于雄辩的则猛如烈火,气势凌人;言不达意的则啰啰嗦嗦。 3.其寐二句:魂交,心神烦乱。形开,四体不安。二句说明日夜都十分紧张。 4.与接二句:与接触的人物周旋,整天勾心斗角。抅,交合,引申为周旋。 5.缦(màn慢),缓慢。窖(jiào较),深沉。密,谨密。意指争辩、心斗的人,有的慢条斯理、有恃无恐的样子,有的心怀叵测的样子,有的小心谨慎的样子。 6.惴惴(zhuì坠),提心吊胆的样子。缦缦,沮丧落魄的样子。 7.其发二句:出口像飞箭一样,先发制人,这叫做善于洞察是非。机,弩上发射的机关。栝(kuò括),箭末扣弦的部位。机栝,指代射箭。司,通伺,伺察。 8.其留二句:守口如誓约一样慎重,这叫做以守取胜。诅(zǔ祖)盟,誓约。 9.其杀二句:这种心斗对身心的摧残,就如秋冬天气对生物的摧残一样,就是说他们日甚一日地消瘦了。杀,肃杀,严酷摧残。消,衰退。 10.其溺二句:他们沉溺到如此地步,无法使他们回头了。复,恢复,回头。 11.其厌二句:他们紧闭得像密封的一般,就是说他们是厚貌深衷、老奸巨滑的。厌,闭藏。缄(jiān笺),封闭。洫(xù绪),本指田沟或城池,有自封自守的意思。老洫,自守的老手。 12.复阳,恢复生气。 13.变,变化无常。(zhé哲),通蛰,蛰伏不动,这里指心神不动,犹今说无动于衷。 14.姚,轻浮。佚,通逸,纵逸。启,放荡。态,作态。 15.乐出虚,乐音发自空虚的箫管。蒸成菌,湿气蒸发就会长出菌。这两句以比喻总承本段,又回应上一段,把人们的是非争论和万窍怒号联系起来,而说明都是无中生有的,像众窍为虚而能发出乐音、蒸气会长出朝菌一样,万事万物也是从虚无中产生出来的。 16.日夜二句:在人们的眼前日夜不停地出现互相变化的万物,但无法知道这种现象的缔造者。萌,始,生。其所萌,指万物的缔造者。 17.已乎,算了吧。 18.旦暮二句:有朝一日悟到了这个造物者,就明白是由它缔造出来的。这两句是承上“莫知其所萌”说的。其所由以生,即其所萌,都是指造物者。
非彼无我1,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2,而特不得其眹3。可行己信4,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5。百骸、九窍、六藏6,赅而存焉7,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8?其有私焉9?如是皆有为臣妾乎10?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11?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12。一受其成形13,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14,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15,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16,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17,其心与之然18,可不谓大哀乎19?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20?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注释】 1.非彼四句: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它也无法体现。这样理解算是接近一步了,但还是没有真正了解我被它所支配的那个东西。彼,即上文“旦暮得此”的“此”,亦即其所萌、其所由以生者、其所为使者、真宰等等。我,与彼对举,即上文“日夜相代乎前”的现象。取,禀受,引申为体现。使,支配。 2.若有,假设之辞。真宰,天然的主宰者,即下文的真君,亦即道。 3.特,独。眹(zhèn振),借为朕,迹象。 4.可行句:可以使自己相信它是存在的。 5.情,实。这句说明真宰是存在的,但又是无形的、看不到的。 6.骸(hái孩),骨节。六藏,心、肝、脾、肺、肾、命门。 7.赅(gāi该),齐备。存,有。 8.说(yuè月),通悦。 9.私,偏爱,偏重。 10.如是句:臣妾是被君主所主宰支配的。皆有为臣妾,都得做臣妾,意即没有一个是主宰者。故下句以“不足以相治”反问。 11.递(dì弟)相,互相。真君,指百骸、九窍、六藏的主宰者。 12.真,天然的本性。 13.一受二句:一禀受了它而形成了自己的形体,就一直活着到死。这一小段都是指人说的。亡,原作“忘”,依《续古逸丛书》本改。 14.与物三句:指人的竞争追逐。相刃,互相斗杀。相靡,互相摩擦。靡,通摩。 15.役役,忙碌的样子。 16.苶(nié捏阳平声)然,困顿、精神不振的样子。疲役,疲于劳役。所归,目的,归宿。 17.形化,形体变化,即幼年变为青年、壮年、老年,以至死亡。 18.与之然,和形体一齐变化。 19.大,通太。大哀,非常可悲。 20.芒,愚昧。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1,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2?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3,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4,吾独且奈何哉!
