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冬日里的喧闹2
- 你眼里的曙光,只不过是猜想
- 沐雨呀
- 1405字
- 2024-12-19 22:34:04
转眼又到了腊月二十四,办年货最后一周的赶集被当地人称之为“校场”。天灰灰亮,就要爬起来,全家上下都会前往集市去置办年货。
虽说离集市走路还要半小时的路程,但一想到过年的必须品,就不得不徒步而行。
有的背着背篓,还有的拿上蛇皮口袋,挑着箩筐,只为买人称心如意的东西。哪怕遇上冷雨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子,都会跟着去凑凑热闹。
刚进集市,就是贩卖红红火火的春联和沾满福气的大灯笼。去年都是张父着手准备这些琐碎的事情,今年张升平却揽着自己来做。毕竟他已经为人父了,想的比之前要豁然的多,这些举手之劳就顺便做了。
“升平呀!你姑娘的满月酒办了没?”
卖春联的老李是隔壁石堰村,他媳妇田氏还是二舅家女儿,算着关系也是表兄弟。他最近忙着生意上的事儿,也没能去探望一下这个喜当爹的表弟。
“四哥,还没有呢!我和父亲商量了一下还是把春节过了再说。”
他伸出那出裂开了的手,另一只手还拎着一个篮子,只能用嘴叼着手上的毛线手套。接过老李递过来的香烟,随手夹在耳朵后面。
随手拿起了一对大灯笼,刚开始他有些犹豫,摸着口袋里的两百块钱。他合计着在别处省省,一想到刚刚出生的女儿,他才下定决心。
就算是花钱讨一个好彩头。
“诺,也算上这对灯笼。”
“还没给孩子取名字吧!”
“哦,我已经想好了。”
他捧着手搓了起来,又插进兜里,说话声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早已胸有成竹的他只好随口说了一句“走了,有空再聊”就背着背篓直奔下一家。
过去都是嬢嬢们推着铁桶式的炉子现烤的马铃薯,红薯,还用废旧报纸包裹的严严实实。几毛钱的东西成为了冬日里必不可少的吃食,扒着那层焦黄的皮,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也得重新买副竹筷,就连那副被印上“岁岁平安”的陶瓷碗也顺便拿下。没过一会儿背篓就已经装满了,他弯下腰再重新核对一遍,“水果糖,春联,茨菇,山药……”
雪花飘落在脸上时,也没能打退要办年货的心。反倒觉得这片片雪花是在为自己喝彩,坚信来年一定会比今年还要好。
回家的路上遇见前往集市的同村人,上来第一句都是询问买到东西的价格。生怕自己花了钱办了坏事,买到不好的东西。
他这次背背篓更加挺直了腰板,就连抽烟擦火柴时也充满了劲。
“平平,平平好听吗?”荷香听见这个名字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她掂量掂量才反应过来,“升平,她的名字不是和你的名字很冲突吗?”
“没错,不过我已经下定决定要叫她平平。我希望她长大以后为人平和,又不平凡!”
望着怀抱里熟睡的孩子,他清楚而坚定自己的想法。宠溺的眼神投向这个孩子,还喃喃自语,“女儿,以后你就叫平平,张平平。”
荷香也没读过书,大字不识的她只能遵从张升平的意思。她不希望和他思想上产生分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以前还是女儿家时,母亲就一直老生常谈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也闭口不言。
“喔,当家的你说的算。”她也难为情的露出了笑脸,就算再怎么糟糕,升平是她的父亲,总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
在农村凡是小辈和长辈的名字上有雷同,都会觉得是大不敬,这样一来会夺走属于长辈的福气。张升平顾不了那么多,他就只认得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女儿,其他的他漠不关心。
张父为了这件事也和张升平起了争执,不过没几日就败下阵来,他靠着凳子,吸一口纸烟,只能长叹一句“儿孙只有儿孙福”。
自从两个儿子结了婚,他总算明白了这个理,他没有以往那般固执己见。就包括和田氏在一起都是让着她,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只好从楼板上拿了一些苞谷,扔在撮箕里,一个一个的剥着,无声的发泄着内心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