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生命

教育面对的是生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才让世界如此精彩,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成长节奏。所以,尊重是教育首先要做好的事情。

《中庸》中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开启了我们对教育进行深度思考的门。

这里的“性”,就是天赋的生命发展规律;“率性之谓道”,就是顺着、沿着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并加以修治;“修道之谓教”,这就是教育、教化。

七色花教育现象值得深思,所谓七色花教育现象,就是本来一种花只开红花,但我们的教育者非得使用所谓高新、复杂的技术机制,让这种花开出七色花来,可能也很好看,却违背了花的天性。教育的本真应当是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哪怕开出来的是单色花。

我们经常讲,做教育要掌握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而这需要格物致知,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一)主动性规律

主动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属性,每个生命都是几亿乃至十几亿个精子中最主动的那个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

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程度,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本身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在影响教育价值的诸多因素中,主动性居于核心地位。我们经常讲,所谓教育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激发人的主动性。

在教育实践中,激发主动性的抓手是“激发上进”,也就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把人的上进心激发出来。

我们了解一下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各种影响孩子行为的心理要素的总和,研究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真谛。

人的内心世界由人的个性、需要、价值观、态度和动机等几个要素组成,前三个要素影响和决定了人的态度,态度是它们的综合与代表,所以态度是内心世界各因素的核心。态度与外界因素结合就产生动机。在外界时间、地点、条件都适合的情况下,动机就变成行为。

如图2-1所示,人的内心世界的关键是“态度”,而态度的核心却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动性的成分,是一个人作为万物之灵最引以为豪的因素。激发人的上进心,就是在“自主选择”这里下功夫,可调动的要素包括个性、需要、价值观等。

图2-1 态度、动机和行为

我们讲的“全面发展”只是表面、形象的一种说法,其内核是人的主动性,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实现。马克思还说,个人自由是所有人自由的前提。

“双减”是国家重大战略,事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事关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事关一代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事关几十年后国家的竞争力。

“双减”的实质是减去多余动作,其原则如下。

一是战略性原则。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关乎孩子未来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发展,如果无关,都是可以减去的多余动作。

二是主动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核心是“主动性”。如果学生的行为由自己主动选择,那么再辛苦都不是负担。真正的负担是“强加”,这并非量变的问题,而是质变的问题。质变的问题交给理念来解决,即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三是差异性原则。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实现教育公平的价值内核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提供给每一个孩子合脚的鞋,就是将工作做细做实,不搞“一刀切”,课堂、课程、作业等,都需要实现个性化,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双减”就是减去与以上原则相违背的所有动作,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正道、大道。

(二)成功性规律

人人都向往成长、成功,但人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这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育需要赋予人人都想成功、都能成功的可能性。

一是创造机会,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及引导孩子自我创造成功的机会。

二是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成功的体验可以优化人的情感,使人有良好心情,因此,设立的目标一定要具体、适度,要符合孩子那种“可望可即才能更加努力”“跳起来够得着才更加愿意跳”的心理特点。

三是及时评价。当孩子实现了一个目标,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或者评价,使之“尝到甜头”,孩子在不断尝到甜头的时候取得进步,当然,最高境界是引导孩子实现自我评价。

(三)阶段性规律

生命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节奏,所谓尊重,某种意义上就是不着急去打乱别人的节奏。

因为人的生命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的秘诀是三分教、七分等,“等”的背后是一种教育者的格局,考验的是教育者的耐心。

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

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追求美和圆满,开始打磨珠子或者项链……也就在这个时候,人类开始从粗糙走向精细,从急躁走向了耐心。可以说,耐心是人类美学的开端,也是手指的深度解放,从此,人类的文明开始闪耀光芒。

耐心是教育的大智慧。耐心意味着我们学会和时间交朋友,有了时间这个朋友,好的东西才会不知不觉融入人的内心,甚至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才能出现化解困扰和纠结的契机。我们经常讲,烤鱼烤焦了,不是火大了,而是心急了。

把耐心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系统就是建立阶梯。

“阶梯”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让生命发展阶段性规律得以实现的工具。具体而言,阶梯把“生命阶段发展”化为了一个个可执行、可评价的步骤,使得小目标、中目标、大目标相互融合、相互配套,与简单划几个阶段不同,它有向上的、明确的标准,所以兼具价值的引领性、行动的指令性,使得人人想发展、人人能发展、人人好发展,进而激发了人的主动性。

“阶梯”既是认识论,也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是一个人和一份事业进步的法宝,而“梯进”两字,又是建构或建模的逻辑起点。

(四)觉悟性规律

实践表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觉悟性。一个人通过一段努力,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水平。

人的觉悟包含着人的自我觉察、觉醒,也包含着人的自我调控、自我解放和自我更新。人无时无地不在觉悟,只不过觉悟的程度和意义不同而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教育就是在人的内心深处下功夫,提高人的悟性认识,充分呈现每个人的价值,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