【注释】 1.夫随二句:若各人依照自己的成见作为是非标准,那么谁没有标准呢!成心,与上文“成形”相对举。成形,是指禀受于真君而形成自己的形体。成心,是指禀受于真君而形成自己的意识。成心是主观的,与今语主观成见意近。 2.代,更,变化。知代,懂得事物的变化。心自取者,有心得的人。句谓何必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有见地的人才有呢? 3.未成二句:未形成主观成见而有是非,即如今日去越国而昨天就到了一样不可能。 4.不能知,无法理解。
夫言非吹也1,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2。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3,亦有辩乎4?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5?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6?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7,言隐于荣华8。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9。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10。
【注释】 1.夫言二句:当然说话并不等于吹风,既然说了就有所说明的内容。以上两段都是以籁比喻争鸣,把说话和吹风同等看待。作者怕别人不同意,故针对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作补充说明。 2.特未定,但还不一定。意即不一定真的说了。 3.(kòu扣),还要哺喂的小鸟。音,初生小鸟的叫声。比喻不带任何含义的话语。 4.辩,通辨,别。 5.道恶乎隐二句:道被什么所蒙蔽而产生真伪?言论被什么所蒙蔽而产生是非?隐,蔽。言,这是指反映道的语言。 6.道恶乎往二句:道在什么地方不存在?言论在哪些方面不行?以下两句就是回答以上四个问句的。 7.成,即上文“成心”之“成”,虽是禀受于大道而形成的,但毕竟只是大道的一点一滴,是一管之见。犹《天下》篇“得一察焉以自好”之“一察”,故称作“小成”。 8.荣华,指花言巧语。 9.以是句:把他人认为不对的看作是对的,把他人认为是对的看作是不对的。闻一多认为这句应作“以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可参考。 10.莫若,不如。明,即《老子》“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之“明”。懂得追溯到根本的虚无之道那里去,就什么是非、真伪都解决了。因为在那里是一切都是齐同的。故下文接着就阐发这一观点。
物无非彼1,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2,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3,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4,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5,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6,亦因是也。是亦彼也7,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8?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9,谓之道枢10。枢始得其环中11,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注释】 1.物无二句:从他方面说,事物没有不可以称作彼,从本身说,事物没有不可以称作此。是,此。 2.自彼二句:从他方面看来就看不到这一面,从本身知道的说来当然是知道的。 3.彼出三句:彼产生于此,此依存于彼,这就是彼此同时产生的理论。因,依赖。方,并。 4.方生四句:生的同时就出现死,死的同时就出现生。对的同时就出现错,错的同时也出现对。 5.因是二句:对的就任它对,错的也任它错,对的错的都不计较。因,由,任。 6.是以二句:因此圣人不经由是非之途而只是如实地反映自然之道,也是任由如此罢了。“由”下省“之”字。照,反映。天,自然,指自然的天道。 7.是,此。下句同。 8.且,句中助词,无义。下句同。 9.莫得其偶,不能互相对立。偶,对立面。 10.道枢,道的关键。 11.枢始五句:枢始一句,语意不清,疑“枢”字误重“道枢”之“枢”而衍。环中,旧注指环中空处,这是不对的,应指环圈本身。作者这一比喻十分重要:他把环与偶相对。偶是彼此对立的两面,环是相通为一的。天地万物的变化循环往复,没有止境。《寓言》篇所谓“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故无须计较彼此是非,不如任之自然。
以指喻指之非指1,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注释】 1.“指”与“马”是先秦理论界争论名(反映事物的概念)实(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关系的中心问题。名辩派公孙龙提出“指非指”的命题。前一个“指”是一个概念所转化而来的事物,又称“物指”;后一个“指”是概念本身。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故“物指”不是“指”。他又说:“白马非马。”“白马”是具体的马。“马”是抽象的马的概念。《齐物论》的这一段正是针对当时的争论而发的。意谓:从概念出发来说明与之相应的事物不是概念,不如从事物出发来说明与之相应的概念不是事物;从马的概念出发来说明具体的马(如白马)不是马的概念,不如从具体的马出发来说明马的概念不是具体的马。公孙龙把客观事物看成是概念转化来的,故偏于从概念出发来论证两者的对立。这是唯心主义的。而《齐物论》的作者认为不如从事物本身出发来论证两者的对立,是否就是唯物主义呢?不是的。他没有根本反对公孙龙的命题,而只是说另一种论证更好些。概念与它相应的事物相对存在,或以概念为是而以事物为非,或以事物为是而以概念为非。这两者的论争,作者认为都是不必要的,即下文所说的“两行”。重要的是要取消两者的对立,即所谓“莫得其偶”。故接着说:如果说概念,那么天地的一切也可以说是概念;如果说马,那么万物都可以说是马。
