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231弄】间半式住宅

钱宗灏

永嘉路231弄是一条纯西式的联排房屋(Terrasse),据记载建于1930年。以我个人的观察,这处房子不是那个年代流行的建造样式,即那种从旧式石库门里弄改良而来的新式里弄。永嘉路231弄内房屋的单户面阔有6米,和大多数旧式或新式里弄都不一样。上海的里弄住宅一般都采用英制,多数里弄房子的开间面阔为12英尺(3.6米多一点),少数品质高、体量大的可达14英尺(4.3米不到一点),而6米已有相当于一开间半的面阔。所以像这类房屋,上海人给它起了一个很贴切的俗称,叫“间半式”。

在伦敦有一种常见的民居就是间半式的,不过英国人不称为间半式,而称为维多利亚式排屋(Victorian row house)。英国人说这种房子大量建造的时间段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是供收入水平较高的中产阶级购买。这种房子比一般的要大些,屋前屋后都有个小花园,室外有七八级石梯通向一层,入内有一条宽宽的走廊,一扇侧门进入起居室,往前走是去往二层的楼梯,一层下面还有个半地下室,可以用作厨房和洗衣房,也可以给用人住,或者出租给房客居住。为了给地下室一点通风和采光,所以就提高了半层,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层通风去湿的作用。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波士顿这些有英式建筑的城市,这样的房子也很常见,20世纪90年代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夫妇刚到美国时住的就是这种半地下室房屋。

上海的间半式住宅原型来自伦敦,引入上海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最初是全盘引进的,如陕西北路上的太平花园,后来发现有点不合适,因为上海地下水位高,易返潮,下层并不适合居住和储物,于是建造者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些改动,将半地下层改成了1到2英尺高的架空层,形式上有了半地下层的影子,功能上还可以排水管网和散发地面的潮气。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式排屋都是沿着街道周边配置的,围合处中间往往设置一块大大的草坪,供孩子和老年居民日常户外活动、散步和晒太阳;而上海,一方面土地金贵,另一方面也比较习惯朝南的里弄形式,所以除了像虹口昆山花园等个别案例之外,开发商们往往都改成了行列式布局,这样就提高了土地的容积率,但房屋室内的平面布局是差不多的。

永嘉路231弄部分住宅俯视图

永嘉路231弄房屋的前面有铁丝网格围栏的小院。小院同样宽6米,一侧有铺面硬化的小径通往入户门,跨上三级石阶,开门是一个两米见方的门厅,前面是一架直跑梯通往二楼,边上另有门通往起居室。起居室很宽敞,楼梯下面的空间设置成储藏室,后面有门通往厨房、卫生间和小天井,小天井有门可通往后弄道。二楼的过道前端是盥洗室,盥洗室开窗较高,可挡住外来视线;后部另有一间卧室,有门可通往晒台。

弄内沿南北方向联排布置着十二套单元这样的住宅,建筑均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东西朝向,前后窗可对流通风,底层架空地板也有利于室内干爽。各单元住宅内的壁炉、楼梯、盥洗室均靠分隔墙一侧呈两两对称分布,这样的配置体现了欧洲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准化思想,有利于设备安装及后期维护。住宅外观则略显低调和人性化:传统的红瓦双面坡屋顶,单元分割墙高出屋面,与方阔的壁炉烟囱一起构成具有亲和力的图景。整排房屋的外立面凹凸有序,富有韵律感;浅色的鱼鳞纹水泥拉毛外墙既体现了手工营造的精细,又与每套住宅前的小花园形成虚实对比。

永嘉路231弄3号、4号单元门

水泥拉毛外墙

据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记录:建筑现状总体保存一般,结构稳定,住宅功能齐全,原始壁炉部分单元内仍有保留,西侧晒台及后天井内外因多有改扩建,破坏了原先的设计感,排屋整体风貌已近消失。又据当时居民介绍,永嘉路231弄原来没有这么宽,因与229弄之间隔墙拆除,才合并成为现今宽阔的弄道。该处十二个单元的联排住宅,为原国泰大戏院老板兴建的房产,民国时期曾有三位国民大会代表在此居住,现分由十二户居民使用。

此说为口口相传,尚有待日后文字资料印证。历史上国泰大戏院的老板是英籍广东人卢根,他是中国早期电影业的翘楚。但卢根是华人,他投资盖房子出租或出售习惯上肯定是要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来办事的,建造东西朝向的房屋不符合这一观念,个中必有原因。果然,我查了原法租界的地籍图,发现永嘉路231弄所属地块的编号为F.C.9592和F.C.9593号,都是细长条南北走向的,单块地根本无法利用,合并起来建造十二套单元的西式联排住宅,然后出租给对房屋朝向不太讲究的外国人是最佳方案。西方人没有在室外晾晒衣物的习惯,室内有壁炉,冬天也无须靠阳光取暖,只要符合他们的居住习惯就行,朝向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而中国人住房子肯定是要选择朝南的。

