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加试恩科(二合一)

身为首辅的黄立极自然不可能第一个跳出来说这种话的。

不过不要紧。

黄立极确信,有人会比他更急。

果不其然,在刘恒话音刚落下,就有人道:“启奏陛下,臣愚以为,先帝年间,不少忠臣义士罢官归乡,当起复之。”

听到这话,黄立极都想上去抽那人一大嘴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差红果果的说先帝是个昏君呗?

先帝是个昏君,那如今继承皇位的这位也是先帝的意思,莫不是你想说当今皇帝不配坐此宝座?

刘恒也是被整了一个大无语。

这人有病吧?

还是说真的太耿直了,说话都不婉转,这一点,刘恒思来想去不大可能。

更大的可能是,对皇帝骑脸输出惯了!

只是,未等刘恒开口,就已经有人嗅到了机会,当即出列道:“陛下,黄御史毁谤先帝,臣以为,此贼居心莫测,当下狱,令有司问罪。”

见还有人打算跳出来,刘恒立即站起身来,他可不想这次朝会议论的事情被人给带偏了,又回到了党同伐异的路子上去。

是故,作为皇帝,他需要把握方向,迅速解决此事。

但解决这件事,也不能胡乱处置。

如果真将此人下狱,这就等若是绝了那些被罢官回乡大臣再回朝廷的路。

这完全不符合刘恒的利益。

可是,如果轻轻揭过,他的皇位合法性在大义上立即受到动摇。

况且,被人骑脸输出,他刘恒有多少年没感受过了?

真的令人很不爽啊!

“爱卿,非先帝之臣乎?”刘恒走下了台阶,淡淡一问。

“臣,自是……先帝之臣。”黄言此刻也是明白自己犯了错误,慌忙跪下。

不是真觉得自己说了那句话错了,而是怕皇帝因此直接拒绝让所有东林党起复,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既为先帝之臣,卿非忠臣乎?”刘恒问这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臣……自是忠臣。”黄言此刻也是被吓得半死。

他觉得,要是再被皇帝这么问下去,他今天妥妥的难逃一死。

“哦……”刘恒刻意拉长了声调,意味深长道:“卿既为先帝忠臣,那方才进言,朕权且当作无心之失,卿今后进言,当多思虑几番才是。”

“且退下罢。”

“臣遵旨。”黄言也是立马回到队列之中,不敢再多说半个字。

而其他一些大臣心中亦是凛然。

尽管皇帝并未从重处置那位御史,但那只是因为不想罢了!

从那两句问话中,就可以感受到当今这位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并不好惹。

见无人说话,刘恒缓缓开口道:“先帝之时,确有些许臣子遗落在外,不为朝廷所用,朕当起复用之,然其品性才具不可不察,此事,交内阁,吏部办理,将起复名单交给朕,朕自勾决之。”

“臣遵旨。”首辅黄立极,吏部尚书王永光立即拜首。

“朕闻,前登莱巡抚,兵部尚书袁可立老大人为政期间,多有政绩,且几番于建虏用兵,皆大胜之,此文武全才也。”

“若不能令其复为朝廷效力,此朕之过也。”

“吏部尚书,当遣亲信请老大人回朝,朕亦会亲写书信一封,以示诚意。”

这也太厚待了吧?

无数大臣张大了嘴巴。

别人还得活动走关系,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好友塞进名单里,这袁可立是一上来就直接拉满了!

可以预见,若是袁可立真的答应,回朝之后,权力地位想都不用想。

定是位高权重。

而偏偏袁可立这人,不只是阉党不喜,就是东林党,不喜欢的也大有人在。

无他,太直了!