可乎可1,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2,物谓之而然3。恶乎然4?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5,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6,厉与西施7,恢恑憰怪8,道通为一9。
【注释】 1.可乎可二句: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按刘文典、王叔岷校,此二句为衍文。 2.道,道路。这一句起着衬托下句的作用。 3.物谓句:某一事物(如马)是人们把它叫成这种事物的。 4.恶乎四句:何以这样?这样就是这样;何以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就不是这样。言外之意是说没个定准的,反正都是一样。按刘文典、王叔岷校,此四句后当有:“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5.物固四句:事物中本来就有被认为是这样,事物中本来就有被认为是对的。因此,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不是对的。 6.莛(tíng廷),草本植物的茎。楹(yíng迎),房屋的柱子。举莛,比喻轻而易举的事。举楹,比喻难做到的事。 7.厉,丑陋的女人。西施,春秋时越国人,以美貌著称,故代指美女。 8.恢,恢谐。恑(guǐ鬼),通诡,狡猾。憰(jué决),通谲,欺诈。怪,奇异。 9.道通句:从道的角度看来,都是不分彼此的、等同的。
其分也1,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2。庸也者3,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4,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5,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6,曰:“朝三而暮四7。”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8,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9,是之谓两行10。
【注释】 1.其分六句:分离就意味着新的组合,新的组合就意味着有所毁坏。其实无所谓组成与毁坏,一切事物终归都是一样的。凡物,一切事物。 2.为是,因此。不用,指不用成或毁的观点去看问题。寓,托付。诸,“之于”合音。庸,常。“复命曰常”,因此常就是循环往复。寓诸庸,托付于循环往复的变化。“不用而寓诸庸”与上文“不由而照之于天”义同。 3.庸也七句:按照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是无用之用,就可以无所不通,因此就无所不得,达到有所得就差不多了。适,至。几,近,差不多。 4.因是二句:任由它这样就是了,已经如此而又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这就叫做道了。 5.劳神明句:指百家争鸣而言。一,指一管之见,一面之辞。同,指是非彼此相通。 6.狙(jū疽),猕(mí迷)猴。狙公,养猕猴的老翁。赋,给,分发。芧(xù序),橡子。 7.朝三暮四,早上发三个,傍晚发四个。 8.名实二句:名和实都没有减少,而只是利用了猕猴高兴朝四暮三而不满朝三暮四的心理。这也就是任由着它的意思。名,橡子的数目。实,实际给的橡子。亏,减少。 9.和,调和。休,本义为人凭依在树下休息,故有无为任之的意思。天钧,《寓言》篇:“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又写作天均,自然调和的意思。 10.两行,任由是与非两方面各自发展,意即任之“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而最后“复通为一”。
【点评】 从各种现象及其千变万化中,作者企图揭示出一个“真宰”来,这个“真宰”就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的主宰、万物的同一性,它又叫做道。从道的观点看来,当时的“百家争鸣”简直是一场胡闹。各家所主张的是非、彼此,如“指非指”“马非马”之类,其实都是一管之见、片面之辞,是没有什么定准的。事物的彼此、言论的是非,都是相对而产生而又相互依存的。如果取消双方的对立,任其自然,两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万物以及百家的主张就可以相通为一了。这样看问题就算是掌握了道的关键了。
事物有相对的同一性,还有绝对的差异性。取消了差异性,而又把同一性绝对化,否认事物性质的相对稳定性,把转化看作是无条件的;虽然承认客观事物在变化,但把这种变化限制在神秘的道的范围之内,而且受着道的支配,而不是事物的内因在起作用。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世界观。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1。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2,至矣3,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4。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5,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6?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7,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8,惠子之据梧也9,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10,故载之末年11。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12,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13,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14,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15,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16,圣人之所图也17。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18。
