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市陆续制定并落实《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政策文件,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发展方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科学有序实施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一、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各项任务实施进展顺利,“米袋子”“菜篮子”农产品稳产保供水平稳步提升,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民生获得较高水平的保障,乡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可以说总体开局良好。

(一)乡村产业稳步提升

首先,重要农产品生产实现快速恢复增长。全市扎实推动“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粮食、蔬菜、生猪生产均实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91.4万亩和37.8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长31.0%和31.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9.7万亩和165.6万吨,分别增长49.0%和48.6%;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59.0万头和30.9万头,分别增长3.5倍和8.8%。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6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

其次,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紧密围绕首都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思路,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化、科技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021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算)、农业用水总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53.9%、39.8%和69.9%;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提高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5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3以上,高于全国0.16;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3.0%,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3%,高于全国11.2个百分点。

最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产业链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升级改造老旧设施,加速建设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因地制宜培育多种果蔬,巧打时间差抢“鲜”上市,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农业节庆活动多姿多彩,“海淀樱桃文化节”“平谷桃花节”“农民丰收节”等为市民提供多个休闲旅游好去处。2013—2019年,北京连续举办七届农业嘉年华活动,2019年接待游客110.7万人次。传统农家乐加速转型,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民宿得以合理规划;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更好满足市民文化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等生活需求。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实现收入14.1亿元,比2012年增长56.1%,人均消费增长近1倍。

(二)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积极推进生态走廊、水源保护林等绿化建设,先后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十年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38.6%提高到2021年的44.6%。林业产值大幅提升,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由13.9%提高到32.9%。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从3439.4亿元增加到3923.3亿元,年均增长1.5%。郊区生态环境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保障。

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印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2018年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9年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狠抓“清脏、治乱、增绿、控污”,3000多个村庄普遍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村庄清洁活动成为新风尚,村容村貌明显改观。2021年,全市村庄规划已实现全面覆盖,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农村三类及以上公厕比例达99%以上;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村庄达2128个,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4.6%,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以上;山区村庄清洁取暖达到75%,平原村庄基本实现无煤化。全面启动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来,本市已累计搬迁4.5万户、11万人,涉及500余个村。截至2021年底,全市2/3以上的村庄完成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近50%的区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三)乡村文化进一步繁荣

统筹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筑梦有我”主题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2021年,全市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72个,首都文明村镇970个。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完成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44个传统村落。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点亮乡村文化生活,累计开展“文艺演出星火工程”4883场、“戏曲进乡村”2500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在丰收节期间共组织各类庆祝活动89场,覆盖了100多个乡镇和1000多个村,直接参与人数近20万,通过线上直播和展示,覆盖人群700余万。第32届“北京农民艺术节”发动100余个乡镇、1万多人次直接参与,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全市3764个村党组织和3574个村委会完成换届工作,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3.5%,比上届提高2.5个百分点,35岁以下年轻干部配备率达到100%。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7岁,较上届下降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8.5%,较上届提高9.4个百分点,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连续7年选派2123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发引进富民项目1150个,帮助销售农产品2922万公斤,协助处理“市民热线”反映问题9311件。落实全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建设。全市村规民约、村(居)法律顾问、基层综治中心、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均实现100%,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86个。怀柔区“足不出村办政务”典型案例入选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1个乡镇和11个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五)农村民生持续改善

首先,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市高度重视农村居民增收工作,制定多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通过实施“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政策,2020年,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涉及6.8万户、234个低收入村。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303元,相比2012年,年均增长9%;其中,占比较高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和14.9%。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5,较2012年下降0.1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其次,农村居民生活保障更加完备。北京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实现了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统一。其中,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于2009年并轨,到2021年,城乡基础养老金标准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分别增至每人每月850元和765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4倍和1.8倍;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于2015年实现统一,到2021年,城乡低保标准已调至1320元/月,显著高于530元/月的全国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标志着全市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统一。

最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有电子商务配送点和社区服务站的村占比分别达45.6%和81.1%,村综合文化室覆盖率达97.3%,村民生活便利性得到提升。全市乡镇范围内小学727所,比2012年增长8.3%,基础教育资源得到扩充;乡镇范围内医生数量为3.3万人,比2012年增长76.1%,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万张,比2012年增长80.2%,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二、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依然存在,对此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今后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产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全国范围看,北京市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2020年,北京市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为6.38万元/人,位列全国第25位,显著低于上海的8.97万元/人,仅是第一位浙江的16.81万元/人的38.0%。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北京市在全国排名也并不靠前。北京市谷物单位面积产量为6406.8公斤/公顷,在全国排名第13位,显著低于排名第1位的上海(8033.2公斤/公顷)、排名第3位的江苏(7127.4公斤/公顷)、排名第7位的浙江(6665.2公斤/公顷)。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为37666.8公斤/公顷,在全国排名第12位,高于上海的30017.3公斤/公顷和浙江的29494.2公斤/公顷,低于江苏的39673.4公斤/公顷。此外,虽然休闲农业的次均消费额逐年增加,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19年全市休闲农业次均消费额为150.8元,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265.6元,江苏省甚至达到295.6元。

(二)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较低

由于土地碎片化、生产分散化等原因,北京市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低,“小、散、乱”的情况比较突出。2021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监测与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总数达62449个,其中,生产规模在20亩以上的主体仅占2.10%,规模不足2亩的占比达到68.8%。此外,根据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的调查,49家重点蔬菜生产园区中,番茄等农作物种植面积8199亩,种植品种420个,平均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仅19.5亩。

(三)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差距较大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总体上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城乡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4%,而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45%。特别是广阔山区,少数分散村户的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处理、清洁用能、物流快递和交通便利出行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数字乡村建设亟待推进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探索区域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和路径,逐步形成了北京优势和区域建设特色,但与全国农业发达省份差距仍然明显,还处于发展关键期。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评估分析报告(2021)》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为3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7位。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比全国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排名全国前100和前500的县(市、区)分别低6.1个、34.6个、23个百分点;比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分别低31.8个、21.6个、20.1个、8.4个、5.6个百分点。

(五)乡村多层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5∶1,在全国排第21位,明显高于上海的2.14∶1,而城乡绝对收入的差距与其他省份相比则更大。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异显著。2021年,中心城区农村居民人均所得40803元,高出发展新区14947元、高出生态涵养区23830元,生态涵养区与中心城区、发展新区收入水平差异尤为显著。同时,区域内部的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例如,海淀区基本实现了“农转非”,但南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南部东升镇人均所得11万元,为北部上庄镇的6.1倍;北部西北旺镇收入最高的东玉河村人均所得8.3万元,最低的韩家河村人均所得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