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学术写作实战
- 范逸洲 (德)童士敦 毛君
- 3408字
- 2024-12-31 18:48:12
序言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检索“学术”加“写作”,你能在中文和英文世界中找到成百上千的书籍与教程。科研工作者虽然是较小的一个群体,却有如此多的资料帮助他们做好写作这一件事情,无疑说明了学术写作是极具挑战的!你一定会想,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关于学术写作的书,这本书又会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作为本书的三位作者,我们希望借助序言来讲讲写作本书的初衷。
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
英文学术写作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学术技能,了解英文学术写作的规范,特别是中国人英文学术表达的误区,将有助于缓解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痛苦”。
然而现存的绝大多数“英文学术写作”书籍并非针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写就。很多引进的教材,要么强调学术写作理论,缺少实践;要么侧重英语语法及写作技巧,脱离学术属性。此外,这类书更多的是面向研究生的教材,读者对象非真正“一线”在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我们认为,有必要专门为中国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撰写一本阐述英文学术写作问题的图书,并且希望少一些空谈理念、多一些动手实践。
当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书籍为英文学术写作提供了宝贵思路和经验,然而有的资料局限在某个特定学科,有的资料则是泛泛而谈,更适合入门使用。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往围绕英文学术写作的书籍,要么是学科专家主导,要么是语言专家主导,要么是中国作者,要么是外国作者,较难为读者提供全面结合中外英文学术写作的借鉴。英文学术写作理想的内容需要作者既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又理解中英文写作表达差异和各自技巧,还具备真实的学术编辑和论文发表经验。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更重要的是,写作是不可能只通过上课听讲或者阅读相关图书就能学会的,这就像你永远无法通过欣赏比赛或者研究构造学会骑自行车一样。学术写作及相关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学术能力就像肌肉,只有被使用,才能提升。因此,大而全的教程只能让读者快速了解一些学术写作的规则,无法让新手真正胜任写作。缺乏有效的阅读和写作引导,跳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和练习,学术写作则难以落地。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特别是研究生、博士后和年轻学者,这些实际撰写英文论文的主力军,亟须一本具有针对性、实操性和综合性的英文学术写作“实战手册”。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何在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有“学者”“教师”和“编辑”三重身份。我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实际撰写了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陆续在国内和国际的权威期刊或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积累了真实的写作体验;我们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开设多门写作课程,为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了累计超过1 000学时的教学,积累了扎实的教学案例;我们还受邀担任审稿人、期刊编辑、专刊负责人或专业学术编辑,审阅并编辑了超过500篇英文学术论文,积累了一线的编辑经验。因此,我们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综合的视角来看待英文学术写作,将“英文”“学术”和“写作”三个维度充分结合在一起。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独特经验,本书强调“做中学”,通过对范文片段的赏析、对错误案例的辨析,以及对自己及他人写作的鉴别,在实战中提升英文学术写作能力。本书用到了大量的真实学术写作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来自已经发表的论文,有些来自教学中学生常犯的错误,更多则来自我们编辑过的中国作者的真实写作素材。通过展示、分析和修改这些案例,我们对一个个抽象的写作理念、原则和技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结合每章提供的练习题,读者将有机会真正运用本书所介绍的写作技巧,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英文学术写作就像用自己不熟悉的材料搭建一栋要向全世界展示的建筑物。每一位用非母语写作的学者,都需要用到很多“梯子”和“脚手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模板、参考句式和行文结构。这些“支架”能够帮助新手快速入门,也能帮助熟手规范表达。经过多年的教学打磨,这些“支架”已经成为有效的写作利器。此外,我们在本书的附录中分享了科研工作者可用的英文学术写作工具和核查清单,让学术写作有了“抓手”。