【注释】 1.知(zhì),认识。有所至,达到最高的境界。 2.以为,认为。未始,未曾。 3.至矣三句:为什么认识到未曾产生物质就是最高境界?这是关系到作者哲学思想的重要问题。因为世界是哪里来的?这是一切哲学家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从未曾有物到有物,这显然是把世界说成是起源于非物质,起源于生天生地的虚无的道。这是作者哲学唯心主义的显著特征。 4.封,界限。 5.是非四句:是非分明,就是绝对统一的道被败坏的原因;由于道的败坏,爱憎也就会形成。这里所说的道的败坏是从人们对道的认识来说的,即“道隐于小成”而有真伪、有是非的意思;如果从道本身来说,即“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彰,明。亏,损失,败坏。 6.果,真的。且,句中助词。 7.有成四句:昭氏名文,善于鼓琴。就以鼓琴和其他方面比较起来,他是成功了;但从其他方面与他鼓琴的成就相比,他又是失败了。如果他原来没有从事鼓琴,样样都差不多,你说他什么都不成功也可以,说他什么都成功也可以。故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可言。 8.师旷,字子野,精通音律,晋平公的乐师。枝,拄。策,打鼓棒。枝策,这大概是说师旷打拍子。 9.惠子,惠施。据,依靠。梧,梧桐。惠施善辩,可能常常与辩论的人在树下争论,直到疲倦不堪,靠着梧桐树休息、吟叹,如《德充符》篇说他:“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倚树即据梧,互文见义。 10.三子句:三位先生的才智恐怕算是最了不起的了。知,通智。几,近。盛,最强。 11.故载句:所以记载在书里,传于后世。末年,后代。 12.唯其二句:都是宾语提前,即以其好之也异于彼,欲以其好之也明之。异于彼,不同于别人。明之,使别人领会。 13.彼非二句:别人都不想(或不能)领会而一定要人领会,故此惠子抱着“坚白”这种糊涂的理论而终身。坚白论是战国时期名辩的论题之一。当时分为两派,一派以公孙龙为首,他分析“坚白石”,认为视觉只看到石头的白色而看不到坚硬,触觉摸到坚硬而摸不到白色。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这是“离坚白”的一派。(见《公孙龙子·坚白论》)另一派主张“盈坚白”,以墨子为首,认为坚白同是石的属性而不可分。(见《墨经·经说》)惠施参加了这个争论,但不知道他具体主张如何。 14.而其二句:昭文的儿子又继承他父亲的琴技而花费了毕生精力,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成就。纶,琴弦,指代琴。 15.若是四句:他们守着一种技能而花费了毕生精力也可以算是有成就,那么谁都在某一方面有点本事,这样我们大家都可算是有成就了;如果他们那么专也不算有成就,又怎样才算有成就呢?这样就谁也算不上有成就了。言下之意是:根本不存在有成就与没有成就的问题。 16.滑(gǔ骨)疑,谓能言善辩、能乱是非异同。滑,乱。疑,同稽,同的意思。耀,炫耀。 17.图,革除。犹《左传·隐公元年》“蔓,难图也”之“图”。 18.以明:见上文“莫若以明”注。
【点评】 这段说明:成亏、爱憎、是非、彼此的对立都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它们原本是一体的。要认识到它们原来是一体的,就要溯源上去:爱憎出于是非,是非出于界限,界限由于物的形成,而物即产生于未曾有物。即《知北游》篇“物物者非物”的意思。可见尽管世界如此纷繁,原来都是虚无的、混然一体的道。那么,以道看万物,又有什么不齐同的道理呢!因此,以片面之辞、一技之巧夸耀于世而不明大道,是圣人所不取的。
在这里,作者主张物质世界产生于非物质,万物的本原就是虚无,并且认为事物间的矛盾对立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
今且有言于此1,不知其与是类乎2?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3,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4,请尝言之:有始也者5,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6,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注释】 1.今且,假设之辞。句谓现在假设有人在此发表了一番言论。 2.是,此。指上面“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等言论。 3.类与三句:类同也罢,不类同也罢,都是同为一类的,那么和那种言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4.虽然,虽是如此,表示语意转折。担心读者不领会“相与为类”的道理,故转折论述。 5.有始七句:从物质世界的产生溯源上去:产生、未曾产生、未曾产生以前;有、无、未曾无、未曾无以前。在上一段本来已经说过“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为什么又再推上去呢?作者的目的是要把读者引导到玄秘而不可捉摸的境界里去。我们可以按作者的逻辑设想:“有”(物质)出于“无”(非物质),“无”又出于什么?必然出于“有”。以“有”“无”相生推论下去,世界的起源就不可知了。但在我们看来,物质世界不论从空间和时间上说都是无限的,它是没有尽头的。“有”产生于“无”,物质产生于非物质的理论是荒谬的。这问题正是唯物论与唯心论根本对立的所在。 6.俄而五句:一下子产生了“有”和“无”了,但不知道这“有”和“无”究竟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现在我是已经把话说了,但不知道我所说的究竟是真的说了,还是没有说呢?意即“有”和“无”都是空的。以此证明,前面说的“类与不类,相与为类”是有根据的。谓,说。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1,而大山为小2;莫寿于殇子3,而彭祖为夭4。天地与我并生5,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6,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7,而况其凡乎8!故自无适有9,以至于三10,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11,因是已!