*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而教育的过程是用生命影响另外一个生命。

教育就是教育者的一种生命状态,当达到一种高度后,随意的流露和释放就是最好的教育。正如泰戈尔所说:“教育就是传递生命的气息,而非其他。”

黄庭坚称赞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冯友兰先生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办公室去见蔡元培,有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教育的气象形成了,无须语言,人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如坐春风,风生而水起。

“光风霁月”是教育者最为理想的生命状态,我们把它概括为二十五个字:宁静的自信、平静的接受、喜悦的参与、优雅的从容、深远的辽阔。

理想的教育者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孩子们能感受到:

第一,心一下子就静下来了。一个人的气场决定了能否让周围的人静下心来。

第二,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好的教育者应当让每一个孩子感觉到你在协助他/她进步,你在激发他/她上进,你在启发他/她觉悟。

第三,知道要到哪里去、怎么去。教育者的首要作用是把自己的心定在高处、远处,释放出一束光,人人都趋光而行,孩子在光的引领下踏上前行的路,从此不再害怕黑暗和孤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修炼生命的状态,我们可参照孟子的要求,分为六阶:善、信、美、大、圣、神。一道一阶,勇猛精进。

第一阶:善

“可欲之谓善”,“可欲”是让人喜爱的意思。人性有善有恶,见到善人善事,人人都会喜爱;见到恶人恶事,人人都会厌恶。因此,首先要做善人,每天坚持做善事,做一个人人能接受的人。

第二阶:信

“有诸己之谓信”,如果一个人守时守信,实心实行,那么他就是“信人”。因自信而得他信,他因此会拥有更多人的托举、追随。反之,很快大家都避而远之,终而成为“穷人”,“穷人”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穷信穷困之人。

第三阶:美

“充实之谓美”,朱熹的注解是:“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有善有信,但蓄积还不够,还不足以称之为美,唯有日久积淀而保持住,而悉有众善,充满快乐,无少间杂,则含章于内,这才能叫“美人”。

第四阶:大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成为有美德的“美人”,靠积累靠量变,但要成为“大人”,则要靠质变,积善积信,蓄积日久,自然显著,通畅于四肢,发于事业,以至于广大高明,自带光芒,这就是“大人”了。

第五阶:圣

“大而化之之谓圣”,大行其道,大能化之,不思不勉,从容中道,厚德载物,化育天下,能以无形之力去感化、教化、成就他人,这就是“圣人”,“圣人”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化境”和“无形”,人们看不见他思考、努力、更新,看不见他有什么动机、作为,但又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甚至最终成为一个“传说”,到处流传他的话语与事迹。

第六阶:神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人”再往上走,就是“神人”了,既然是神,人不可知,他活在另外一个维度里,活在人的想象之外。

*

尊重并促进人的生命发展,需要教育者在内心里装上三个“精神软件”,这也是教育者的三个核心素养。

(一)虚

君子以虚受人,印度哲学家说:“人是上帝唇边的长笛。”长笛之所以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是因为笛子是虚空的。在教育上,虚空就是把“自我”放下,容得下别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向孩子学习,有问题找孩子。

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向孩子学习”,也就是说:

一是放下自我,向孩子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孩子学习,你将收获到的是孩子自己主动学习,你何乐不为呢?

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孩子。一旦有困难找孩子,哪怕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你请教孩子的时候,他/她一定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一定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生动、精彩、绝妙。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对教育者的要求,还有其时代的必然原因。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著作《文化与承诺》中所描述的“后喻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谓后喻,就是长辈向晚辈学习。

(二)柔

草木初生的物相,就是柔弱、柔软、柔和。柔这个字,意味着生机。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邦邦。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柔软脆弱,死了才干枯。

要让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从而实现引领,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柔软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才能缩小自己的心灵与孩子的心灵之间的距离。

柔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声音柔软了,就更容易传递到遥远的天空;我们的目光柔软了,就能轻巧地卷起心扉的珠帘;我们的面庞柔软了,就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软了,就能准确地流露尊重的信念。

教育者拥有柔软的内心,教育的内容才能走向细微、走向精准,这时就可以体现出教育的力道。比如,赞美人在细微处,方显赞美的价值。再比如,爱一个人,是在生活的细节上在乎他/她、照顾他/她。

然而,让自己内心保持柔软、开放、豁达,要有一个概念的介入:牺牲自己。如果时时处处对人尊重,那么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尊重对孩子所产生的托举力量就越大,此时,心就不会硬化、乏力。

(三)弱

何为示弱?老子有言“能而示之不能”,精妙在于“示”。我们本身的是“弱”还是“强”、是“能”还是“不能”是不重要的,关键在于“示”,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大勇气。

我们经常说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等,这个“若”是“装”的意思,学会装傻和示弱是开启教育智慧的第一道门。

有人说,教育孩子“最好少一只手”,就是想象自己只有一只手,那么孩子就会主动来帮助你,在帮助你的过程中学会自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