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养树养根,养人养心

如何看出一个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大的出息?

我们通常会说,有慧根和善根的孩子一般会有大的出息,而人有没有慧根和善根,在小的时候就可以判断出来。

慧根、善根并非智力,而是内心深处对至善至美的自觉。

举一个例子,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看到街边一个流浪汉在垃圾桶里找吃的,终于找到了半个很脏的馒头便狼吞虎咽起来,孩子看到这里,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赶紧回家找了些吃的送给了流浪汉。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生看见一个大爷推车上坡很吃力,于是悄悄跟在后头帮忙推上去,然后默默地走开,心里美美的。

这样的孩子都有很好的慧根和善根,按孟子的说法“四端”自显也就是说幼时就显露出了悲悯之苗头,长大后必成大器。

我们讲做扎根的教育,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回到生命的原点,培育好孩子的慧根和善根,盘活每一个孩子内心本已具备的真、善、美。

*

往小了说,根就是心,要养好人的这一颗心,它是人的根性或者根器之凝聚。

中国主流文化中,从孟子到陆九渊,再到王阳明,一脉相传,最终形成了堪称伟大的“心学”,这是历史上从未到达过的一个思想高峰,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传习录》是关于“心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

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上,时间长了,便会陷进一种小市民式的庸常与迷茫之中。教育的归宿本来就在心灵深处,我们应当引领我们周围的人往深处走,获得更深、更广的生命体验,而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

这需要我们慢下来,因为越慢,内心生成、积累的东西就越多。

下面我们来感知“心”这个字。

心,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在胸腔里,也不在脑袋里,而是你用在哪里,它就在哪里。比如,写字,心就在笔尖上;炒菜,心就在锅里。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所不至的。

心本身没有理,但我们可以用心,用心本身就是最大的理。而我们常说的“心理学”其实是指“脑理学”,这个“心”是指大脑,并非中国文化中讲的“心”。

*

教育之道本身就是安心之道。把心安住是养人养心的前提。

人在安心时心是静的,心能沉下去,做什么都能做好。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安心不易。

《金刚经》给我们的启迪是:一是安住当下,“此刻”是最好的良药,专注于当下,就不再忧虑于将来,也就能从过往中抽离出来;二是安住在无贪、无嗔、无痴的般若智慧上,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让身心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或者距离,一切不好的东西,才能在这里得以转换;三是安住在发心立愿上,不断地发心,让发心引领我们走向清晰和平和,才不至于陷进思维的死胡同里。

在实践上,要修炼出安心二字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我

人的“自我”是有排它性的,因此,转化到“无我”需要不断缩小“自我”。做人的极致成功,不是你有多大能耐,而是大家都能接受你。

“无我”,就是把私心含在公心之内,使之不对立不矛盾。打个比方,我们也需要吃饭,吃饭是私心,但吃饭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成就更多人,后者是公心,两者就不冲突了,心就安了。

与人交往时天天讲“我”的人,比如“我认为”“我知道”“我觉得”,其实是他的内心有所执念,放不下“我”,在别人眼里,反而不明智、不豁达。

(二)接受

首先是接受失败。明智的人凡事先考虑到失败,先问最坏的结果,并坦然接受它,然后往上努力。如果一开始想得过于理想,最后的结果往往与之有较大的偏差,心理落差就大。

其次是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项。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临终前和他的一位老朋友说,他的人生经验只有四个字,叫“抱残守缺”,正是因为他的三个明显缺陷让他获得了成功。松下幸之助认为自己的缺陷有三个,但每一个缺陷都让自己获得了力量。一,我出身贫寒,因此,我具备了别人没有的坚韧性和意志力。二,我小学未毕业,学历低,因此,我无法从书本上学习知识,只得听别人说,看别人行动,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而听来的、看来的恰恰最接近真理、最实用。三,我身体不好,经常卧床养病,很多事情只能依靠和借助别人的力量,渐渐我学会了管理。

第三是接受他人。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对别人有要求,甚至比对自己的要求还高,那就不得不郁结于心了,时间长了,所有的痛苦就来了,根本化解不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只能管自己,管不了别人,把自己管好了,也就管好了别人。比如,有的孩子在智力上可能并不具有优势,教育者不妨先接受,然后在接受的过程中,探索适合孩子的新的学习方式,拓展孩子的新的成长空间,再反过来看,会发现孩子的智力反而得以最大的提高,甚至超过一般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仅仅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人的精力分为体力和心力,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力。心力不够了,体力也会不足,甚至身体也会出毛病。每一个人最需要的是心力的补充,心力强大才能走得更远。

所谓培养人的根性或根器,就是维护好人的心力,这也许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

心力往往来自于人内心道德与心理能量的长期积累。比如梁漱溟先生在解读父亲的作用时谈道,小时候他在看父亲如何和恨自己的人打交道,如何对待犯错误的人,如何对待情绪不好的人,如何对待看不起自己的人,从中他感受到了“宽容”与“大度”,从而心力倍增,受用一生。

(一)心力的第一来源是志向

志向是内在动力之根源。

首先,君子有志。君子为志向所驱使而坚持,着眼点是“我要追求什么,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无形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志向的力量。

其次,有了志向后能不能坚持。真正的坚持,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有志向支持,无论什么结果都能接受,求仁得仁,无悔也无憾。

第三,立志任何时候都不晚。即使现在已经五十岁、六十岁,甚至七十岁,立下志向,守住它,吾心光明,至死不渝。

“立志”这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却隐含了深刻和丰富的教育价值,是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站在历史的维度上,凡载入中华几千年史册的人,均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志向可以调整,但不能没有。

古人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比一切都重要。

(二)判断一个人的心力是否强大的标准

一个人的心力不够强大时,听见人家夸奖就高兴;听见人家诋毁就郁闷。

圣贤讲“闻过则喜”,其原因是:首先,听到别人批评,意味着发现了一个可以改善之处,多么开心啊;其次,听到有人诋毁,如果是误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别人的诋毁是出于恶意,无论多么荒谬,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

再有,智者善于借人之拂逆,立即反求诸己,以扩充自己的内心的边界。反之,总想着“逆我者必诛”,那是小孩子打架,或者是暴君的“杀无赦”,是行不通的。

需要不断求证自己的心量与心力,正如这句话: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