【注释】 1.秋豪,动物秋天换的新毛。新毛最小,故用来比喻微小的东西。豪,通毫。 2.大山,即泰山。古人多用泰山比喻高大的东西。现在作者倒过来说,天下万物本来都是“无”的,“无”和秋毫比较,当然是秋毫为大;天地万物是混然一体的,泰山只占其中一点,故算作小。下二句义同。大小、长短都是相比较来说的,抛弃了比较的对象或者转换了比较的对象来论大小、长短,就必然成了诡辩。 3.寿,长命。殇子,夭折的小孩。 4.彭祖,见《逍遥游》篇注。夭,短命。 5.天地二句:天地万物都和我们同生于“无”,都同为一体。 6.既已二句:既然已经是同为一体了,那么还有什么可说呢? 7.巧历,善于计算的人。不能得,不能算出发展下去的数目。 8.凡,一般的人。 9.适,往,发展。 10.以,而。三,多。 11.无适二句:别推算下去了,就这样吧!无,通毋。是,此,这样。
【点评】 两种言论明明不齐,怎样说明它们相齐呢?作者又从世界的起源谈起: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发展来的。一切对立、分歧,如果溯源到它的本原,都属于“无”,因而是同生同体的,那还有什么不齐呢?这就是作者齐物论的理论根据。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这是作者观点的由来。老庄都认为,道不仅体现万物的同一性,而且体现了有与无的同一性,故谓之一。它是不可言的,因为言就意味着有所界定、分出彼此,破坏了同一性,但既然称之为一,怎能说是没有言呢?本体的道,加上给它的称号就是二。道体本是虚无的,有了名称,就成了有。故谓“自无适有”。产生了有,就会发展为万物,故老子又说:“有名,万物之母。”
当代一些外国科学家,把老、庄的道比之为能量场。万物都可以分解为分子,再分解为原子,乃至电子、质子、中子,现代又发现可分解为量子。量子产生于能量场,能量场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场处在能量最低态时是真空,相当于“无”。处在激发态则产生粒子。这是物质,相当于“有”。能量有正负则为二,正负作用产生中性则为三,三者错综结合则成万物。
夫道未始有封1,言未始有常2,为是而有畛也3。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4,有分有辩5,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6。六合之外7,圣人存而不论8;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9;春秋经世先王之志10,圣人议而不辩11。
【注释】 1.封,界限。 2.常,是非定准。 3.为是,因此。此,指上文“自有适有”的现象。畛(zhěn诊),界限,与封义同。 4.伦,次序等级。义,宜。 5.辩,别。 6.八德,贾谊《道德论》:“德者,离无而之有。”故八德即指从无发展到有的八种界限。 7.六合,天地。因天地间为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所包围,故称六合。 8.圣人,指道家的圣人而非指孔丘。下同。 9.论而不议,论述而不评议。论偏重于客观反映,议偏重于主观评价。 10.春秋句:春秋,指史书。经,治。经世,指治世之事,即社会政事。句谓:史书是记载先王的政迹的。“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即“春秋先王经世之志”交错而言。 11.辩,争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1,众人辩之以相示也2。故曰:辩也者3,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4,大辩不言5,大仁不仁6,大廉不嗛7,大勇不忮8。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9!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10,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11。注焉而不满12,酌焉而不竭13,而不知其所由来14,此之谓葆光15。
【注释】 1.怀之,指胸中囊括万物。 2.辩之,指分别彼此,争辩是非。相示,争相显示。 3.辩也二句:凡争辩的人,都是由于片面而不见大道,故说有所不见。 4.称,称道,说明。大道无穷而又不可捉摸,故此是不可能说明的,下文说“道昭而不道”也是这个意思。 5.大辩,高论,指掌握了高论的人。不言,即不说。因为说就有是非,有是非即与大言不相干。故下文说“言辩而不及”。意思与《知北游》篇说的“知者不言”是一样的。 6.大仁句:不仁,不会有所爱。大仁是无所谓爱与不爱的。因为有所爱就必然有所不爱。爱有所固定就不成为大仁。故下文说:“仁常而不成。” 7.大廉句:嗛(qiān谦),通谦。廉洁的人常常表现得很谦让的样子,但大廉是不讲谦让的,过分谦让就成了貌为谦虚,就不能取信于人。故下文说:“廉清而不信。” 8.大勇句:忮(zhì至),忌恨,害。不忮,不会有害人之心。大勇而又害人,则终有一败。故下文说:“勇忮而不成。” 9.五者句:圆和方是相反的。以上五个方面都适得其反,所以说本来想圆而变成了方。几,近乎。向,转向。 10.孰,谁。 11.天府,指圣人的心胸,形容它宽广,能包罗一切。 12.注焉句:注,灌注。这句形容圣人的胸怀海涵万物,无所不容。 13.酌焉句:酌,取。这句形容圣人的智慧无穷,用之不尽。 14.所由来,来源。 15.葆光,隐藏着的光辉。与上文“滑疑之耀”相反。后人用葆光比喻善藏。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1:“我欲伐宗脍、胥、敖2,南面而不释然3。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4,犹存乎蓬艾之间5。若不释然何哉6!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7!”
