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2017年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4.98%,各病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而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仅有27 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远远满足不了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专业医师的数量不足、质量的参差不齐,已经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工作安排,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组建了山西省精神科专科联盟,精神科专科联盟的工作就是针对全省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等状况,为适应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需要,在《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版)》等文件的支持下开展的。在精神疾病专科联盟建立之初,为大力推进发展精神卫生事业,本书编者立足山西省,编写了本书。

众所周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大众所认可,人们对心理社会层级的健康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虽然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17.5%,但其中重型精神障碍只约占1%,更多的人是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压力无法疏解等原因就诊。如何识别、判断、诊治精神疾病患者的各种情况,需要临床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和专科护士等的多方合作。所以,进行精神卫生的观念更新、基础巩固、技能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旨在为进入精神心理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基本的精神医学观念,奠定专业基础,希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乃至民众提供一个窥探神秘繁杂的精神医学的窗口,改变他们对精神心理的传统认识。

全书共有17个章节,第1、2、6章从精神学基本知识开始,汇总了精神检查及精神症状、医患沟通、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的职责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3、4、7章分别介绍了常用心理测评量表、常见心理治疗方法、常见精神药物,实用性很强,使读者对心理测评的常用量表有所认识,学会用其进行辅助诊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5章中,介绍了精神卫生与多学科协作诊疗,既体现了精神卫生科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时代性,在新的医学背景下,精神卫生科已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科室,它与众多科室都有所联系,身心医学、系统方法、整体观念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第8~17章每章围绕各类精神障碍进行编写,每一章以相关主题概述的形式开篇,病因紧跟其后。本书的特色,是将问诊策略、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中医处理方案归纳总结,紧凑组织、明确编排,有利于读者对繁杂的医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每一节附有至少一个病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以期帮助读者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层次。其中中医处理方案的编写,正是编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体现。故本书亦可供普通医科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临床和科研的医学工作者等参考。

当然,随着我们对临床大医学,精神医学的不断认识,本书会有不断地完善,当前难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处。在此,我们恳请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仁、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编者及时修正。

李保 刘虎子 田峰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