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名渐起

晨雾似有若无地在街巷中翻腾游走,丝丝缕缕地穿梭于屋舍之间,宛如一群灵动的精灵,轻舞着薄纱,给这大唐的市井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面纱,时而撩起一角,露出街边的摊位与往来的行人,时而又将一切笼罩,使整个世界变得朦胧而静谧。

李明站在那略显狭小却被自己收拾得整洁有序的小院之中,清晨的阳光努力地穿透这流动的雾霭,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他月白色的长袍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衬得他那修长挺拔的身姿愈发显得清雅出尘。小院的围墙低矮,斑驳的墙面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青苔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绒衣,随着微风轻轻颤动。墙角处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微风中欢快地摇曳着身姿,似在与过往的风窃窃私语,讲述着这方小天地里的宁静与生机。

回想起穿越而来的种种,李明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这具身躯的原主本是父母早亡的孤儿,家中一贫如洗,仅有的一间破旧茅屋,四壁萧然,除了一张摇摇欲坠的床铺和几张破旧不堪的桌椅,再无任何值钱的物件。在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机遇的大唐世界,他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往昔在现代生活里那些温暖的家庭场景、父母的关爱以及挚友的陪伴,都已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往,只留他独自一人在这异世中漂泊闯荡。

然而,李明并未被这艰难的处境所打倒。凭借着在现代所学的丰富中医知识,他决心要在这大唐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自那日救治老者后,他在这长安城中的小角落里渐渐有了些名气,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询问。那药摊摊主虽起初有些恼怒李明拿药未给钱,但见他真的救了人,神色也缓和了许多,道:“小哥,看你医术这般高明,莫不是哪家医馆的学徒?”李明微微拱手,笑道:“在下不过是略通医术,尚无师门。”

此事过后,李明便在这稍显安静的街巷里寻得一处小院,当作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安身之所,同时也开始筹备开一家医馆,期望能将自己的医术更好地施展,救助更多的人。

没几日,便有一些听闻他医术的人上门求诊。一日,一位年轻女子抱着孩子匆匆而来,面容焦急。李明将其迎进屋内,轻轻将孩子抱至屋内的床榻上,让其平躺,随后在一旁的水盆中净了净手。他先是靠近孩子,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孩子的面色,那原本应是粉嫩的脸颊此刻泛着不正常的潮红,仿若天边燃烧的晚霞,透着几分病态。接着,他修长的手指搭在孩子纤细的手腕上,屏息静气,细细感受那脉搏的跳动。

其脉象浮而有力,轻取即得,如水上漂木,往来流利,恰似湍急的溪流,此为风热之邪犯表,正气奋起抗邪,气血趋向于表之象;且脉数而略躁,一息六至有余,往来急促,脉搏跳动的频率明显加快,此乃热邪鼓动气血,气血运行加速之征,种种脉象皆印证了孩子所患乃是风热之症。

紧接着,李明轻轻解开孩子领口的衣襟,手指精准地按压在孩子颈前的天突穴上,触感之下,能感觉到此处气机稍有阻滞,且微微发热,这正印证了风热之邪上攻,气道受阻之征。随后,他的手指沿着孩子的手臂内侧肺经循行路线一路向下探寻,当按至尺泽穴时,轻按之下,察觉到穴位处肌肉紧绷,脉动相较他处更为明显,这是肺经热盛,气血汇聚的表现。

而后,李明微微起身,将孩子的眼皮轻轻翻开,查看其眼白与瞳仁,只见眼白微微泛红,瞳仁灵动中却透着一丝焦灼,此为风火上炎,目络气血不畅之征。他又俯下身,将耳朵贴近孩子的口鼻,仔细聆听那呼吸的声音,只觉气息灼热且急促,仿佛夏日里的狂风,带着几分紊乱,此是肺失清肃,气道不利,热邪灼肺,肺气上逆所致。

一番诊断后,李明心中已然明了,这孩子乃是风热犯肺,致使肺气失宣。他神色镇定,转头看向一旁焦急的女子,眼神中透着温和与安抚,轻声说道:“娘子莫急,孩子这是风热之症,我这便开方为其调理。”说罢,他稳步走到桌前,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在纸上笔走龙蛇,写下一副药方,递给女子,同时耐心地叮嘱着抓药与煎服的注意事项:“这药需每日煎服一剂,分三次温服,服药后让孩子卧床休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切不可食用辛辣、油腻、甜腻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就这样,李明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温和的态度,在这附近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求医的人也日益增多。然而,他也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大唐的医学世界广阔无垠,还有更多的病症和挑战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