【注释】 1.舜,姓姚,字重华。上古帝王之一,继尧帝之后。 2.宗脍(kuài快)、胥(xū须)、敖(áo遨),上古时代的三个小国。 3.南面,南向。古代帝王的座位是南向的,故以南面指帝位。这里引申为临朝。不释,放心不下。指在伐还是不伐的问题上犹豫不定。 4.三子,指三国国君。古代多以国君指代国家。 5.蓬,蓬蒿。艾,艾草。三国褊小,故如在蓬艾之间。 6.若,你。 7.而况句:而何况道德比太阳还要光辉的呢?意谓更应普照万物,宽容三个小国。进乎,超过。
【点评】 说明万物的本原是统一而又不可分的。物与物论之所以不齐,就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硬加分辨,划出许多界限来。故圣人不言、不道,胸怀万物,与道合一。所以得道的君王亦应宽大为怀。
齧缺问乎王倪曰1:“子知物之所同是乎2?”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3?”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4?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5: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6?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7?三者孰知正处8?民食刍豢9,麋鹿食荐10,蝍蛆甘带11,鸱鸦耆鼠12,四者孰知正味13?猨猵狙以为雌14,麋与鹿交15,鳅与鱼游。毛嫱丽姬16,人之所美也17;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18,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19?自我观之,仁义之端20,是非之涂21,樊然淆乱22,吾恶能知其辩23!”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24,河汉冱而不能寒25,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26,而况利害之端乎!”
【注释】 1.齧(niè聂)缺、王倪,传说是尧时贤人。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齧缺,齧缺的老师叫王倪。(见《天地》篇) 2.子,先生。所同是,即所同之是,指被人们所共同肯定的道理。是,肯定。 3.无知,无法认识。 4.庸讵(jù巨),何以。庸,用。讵,何。 5.女,通汝,你。 6.民,人。湿寝,睡在湿的地方。疾,病。偏死,半身瘫痪。鳅(qiū秋),泥鳅。然,这样。然乎哉,会这样吗?下同。 7.木处,居处在树上。惴栗(zhuì lì坠吏),害怕得发抖的样子。恂(xún旬)惧,害怕。猨,同猿。 8.三者句:人、鳅、猿猴三者安居不同,谁才算懂得真正舒适的处所呢?处,处所。 9.刍豢(chú huàn除患),指禽兽。食草的叫刍,食谷的叫豢。 10.荐(jiàn践),茂盛的草。 11.蝍蛆(jí jū即居),蜈蚣。甘,可口。带,蛇。蜈蚣爱吃蛇脑。 12.鸱(chī痴),猫头鹰。鸦,乌鸦。耆,通嗜,爱好吃。 13.正味,真正可口的味道。 14.猵狙(biān jū编居),猕猴的一种。句谓猿与猵狙相配为雌雄。 15.交,交配。 16.毛嫱(qiáng墙),古代美女,有说是越王的美姬。丽姬,晋献公夫人。 17.所美,认为美丽的人。 18.决骤,迅速奔跑。 19.正色,真正漂亮的容貌。 20.端,头绪。 21.涂,途径。 22.樊(fán烦)然,杂乱的样子。淆(xiáo崤),错杂。 23.辩,通辨,区别。 24.大泽,大草泽。热,作动词用,使之感到热。下句“寒”字亦作动词用。 25.河,黄河。汉,汉水。冱(hù互),冻结。 26.死生句:生死问题在身上毫不发生作用。变于己,使自身产生变化。
【点评】 本段以人与其他动物所追求的处所、味道、美色等不同,论证仁义、是非都是没有个定准的。所以至人顺物自然,对是非、利害毫不动心。
是非是一种价值判断,爱好是一种审美判断。这些判断的标准,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淀而成的。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地位的人,标准有所不同,但总有其相对稳定的标准。“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正说明这一点。但作者的道,并非人之道,而是天之道,亦即囊括万物之道。所以他总是站在万物之上来发议论。人与鱼鸟猴鹿,虽不同类,但以道观之,本质无二。神人之所以神,就在于超越人类,故何论死生是非!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1:“吾闻诸夫子2:圣人不从事于务3,不就利4,不违害5,不喜求6,不缘道7,无谓有谓8,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9。夫子以为孟浪之言10,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11。吾子以为奚若12?”