为此我又查了《字林西报》馆编辑出版的《行名簿》,发现至1932年版的《行名簿》上仍没有西爱咸斯路231弄的踪迹,这说明当年这排房子还没造好或者刚造好还没租出去,看来现有建于1930年的说法应该是买下这块地产或者委托建筑师设计房屋的年份,不是竣工交付使用的年份。再查1936年版的《行名簿》,就有了相关记录,再一看,果然大多数住户都是外国人,具体如下:

1号住户:F.M. Hale 慎昌洋行(Andersen Meyer & Co.)电机部主任

2号住户:Santus Andre 无职业记录

4号住户:C. Bhark 无职业记录

6号住户:Mrs B.A. Donny 无职业记录

7号住户:A.G. Stewart 在海关工作

8号住户:B.A. Lisunov 无职业记录

10号住户:Capt. & Mrs F.W.A. Heisterberg 一位老船长

12号住户:H.H. Eulitz 德商立新建筑材料公司(Builders' Supply Co.)老板

从上述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住户都没有身份和职业记录,这说明,这些居民或者是已经退休,选择在上海安度晚年的外国老人,或者是刚到上海,还没有找到合适职业的年轻人。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这里的房子可能租金相对低廉,比具有完备生活服务设施的公寓更适合上述人员居住。

值得一提的是居住在1号的海尔(F.M. Hale)先生,他没有带家眷,在慎昌洋行担任电机部主任,是一个很重要部门的管理人。

慎昌洋行曾是一家非常著名的进口代理商和本土制造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以它为主体组建了上海锅炉厂,值得花些笔墨简单讲一下:

1906年,年轻的丹麦人伟贺慕·马易尔(Vihelm Meyer)与他原来的同事伊万·安德生、阿道夫·裴德生一起,合伙在上海泗泾路2号成立了安德生—马易尔公司(Andersen,Meyer & Co.),为了便于在中国经营,他们按惯例给公司起了一个中文名——“慎昌洋行”。新成立的慎昌洋行同他们原来供职的丹麦宝隆洋行一样,主要经营进出口业务。在此之前,宝隆洋行因为在大连的投资遭受巨额亏损,总公司下令关闭了在中国的所有分公司。

1907年,合伙人安德生和裴德生都因受聘于其他大公司而相继离去,马易尔成为公司的独资老板,他积极开拓业务,经常在欧美旅行,将慎昌洋行改在纽约注册,成为一家不断发展的商贸公司。1908年,上海慎昌洋行搬到了圆明园路4号的两间房子里。过了几年,马易尔又买下了隔壁的房产和街对面的两栋房子。这四处房屋(圆明园路4号、5号、6号和8号)就成为公司在上海的营业地址。现在是外滩的最美后街——圆明园路步行街。

马易尔独立经营后,先后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汉口、青岛、济南、广州、厦门、香港开设了9家分行。1915年,慎昌洋行成为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品牌的在华总代理。1916年,马易尔在圆明园路兴建了新的慎昌大楼,即今圆明园路21号、43号。

马易尔的夫人吉斯腾受过良好教育,有很高的艺术天分,她为慎昌品牌设计的三角形商标,是以匿名投标的方式经评委会评选后被选中的,一时成为公司的佳话。

1921年,在上海杨树浦2200号建成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场(后来上海电站辅机厂所在地),主要生产五金电器和机械设备,获得快速发展。慎昌洋行原来主要经营进口五金、电器及机械设备,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又以股份制形式吸纳中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慎昌钟表眼镜股份有限公司。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南京东路245号设立了慎昌钟表总行,又在南京东路689号设立慎昌钟表分行。

慎昌钟表行鼎盛时期的分行数量曾和亨达利、亨得利、余昌、美华利等基本相当,主要销售进口和国产品牌的钟表眼镜,产品有的直接向国外采购,有的委托加工或授牌订制。当时委托加工、授牌订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慎昌款插屏钟(南京钟)数量,与亨达利、亨得利、余昌、美华利等牌子相比较少,所以慎昌款插屏钟成为后来收藏界争相寻觅的对象。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马易尔夫妇常在上海、北京两座城市居住生活,夫妇俩热爱中国文化,喜欢收藏古董,他们在北京大元宝胡同买下了一座旧王府。马易尔天生有一副很好的男中音歌喉,对京剧也有着浓厚兴趣,后结识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并与其成为好朋友。孰料1934年马易尔妻子吉斯腾因癌症在丹麦病故,马易尔悲痛万分,在处理完妻子的后事,返回上海的轮船上常常深夜里不穿外套在甲板上走来走去,结果得了肺炎,又导致恶性贫血症。1935年1月8日,马易尔在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寓所病逝,遗下四个女儿。双亲先后病故,女儿们在家庭律师的代理下,卖掉所有慎昌洋行股份及在华资产后返回丹麦生活。

后来,马易尔小女儿露易丝的儿子白慕申(C.B. Bramsen)成为一名外交官。20世纪90年代,他曾任丹麦驻上海总领事和丹麦驻华大使。1996年他撰写的《马易尔:一位丹麦实业家在中国》出版了,书中记述了他外祖父的生平事迹。1997年,白慕申大使带领马易尔家族成员访问过上海,还来到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恰好那时我正供职于上海历史博物馆,我们陪同大使先生一行参观了陈列并举行了座谈。白大使将他新出版的书赠送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