如何持续用好这本书
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英文学术写作需求的科研工作者,包括研究生、博士后、助理研究员、讲师等,当然也包括资深的研究员和教授。
对于研究生而言,你可以将本书当作一种教材来用,按照阅读讲义、完成练习的方式学习这本书;对已经有一定写作经验或者正在进行学术写作的研究人员来说,可以把本书当作“手册”常伴左右,结合平日的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体会书中介绍的理念、原则和技巧;对资深的研究员和经验丰富的作者来说,本书可以成为一本供查询的工具书,在审阅和编辑团队论文时辅助校稿工作,或提升团队写作能力。总之,本书适合多读、多翻:第一遍看内容,在案例和练习中体会;第二遍结合学术读写,从行文和表达的视角积累素材、提升写作;第三遍以后,将其作为词典、语料库或操作手册(特别是附录部分),供日常写作时查缺补漏。
本书在结构上从“三个写作意识”讲起,先为英文学术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从论文组织结构的大骨架引申到行文逻辑的具体线索,再介绍巧用动词、写作风格等语言语法细节,随后介绍中国作者的常见错误、实用工具和成功经验。本书摆脱了以往教材按照文章结构,如按题目、引言、方法等顺序讲解的逻辑,而是按照从“虚”到“实”、从“整体”到“局部”、从“理念”到“实操”的顺序,逐步带领读者把握学术写作脉络。
本书不应该被当作一本英语语法书或者某种金科玉律来使用,学术写作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刊物和不同的目的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有些写作表达的规范在自然科学中适用,但是在社会科学中就不再成立。再如,本书介绍的表达习惯都是学术圈的共识或者惯例,而有的表达方式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我们不鼓励使用。本书的很多内容也与你在中学和大学的英语课上学到的知识不同,甚至产生冲突。因此,本书一方面旨在介绍整体而言在学术界比较普适的写作规则;另一方面也会说明为什么这些规则很重要,然后让读者在理解写作规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在学科的特性去灵活运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介绍规则,还试图说明其背后的道理,以及掌握优秀写作技巧的路径。你只有在撰写自己的论文、阅读他人的优秀作品,并且持续改稿、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学术论文作者!
本书非常独特的一点是,我们把这本书视为一个“原点”,通过配套的数字化拓展资料,如扫码可见的练习题、扩展资料,以及配套的免费在线开放课程,让读者对英文学术写作有更加立体的理解。在我们配套的在线课程(每年开设两轮,每轮为期3个月)中,你将有机会通过视频讲解、主题写作、同伴讨论、互相改稿等方式,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答疑解惑。因此,我们也鼓励这本书的读者,将本书和课程结合使用:课程讲解和教学活动能够让书本内容更加生动,而书本内容又可以让课程讲解更加系统且随时可查。
在这里,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对本书成稿过程中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人表达最诚挚的感谢。首先,感谢我们的爱人、孩子和亲友,你们的关心、耐心与支持是我们完成本书的最大动力。另外,感谢在研究、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支持我们的专家和前辈,特别是北京大学汪琼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卜东波研究员、清华大学梅赐琪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你们给予的慷慨帮助和珍贵机会是本书得以成型的基石。
我们还要感谢为学术写作与沟通领域作出贡献的学者和师生们,特别是给予我们巨大帮助和建议的刘敏博士、欧阳嘉煜博士、沈苑博士、缪静敏博士,以及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同事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参与学术写作课程的学生。你们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参与和写作训练中的真实困惑是本书所有故事的开端。
在完成书稿过程中,我们三位作者克服了时空和语言的障碍,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每一个章节的诞生都融入所有人的汗水与思考。这种交流与合作,本身就彰显了学术写作与交流最本真的意义。
本书写作于2022年,这是我们经历的最艰难的一年。疫情之下,每个人的生活、家庭和健康都经历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想真诚地感谢那些奋战在科研和医护工作一线的无名英雄,在此危急时刻,是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和无私付出,让我们共渡难关。
最后,我们也真诚地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特别是左玉冰编辑,是编辑老师们的专业态度、辛勤工作和耐心协助,才使本书最终出版。
范逸洲,童士敦,毛君
2024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