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见倭人对韩经济与政治之压迫日甚,将驱韩民于破产与死难,乃决意为国报仇,弃家外出。”
1930年2月,22岁的尹奉吉不辞而别,一路辗转漂泊,先后在东北、青岛等地落脚。
1931年“八月首途来沪,初入某工厂,以愤待遇之不平,而去职。”
辗转多日,金九才找到尹奉吉,看着正在小店里卖菜的青年,他也忍不住有些唏嘘。
尹奉吉脸型方正,狮鼻阔口,浓眉下的双眼看人时,带给人种坚定沉稳的感觉。
等他送走最后一个顾客,金九上前用韩语低声介绍过自己后,严肃的开口询问:“尹奉吉,我以复国临时政府官员的身份问你,你是否赞成韩国独立?你是否愿意加入复国临时政府?你是否愿意为韩国独立付出牺牲?”
“我愿意为祖国独立而付出一切!”尹奉吉毫不犹疑、一字一顿的承诺。
金九忍着内心激动,稍待片刻才伸出手和他相握:“跟我走,离开这里,去你该去的地方。”
两人回到金九的住宅,第一时间,金九先生就把要在‘祝捷大会’制造爆炸案的计划,详细的讲了一遍。
重点讲了这次行动的危险,当然,这种行动的参与人员,必须要有真心的认同,否则,面对付出生命的代价,任何欺骗都是可笑的。
不出意外,尹奉吉几乎没有犹豫,就欣然接受了这次的任务。
1932年4月26日,尹奉吉正式加入韩人爱国团。
在韩国国旗下,他神态坚毅的胸佩着‘韩人爱国团团徽’留影纪念,他的左手握住一枚手榴弹,右手持一支手枪,胸前挂着‘韩人爱国团宣誓’。
誓言写道:“余谨宣誓,为韩人爱国团团员,诛戮刻正侵犯中国之仇人军事领袖,以期还我祖国之独立与自由。”
4月28日,尹奉吉进入虹口公园实地侦察,恰好碰见倭国陆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一行来视察会场。
站在远处的尹奉吉,隔着一排排的卫兵,跟随围观的倭国民众高喊狂热的口号,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倭寇头目,早已在期待着两人的下次见面。
当天晚上,尹奉吉给父母、旗子和两个儿子写下遗书。
…………
四月底的魔都,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在尹奉吉留下最后的文字时,几个人悄无声息的摸到川岛芳子在魔都的寓所。
感知全开,李佑民监视着院里巡逻的守卫,趁着空挡,几人一起翻进院里。
按照事先的计划,借着房屋转角处的掩护,叶普格尼兄弟同时扑出,从后面紧紧勒住守卫的脖子。
叶普格尼兄弟仗着身高优势,从背后直接把两个守卫体离开地面,李佑民乘机上前,一刀扎进守卫的心脏。
那守卫猛的一挺,只抖动了几十秒,就瘫软下来。
“早该如此,”李佑民心中嘀咕,“如果上次能直接干掉川岛芳子,这次的战争可能就不会这么快爆发。”
“至少……我不会遭受枪击,俗话说得没错,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暗夜之中,李佑民的感知能力,让他如同先知,能精确判断敌人的数量、位置和动作。
只要不出现太大的意外,这漆黑的夜晚,就是他统治的领域。
和上次不同,这一次,不留俘虏。
借着夜幕掩护,几人很快扫荡过两间小楼,川岛芳子不在,他早已经知道,只是时间来不及了,他要在这里留下个惊喜。
从他可以恢复训练开始,通过各种关系,先是找到在‘三友实业社’前,配合制造混乱的小混混。
这些个小混混也没什么遮掩的,稍一审讯,就知道他们是流氓头子常玉清的手下,这次是跟着胡力夫来的。
开枪的,都是钟小姐的手下,他们只管闹事。
自那时起,李佑民安排在这里的监视就没断过,可一直没等到川岛芳子回来。
今天必须行动,倭国人明天的祝捷大会,他早就知道,本想着这川岛会回来参加,可不知为何,还是扑空了。
也罢,来日方长,且看着吧。
清理完两栋小楼的所有鬼子,搜索完能找到的战利品,李佑民把最后的时间,定到第二天的十二点整。
按下定时装置,他看着闹钟滴滴答答的走着,恍惚间忽然想起,自己好像忘记对表了,现在这闹钟的时间,也不知道准不准……
后半夜了,一阵阵的风吹到身上,已经没有燥热的感觉,体会着惬意的凉爽,几个人轻松离开。
1932年4月29日。
金九、尹奉吉一起来到金海山家,这金海山是这次行动的保险。
如果在最后时刻,第一执行人出现变故,这种事并不少见,金海山就会是这次行动的执行人。
尹奉吉情绪稳定,信念坚定,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现。
三人简单聊过几句,应尹奉吉的要求,金海山特意为他做了一份牛肉面。
尹奉吉端起香气四溢的饭碗,吃的有滋有味,镇静自若,中间还不忘夸奖金海山做饭的手艺。
等吃完饭后,尹奉吉安静的喝了一杯茶水,似乎沉思片刻,抬手解下自己的怀表,递到金九面前说:“请把你的表拿来,我们做个交换吧。”
金九不明其意,可也没有反驳,马上从手腕上退下自己六元钱买来的普通手表。
尹奉吉接过他的手表,从容戴上,调整好松紧,系好表带后,认真看着表上的时间,缓缓的说:
“再过一个小时后,这块表对我就没用了。”
一直在看着他的金九,猛然听见这句话,忽的心中一紧,刚想说些什么,可忍不住的眼泪就滑过了面颊,哽咽着再也说不出完整的话语。
金海山走进房内,看见泪流满面的金九,看见尹奉吉从容端坐,一时间竟也无言以对。
尹奉吉看金海山进来,就出声问他:“车来了吗?”
“是的,车在外面……”
“好……金九先生,黄泉再会。”
话音落下,不等回答,尹奉吉昂然起身,几步就跨出门外,等金九擦拭掉泪水,追出去时,只看见出租车的背影。
“黄泉再会……”
喃喃着,金九的泪水再次忍不住的流下来。
只十多分钟,车就开到虹口公园门前。
尹奉吉下车后,先整理下特意身上找来的倭国侨民服装,穿着这身服装,给人一种倭国富家公子的感觉。
他带着伪装成水壶和饭盒的炸弹,看起来更像个出门游玩的公子哥。
等来到门前,今天这里的守卫虽然严格,可尹奉吉凭着一身高档服饰,和一口流利的倭语,没费多少功夫,就混了进去。
为了这次活动,特意搭建了座一人多高的检阅台,台前密密的站着一圈守卫,守卫前面是来参加大会的倭国侨民。
台上面人也不多,最多时只有七个人在上面,当然,能站在上面的也都是些大人物。
时间将近十二点,庆典活动即将结束,祝捷的礼炮响起。
为了炫耀武力,18架倭国飞机从空中依次飞过,地面上的倭人都在兴奋的高唱倭国歌曲。
趁着众人指指点点的观看飞机,尹奉吉冲出人群,跑到主席台近前,猛的拉燃水壶炸弹的引信,奋力把炸弹投到台上。
这时候,台上的人有:倭国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中将野村吉三郎;日军第九师团长、中将植田谦吉;倭国驻华大使重光葵;倭国驻沪领事村井苍松;倭国驻沪居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贞;倭国民团干事友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