说直白点,简直就是一个另类的海刚峰,偏偏比起海刚峰,还更有能力和手腕。

想在他面前玩什么花花肠子,袁可立表示,洗洗睡吧,都是老夫当年玩剩下的。

“卿等还有什么建议,皆可说来听听。”刘恒再度坐回了龙椅,摆出倾听之色。

“陛下,臣以为,各州府县官吏,必有忠良之臣,陛下可简拔之。”

“陛下,臣以为,国子监诸生之中,不乏有青年才俊,陛下宜可选之。”

“……”

一连十多个大臣都站出来发表建议,刷了刷存在感。

就在此时,徐光启终于忍不住了,出列道:“圣明无过陛下,臣愚以为,陛下心中,当已有良策。”

不少大臣都瞪大眼睛看着徐光启。

众所周知,这徐光启不会拍马屁啊!

怎么今天捧起了皇帝的臭脚?

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而徐光启则是摆出一副“你们都懂什么”的模样,屹立在朝堂之上。

刘恒微微一笑,道:“朕初即位,何谈良策,不过有些愚陋浅见,还请诸卿教朕。”

“臣等恭闻陛下圣意。”

“朝廷选才举才,皆倚科举,朕意欲加恩天下人,加恩科一场。”

大臣一听,顿时就明白了,这是皇帝想收拢天下士子之心啊!

好事啊!

这加了一场恩科,不就多了机会嘛?

如今朝廷众臣,谁家没有几个还没考上的子弟,说不定此番恩科就撞上了呢!

看见朝臣们的脸色,刘恒就知道,当自己抛出这个决策,大臣们是不可能反对的。

只不过,当具体看到恩科的考试章程,就不一定了。

如往常一般的加试恩科,不过是这些朝臣们的盛宴罢了。

他们早就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制度,可以迅速将考上的士子拉拢吸收。

这样一来,他刘恒不过是白忙活一场。

但刘恒又岂会如他们所愿?

是故,刘恒挥了挥手,命王承恩将一大沓纸张分发下去。

刘恒开口道:“此乃本次恩科之考试章程,诸卿当仔细计议之。”

徐光启只是略微看了看,心中顿时一群小动物呼啸而过。

陛下,给他整了一个大活儿!

因为此次恩科,和以往不一样,考的不是八股文章,而是数术。

而且就是从他徐光启出的五百道题里面抽。

这群臣上下,还不得炸锅了啊!

而刘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炸锅,怎么知道哪个臣子是他刘恒的臣子,朝中哪个大臣会跟着他走?

刘恒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去慢慢甄别?

别的不说,此次赞同的不一定是他的朋友,但反对的,一定和他不是一条心,统统打入另册是没问题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有人跳出来。

“陛下,臣窃以为不可。”

“科举,乃为国论才,岂可如此儿戏?”

刘恒瞥了那人一眼,道:“卿是何人?”

“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思诚。”

“卿当仔细思虑之,再行谏言。”刘恒不动声色的提醒了一句。

给你机会了,你要不珍惜那就别怪我了!

对于刘恒来说,他需要立威,一个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还勉勉强强吧!

但是,要是来个更大的,比如六部尚书或者内阁大学士这种级别的,就更好。

只是,看六部尚书和内阁那几个老家伙,一个个不动如山,刘恒知道,这几个不大可能冒头了。

毕竟,不是已经有一个人跳出来趟雷了嘛?

“还真是一群老狐狸。”刘恒心里暗骂。

而曹思诚此刻再度回道:“启禀陛下,臣仔细思虑过了,科举,乃是为国选才,当以八股为要,怎可如此儿戏?”

“卿既然说此番恩科儿戏,是因为未采纳原先八股考试,而是以术数取士?”

