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五”后半程更好实施《纲要》的政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深入推进《纲要》实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找准战略任务和战略要点,进一步统筹落实好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8]

(一)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推动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引导财政和金融资金精准投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完善项目全流程监测机制,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提高自然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促进重大工程项目迈向绿色化、低碳化。继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缓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确保完成“十四五”预期目标。

(二)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完成主要目标指标

根据《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分类施策,对进度提前完成、快于预期、基本符合预期的16项指标,要继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弹。对滞后于进度的4项指标,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完成规划目标。其中,对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等约束性指标,要深入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进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管控政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格合理地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相关技术研发,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低碳零碳负碳重大项目示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对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指标,要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继续推进“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五大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治污科学性精准性;对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要统筹0~6岁育幼服务资源配置,加大现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安全、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多渠道扩大普惠性托位供给,继续优化细化托育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推动托育服务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调整部分指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科学指引。以增加“双碳”指标为转型举措,加快原料用能、新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统计核算步伐,为科学评估考核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工作进展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同时增加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等指标考量,引导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以增加安全指标为保障手段,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指标考核,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以增加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指标作为引领,可以将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营商环境便利度、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资源循环利用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等体现现代化的指标纳入“十四五”后期或者“十五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有效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指标的引领作用。

(三)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对科技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提前规划,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稳步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提高大科学装置使用效率,完善大科学装置管理机制,系统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的服务支撑能力,加强开放共享,组织多设施、多科研单位形成一体化团队协同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在可能发生突破性进展的领域,加强原理性探索、概念性设计或关键部件研制等预研工作,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稳步增加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建立和完善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提高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效益。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优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评价制度,推行基础研究领域经费“包干制”,进一步放宽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评价周期。深化评价体制机制的改革,为原创性成果的产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基础科研工作者、国外来华学者的研发经费和薪资待遇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配比例。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加强科研费用使用的评价和监督工作,对科研费用的使用要进行科学、审慎的评估规划。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作用,也要突出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出台实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国有资金投入创新的考核机制,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放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搭建企业引才和“产学研”共建交流平台,鼓励企业与科学家开展合作攻关。减轻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加大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优化使用首台(套)产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吸引政策。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营造开放包容的优质工作生活环境,建立以信任和包容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制度。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四)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把制造业的短板补齐、长板锻长,促进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和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纺织、中药等传统行业加快改造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开源体系建设。巩固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着眼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情景,积极塑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孵化一批未来产业,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作用,以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加速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N”行动方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工业“智改数转”,培育发展数字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配套实施工业碳达峰推进工程、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升级工程、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工程、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工程、工业节水增效工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工程、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装备供给工程、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等。

(五)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更好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发挥好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主动力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巩固重点领域消费基础,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促进服务消费,促进城市消费扩容提质和乡村消费健康发展。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导向,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有效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收入增长预期,从根本上夯实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大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对未来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搭建全国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平台,动态发布项目推介、支持政策等信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等建设。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

(六)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供给水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融合应用,加快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完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4个方面入手,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引导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互联网、关键软件等数字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平台企业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走深向实,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智慧农业,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扩大公共文化资源数据的开放共享,引导各类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教学、体育健身、医疗健康、文化服务等领域数字化,强化就业、社保、养老、托育、助残等重点民生领域社会服务供需对接,加快弥合“数字鸿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筑牢数字安全屏障。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DEPA),开展双多边数字经济治理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走深走实,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七)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更大限度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清理废止涉企不平等对待法律法规政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清理机制和融资支持政策,着力破解制约民间投资堵点;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加强制度建设,最大程度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以及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

(八)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强化资金保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保障乡村发展空间,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协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九)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品质。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更好地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着力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优化智慧城市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部署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智慧社区,丰富交通出行、设施管理与维护、安全监测、社区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严格“三区三线”管控,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见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继续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动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轨道互联互通和港口资源整合,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要素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地在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跨省域跨区域的产业协作,持续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强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根本上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促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形成彰显优势、合理分工的区域经济布局,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取得新突破,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空间管控要求,系统解决农业、生态、城镇功能空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经济治理效能。破除区域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十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强思想宣传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及时更新支持文化和旅游发展政策,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二)着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

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推动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加快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加快推进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逐步健全生态系统碳汇技术、标准、市场和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定不移地履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坚持自主行动,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十三)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压力测试实验室”的作用,为率先对标CPTPP和DEPA高水平经贸规则开展高水平压力测试,推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与国际规则更高水平对接。深入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试点,统筹推进自贸区、海南自贸港、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充分发挥其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持续优化外资外企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完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聚焦RCEP新开放领域,围绕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开放承诺,加快推动与RCEP成员国构建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优先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规则、制度和标准上的对接与协调,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可度与参与度。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通过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谨慎稳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来提升人民币计价功能,构建更加友好的投融资环境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机制,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进程,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由贸易结算带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充分预计新时期中美金融摩擦、货币摩擦风险,持续强化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能力,将优质金融机构作为在金融摩擦、货币摩擦中反击的中坚力量,提升我国反制水平。

(十四)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托育保障,促进人口全面发展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力老年人“老有所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快推动托育服务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型的社会环境。更快更好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筑更加强大的医疗卫生体系。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十五)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加强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建设,有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试点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高度重视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全体劳动者权益保护,优化稳岗帮扶救助政策,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防止出现规模性失业。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完善共同富裕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入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社会保险覆盖面,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确保资金调拨顺畅和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适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筑牢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保障“关爱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六)着力筑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藏粮于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除了修路建渠,更应该注重土壤的肥力改造和适配作物、种植流程的优化。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藏粮于技”,加强良种选育,提高种子自给率。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改造,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提高重点作物的自给率水平;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开展节粮减损行动,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等。更好地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超前谋划编制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行动计划,推进油气进口多元化,优化调整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规模,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协调,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合作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资本充足性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及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大股东行为,强化责任义务。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上市中介机构的行为监管能力,完善市场禁入规则。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矛盾风险源头防范化解。


[1]郑栅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2]通过2021年(8.1%)和2022年(2.9%)两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平均计算得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年均增速(5.5%)。

[3]1亩≈666.7平方米。——编者注

[4]“中国+1”战略:部分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所谓的供应链安全,在中国投资运营的同时,在中国之外寻找新的制造基地作为“备份”,以“降低对华依赖”。

[5]按照《纲要》目标,在2035年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GDP总量和人均GDP要较2020年再翻一番,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平均经济增速达到5.5%左右。

[6]刘元春,《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7]具体为经济结构转型要从投资拉动、外需导向,生产型结构向内需导向,消费型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要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要素结构向集约、节约转化;社会结构要实现人口结构向市民化转型,人群结构要向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转变;政治结构要从过去的纵向社会管理结构向扁平化社会治理结构转化。

[8]郑栅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