【注释】 1.瞿鹊(qú què渠却)子,孔门后学。长梧子,被封在长梧,故又被称为长梧封人。(见《则阳》篇) 2.夫子,孔丘。即下文长梧子所说的丘。 3.务,世务。 4.就,趋就,这里有追逐的意思。 5.违,避开。 6.喜求,热衷于追求。 7.缘道,与喜求对举,依前两句的格式,缘与喜意思应相反。《方言》十三:缘,废也。《管子·侈靡》:“好缘而好驵。”注:“缘即捐也。”《大宗师》篇:“不以心捐道。”捐,弃也,故缘有废弃的意思。缘道,意即害道。 8.无谓二句:没有说也是说了,说了也等于没有说。 9.尘垢,指世俗。 10.孟浪,荒诞。孟浪之言,指上述“圣人”八句所云。 11.行,途径。妙道之行,通向美妙的大道的道路。 12.奚若,何如。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1,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2,见卵而求时夜3,见弹而求鸮炙4。予尝为女妄言之5,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6,挟宇宙,为其吻合7,置其滑涽8,以隶相尊9?众人役役10,圣人愚芚11,参万岁而一成纯12。万物尽然13,而以是相蕴14。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15!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16!
【注释】 1.是,此,指上述关于圣人之说。黄帝,古代五帝的第一个。荧(yíng营),通䁝,眼花缭乱。听荧,听了感到惑乱。 2.大,通太。太早计,求之过急。指瞿鹊子“妙道之行”的想法。 3.见卵句:时夜,司夜。五更时分鸡啼报晓,故古人称鸡为司夜。句谓见到鸡蛋就想得到鸡。这句与下句都是比喻求之过急。 4.弹,指打鸟用的弹丸。鸮(xiāo嚣),鸟,似斑鸠,青绿色,肉美味好吃。炙,烤肉。句谓看见弹丸就想要得到鸟的烤肉。 5.尝,试。女,你。妄,随便,姑且。 6.奚,通曷,何不。旁,依傍。旁日月,挟宇宙,即上文“游乎尘垢之外”的意思。 7.为,与。其,指日月、宇宙。为其吻合,即《逍遥游》篇中“旁礴万物以为一”的意思。 8.置,任。滑涽(hūn昏),昏乱。置其滑涽,任其昏乱,即上文“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的意思。 9.隶,奴仆之类。以隶相尊,把下贱的看作同样尊贵。 10.役役,忙碌奔波的样子。 11.芚,通钝。 12.参万岁句:与万岁的大道相糅合而整个地变得浑浑沌沌。参,糅合。一,一体,整个。纯,与《老子》“愚人之心也,沌沌兮”之“沌”、上文“圣人愚芚”之“芚”,都从屯而义同。在作者看来,浑沌就是纯,纯就是浑沌。 13.尽然,都如此。 14.是,此,指“参万岁而一成纯”的道理。相蕴(yùn运),相互包藏。 15.说,通悦。 16.弱,年少。丧,亡失。句意谓:我哪里知道厌恶死的就不是类似年少流亡在外而不晓得回家一样的人呢!言外之意是说应该视死如归。
丽之姬1,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2,与王同筐床3,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4?梦饮酒者,旦而哭泣5;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6,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7。‘君乎8!牧乎!’固哉9!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10。是其言也11,其名为吊诡12。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13,是旦暮遇之也。
【注释】 1.丽之二句:晋献公伐丽戎国时,娶丽戎国艾地守疆人的女儿为姬,称之为丽姬。 2.王所,王居住的地方,即王宫。晋献公属侯爵,但战国时各诸侯多自称为王,故称王所。 3.筐(kuāng匡)床,安床,君主所睡的床。《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4.蕲(qí其),求。 5.旦,早上,这里指醒来。 6.大觉,指领悟了大道而觉醒。大梦,指一辈子不觉悟,如长期睡觉一般。 7.窃窃,犹察察,明察。窃窃然,这里指自以为明察的样子。 8.君乎二句:牧,牧圉,养马的人。君,代表高贵的。牧,代表卑贱的。这两句是作者引用愚人的话,说他们总是在叫喊“君主呀!贱民呀!” 9.固,固陋。 10.予谓句:我说你做梦这件事本身也是做梦。 11.是其言,这些话。 12.其,指愚者。名,称。吊诡,即诙恑。诡借为恑。(朱骏声说)句谓愚俗之人不理解梦觉的道理,因此称之为恢谐荒诞之谈。 13.万世二句:在万世之后,如果遇到一个大圣人,能解释这个道理的,他只当作朝夕相遇一样平常的事。言外之意是:现在的人们是少见多怪。
既使我与若辩矣1,若胜我,我不若胜2,若果是也3?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4?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5?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6?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7,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8,而待彼也邪?”