“不止如此。”曹思诚回想起方才看到了内容,道:“此番恩科,陛下甚至打算让未取得秀才功名的人都可参与,臣窃以为,此乃是违反纲常制度。”

“且若无功名,只需答出七道便可被录取,臣以为此事过易,无法为国取天下良才。”

“臣窃以为替陛下不取,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呵呵!”刘恒不禁冷笑两声。

曹思诚说的没错,刘恒此番动作极大,不仅摒弃了八股取士,甚至连参与考试的士子身份都放开了。

原先要参加乡试,必须取得秀才的身份。

可这一次,刘恒则是规定,童生乃至于没有任何功名的人一样可以参加考试。

只不过,最后录取的时候要求不一样。

按照刘恒的设计,各个省会组织乡试,会各自抓阄从五百道题里面抽出十道题。

这十道题,难度各异,但总归来说还是比较偏向基础,而且参与的范围刘恒也主动扩大到了秀才和童生

这还不算什么。

最关键一条,就在于没有录取人数限制。

这可就夸张了。

平常八股取士,乡试一场产生一千个左右的举人是没问题的。

而这次,放宽了各种限制,保守估计,起码能翻个两三倍。

更让无数大臣不满的是,就是考试内容。

要知道,原先的八股考试,已经被他们玩的透透的了。

文章怎么写,写什么会得到赏识,这都是有关系,有人脉才能知道的东西。

一个贫寒子弟,想要凭自己努力考上,简直就是在做梦。

只能年复一年去摸索尝试,而官宦和有钱人家的子弟直接就有专人来辅导,甚至主考官就是辅导老师。

这还怎么竞争?

看似公平,可在各自站在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就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别提,作为上层的士大夫清流甚至可以直接搞定主考官。

而寒门子弟,只能说不好意思喽!

结果刘恒来了这么一手,等若是给双方直接清零。

甚至可以说更加利好底层的寒门士子。

毕竟,过往有太多的寒门士子考了许多次都没考上,最后蹉跎岁月,只能顶着个秀才或者童生的名次去县衙给知县当师爷或者当算吏。

而对他们来说,术数,那不是每天都干的事情嘛?

数术,更是非常硬性的东西。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想让主考官放水,呵呵,一眼就能看出来。

现在恩科一出来,从报考条件到考试内容再到考试环境,都全方位的利好寒门士子,他们那颗沉寂已久的科考之心,焉能不躁动?

“还有人反对么?”刘恒扫视群臣一眼,道:“诸卿不妨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臣反对。”又一人出列。

“臣不敢苟同。”

“……”

一连十几个大臣都跳了出来,纷纷表示反对,只不过官职最大的还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思诚。

至于其他人,也许并不是不反对,只是想先观望一下局势。

刘恒眼见着时机差不多了,走到一人面前,问道:“卿为何反对?”

“陛下,我大明自开国以来,二百余年,皆以八股取士,未尝听说以数术取士,且我辈士大夫,当读圣贤之书,焉能与那算吏为伍?”

“彼辈锱铢必较,终日不闻圣贤之音,皆是难登大雅之堂之徒,岂可位居朝堂之上?”

“伏请陛下收回成命。”

早知道就是这样。

刘恒淡淡一笑,讲道理,他还没怕过谁?

“公谬矣。”刘恒率先提出了否定。

旋即刘恒就道:“卿不闻,古之圣王治天下,皆重数术……”

“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此便是明证。”

“且数术如何不是圣贤之道?朕问卿,君子六艺中,数为何?”

“卿熟读圣贤之书,却不知数术,已入歧路矣。且回去再多读些书罢。”刘恒这句话算是为他的仕途盖棺定论。

今后,绝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提拔他。

毕竟皇帝都说他误入歧路,要多读书,你还提拔他是什么意思?

给皇帝上眼药?

还要不要前程了?

刘恒话语不停,继续道:“且数术之辈如何难登大雅之堂,我朝中亦不乏精通算术之辈,朕闻,礼部右侍郎徐光启就精通数术,卿也以为他不可入庙堂?”

被点名的徐光启此刻再也按耐不住,方才若不是看在刘恒的面子上,他就要站出来狂喷这些家伙了。

“汝辈无知,不识算术之妙。算术者,经天纬地也,上可测算天文,下可观察地理,诸事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尔等对数术偏见,不过显出尔等井底之蛙的本色罢了!”

徐光启仿佛开了嘲讽一般,完全不怕得罪人。

被徐光启这么一喷,顿时出列的十几人都有些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