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当前,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世界经济由“物化”的商品经济迈向“非物化”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全球的科技发展与竞争更加聚焦于数字、生物和绿色领域,这些领域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也将会是全球范围经济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

我们知道,信息化社会已经使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正处于快速的发展期,并有超越“摩尔定律”的趋势。特别是数字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创新的思维实现了一步接一步的跨越。

大数据采取了效率思维,通过大样本的数据采集和整理,提高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与精准度;互联网在平台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起开放式的信息生态圈或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并带动了社会化服务与跨界迭代,其流量和流速是突出的价值取向;物联网以镜像思维为导向,融合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实现了可视化,带动了计算及处理能力的升级;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的崛起,与降维和升维的思维方式直接相关,通过在复杂事物中提取特征、把诸多信息集成、对微弱信息增强等手段,实现了超出人体器官功能的可视化、精准化,并具备自学习能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也相继问世;区块链的主导思维是自治性,其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分布式、开放性和高度透明;元宇宙的提出力图把所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之能够“相互赋能”,相互赋能思维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再次整合、提升。当前,量子技术的发展,又让我们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从晶体管到量子调控将会再度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中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的艰苦爬坡期,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新型技术和产业的进步。而数字化则是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的领域。以机械和劳力为主的制造业,必将被人工智能的制造业所取代。社会基础服务、医疗健康、交通、教育等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将期待并依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正处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阶段。中国在许多方面并不落后,而且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潜力也是动力。但是,我们也需认真对待面临的挑战和竞争的残酷性。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化在转型中的基础作用,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十项任务,包括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要素资源体系、创新发展体系、数字产业体系、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数字政府服务体系、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国际合作体系与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

近日,收到由孙丹女士、沈寓实博士和赵勇博士合力编纂的《让数据成为生产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书稿,我读后不禁产生共鸣且深感欣慰。作者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字化发展的结构、类型、传输、处理、安全、资产、价值等基础性理论与概念,也阐述了数字化对各行各业将会产生的影响作用。

数据经济的进步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各行各业能够利用其相关领域的数据,实现重构性、颠覆性和螺旋式上升。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实现振兴必须跨越的一个坎,必须加快创新和市场化推进。它不仅是国内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求。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相信,在无数的个人、企业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实现生产力的新突破。

(刘燕华)

科技部原副部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