【注释】 1.若,你。 2.不若胜,这是宾语提前,即不胜若,不赢你。 3.果是,一定对。 4.而,你。 5.或是,指一方对。或非,指一方不对。 6.俱是,都对。俱非,都不对。 7.则人二句:那么别人也必然被搞到糊里糊涂,我叫哪个评判呢?固,必。黮闇(tǎn àn坦暗),不明的样子。谁使,宾语提前,即使谁。正,评判。 8.然则二句:彼,指上文说的“大圣”。是非本无一定,你我及第三者固然都不可能分辨,而大圣则是任其是非,根本不会去分辨,故等待他来评判也是没有必要的。言外之意则上文说的“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因此下文接着问天倪。
“何谓和之以天倪1?”曰:“是不是2,然不然3。是若果是也4,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5;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6,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7,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8,振于无竟9,故寓诸无竟10。”
【注释】 1.天倪,自然。见上文“天钧”注。 2.是不是,把不对的看成对。前一“是”字作动词用,犹肯定。 3.然不然,把不是这样的看成这样。前一“然”字作动词用。 4.是若句:对的如果真的是对的。 5.辩,通辨,别。 6.化声,郭注认为:“是非之辩为化声。”这是颇得作者本意的。大道能产生一切,变化一切。它变成人的形体就叫成形,变成人的精神就叫成心,变成各种言论就叫化声,变成各种物象就叫物化。故此《大宗师》篇中称道为“造化者”“造物者”。万物虽然是道变化出来的,但只是道的一点一滴的体现,故有彼此对立,互为是非,并由此而产生物与物论的不齐。但这种对立,似乎并不是真的相对立,故下句说:“若其不相待。”待,对立。相待,相对立。 7.因,任。曼衍,变化。 8.忘年,不计岁月。忘义,不讲仁义。 9.振,畅。竟,通境。振于无竟,可以无止境、无界限地畅游。与上文“游乎尘垢之外”意同。 10.寓,寄托。诸,之于合音。
罔两问景曰1:“曩子行2,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3?”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4?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5?吾待蛇蚹蜩翼邪6?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注释】 1.罔两,影子的影子。景,古影字。 2.曩(nǎng囊上声),从前。 3.特操,独特的操守。无特操,指影子随物而动,缺乏独立性。 4.有待,有所依赖。然者,这样子。 5.吾所待又有待,指影子所依赖的物又有所依赖。 6.蛇蚹(fù付),蛇腹下代替足爬行的横鳞。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1。自喻适志与2!不知周也3。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5。
【注释】 1.栩栩(xǔ许)然,生动活泼的样子。 2.喻,晓,觉得。适志,得意。与,通欤,句尾助词。 3.不知句: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啊! 4.蘧蘧(jù巨)然,惊疑的样子。梦醒之后,想到自己又是庄周,故感到惊奇而又可疑。 5.物化,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胡蝶。参考上文“化声”注。
【点评】 庄子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是与非等各种现象,表面看来是各不相同的,但本体上是一致的,都是道的物化现象罢了。故圣人在认识上取消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任之自然,随之变化。这就是本段的中心。
人们的认识、事物的是非,都带有相对性。但无数相对的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而作者在本段里,却把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相对的正确认识以及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全部看成幻觉,而只把道看作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