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及矿业投资分析
- 刘慧芳 王俊编著
- 4211字
- 2024-12-19 17:39:35
第一节 煤炭的供给与需求
煤炭,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产业的粮食,自18世纪起成为人类世界所利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21世纪后,虽然煤炭价值大不如从前,但它仍然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供应问题关系着我国工业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平稳,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煤炭资源状况
(一)煤炭资源储量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资源储量为煤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潜力保障,2007—2020年我国煤炭查明储量及增长率如图1-1所示。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查明资源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11805亿吨增长至2019年的17386亿吨,年增长率均为正值,但整体在波动中呈小幅下滑趋势。其中,2008年、2013年、2017年增长率略高,2016年降至2%,2017年增至4.3%。2017年以后,随着煤炭开采消耗量高于其新增查明储量,煤炭查明储量增长率逐年下降。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煤炭勘探活动减少,甚至停止,导致新增煤炭查明储量只有1622.88亿吨,增长率为-90%。
图1-1 2007—2020年我国煤炭查明储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1》。
(二)煤炭资源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4,煤炭资源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份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地理分布上呈现“西多东少、北富南贫”,具体见表1-1。
表1-1 2020年各省份煤炭资源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从省份来看,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4省(区),2020年4省(区)煤炭储量均超过100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73%。其中,山西和陕西两个西北省份煤炭储量占比最大,分别占全国煤炭储量的31.26%与18.11%。
从区域来看,华北地区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4.9%,西北地区占33.07%,西南地区占10.14%,华东地区占6.53%,东北地区占2.8%,华中地区占2.51%,华南地区分布量极少。
二、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我国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1位。如图1-2所示,2001—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逐年上升,2014—2016年产量持续下降,2017年起产量恢复增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煤炭产量增长率自2002年起呈递减趋势,直至2014年变成负数,2017年开始又变为正数。
图1-2 2000—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2014—2016年,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需求不旺。首先,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主要耗煤行业产品的产量增速也有所回落,电力、钢铁、建材三个“用煤大户”2013年的耗煤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3.4%、1.4%、1.1%。其次,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消费逐渐趋紧,国家能源局及其他部委要求到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控制在62%以下。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由2013年的66%下降到64.2%;与此同时,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也由2013年的9.8%上升至11.1%。2015年,煤炭行业面临更加残酷的生存环境: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截至2017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的煤炭消费总量要减少8300万吨;产煤大省山西于1月20日决定,到2020年原则上将不会新增煤炭资源配置,除关小上大和减量置换以外,一律不批准新建煤矿项目。再次,国内煤炭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全国2014年煤矿的实际生产量约为40亿吨,在建产能超过10亿吨。最后,大量引进进口煤,部分挤压国内煤炭的生产消费。相较于世界主要煤炭大国,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成本偏高,价格相对偏贵。
2020年我国各省份煤炭产量见表1-2。
表1-2 2020年我国各省份煤炭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2020年有8个产煤大省的煤炭产量达到或超过1亿吨。其中,山西煤炭产量为10.7906亿吨,居全国第1位;内蒙古煤炭产量为10.2551亿吨,居全国第2位。山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两省煤炭产量占比接近全国的一半。陕西煤炭产量居全国第3位,为6.7973亿吨,但其煤炭资源储量高于内蒙古。新疆煤炭产量居全国第4位,近年来煤炭探明储量增加。《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大型国家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新疆大型煤炭基地还将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为重点开发选址,推动“疆电外送”、“疆煤外运”、现代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新疆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能。
三、我国煤炭消费状况
我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煤炭消费量位列世界第1,几乎相当于世界各国煤炭消费的总和。煤炭也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导力量。2008—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消费量为349008万吨,2013年消费量和增长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424425.94万吨和20.35%(见图1-3)。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工业的大力发展导致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
图1-3 2008—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为煤炭行业健康发展做了制度性安排。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煤炭行业大幅去产能、落后煤企关停,煤炭消费量连年下降。2013—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下降了约3.56亿吨,2014—2016年出现负增长。2017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煤炭结构性改革,煤炭消费也逐渐复苏,但复苏速度相对较慢,主要表现在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中煤炭使用量不断减少和非化石能源代替燃煤发电速度加快。
如表1-3所示,从主要的煤炭消费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最大,约为50%,是煤炭行业最大的下游行业;制造业的煤炭消费量占比居第2位,约为40%。煤炭和电力这两个行业本应是“唇齿相依、和谐发展、互惠互利”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不同和这两个行业之间一直存在的壁垒,煤电矛盾往往由于“相生相克、互相矛盾”而爆发。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人士调查,通过国内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持续协调与升级,负荷“冬夏”所呈现的双峰表现正在趋于合理,在对气温、供水及电煤供应等重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投产装机、省际区际电力贸易、发电量,以及合理储备的情况,预计今后几年电用煤炭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
表1-3 2015—2020年各耗煤行业煤炭消费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我国通过采取系列稳态增长、调节结构相关的政策,使国内钢铁行业市场环境在2017年得以优化,煤炭消耗量比重保持平稳,但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钢铁行业受到资源和环保方面的强烈限制,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因此煤炭的消费增长不太可能大幅提升。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仍是当前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自2010年起,我国化工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攀升,导致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根据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我国将聚焦于推进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的优化典范,有序推进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产业化示范,同时稳步推进煤制芳烃的工程化示范。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升级优化,对煤炭的需求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
四、我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煤炭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我国煤炭贸易出现了显著的阶段性变化。
如图1-4所示,2006—2008年,我国煤炭出口量高于进口量,为煤炭净出口国。2009年以后,虽然我国煤炭产量增长速度不慢,但受国内需求增长和产煤大省区位的影响,我国煤炭出口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逐年下降。同时,我国煤炭进口需求强劲,进口量增长迅速,且远远高于出口量,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13年进口量最多,达到了32708万吨。2014年受我国煤炭需求增速下降的影响,煤炭进口量有所下降,2015年进口量继续下降,为20406万吨。2016年以后,我国煤炭进口量开始回升。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供需的逆向分布加剧,煤炭运输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随着东部地区煤炭需求量逐年增大,国内煤炭供应受到铁路运输的制约,促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企业利用区位优势,加大从国外进口煤炭的力度,以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质量相比很多国家不高且价格高、热量含量低、磷和硫含量高,因此,为了达到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新的环境管理要求,降低成本,煤炭密集型电厂从国外进口大量煤炭,以减少煤灰、硫、磷的排放。
图1-4 2006—2020年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进口煤炭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煤炭主要出口地区是亚洲,我国是澳大利亚煤炭出口的重要市场。随着中澳冲突的发酵,我国实施煤炭进口限制措施,政策收紧导致进入我国市场的澳大利亚煤炭数量开始减少。2020年10月9日,我国发电厂和钢厂接到口头通知,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随着我国减少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对我国的煤炭出口激增。我国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煤炭出口市场,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主要是低灰、低硫的次烟煤,相对清洁。这使得我国沿海发电厂可以将印度尼西亚煤炭与国内煤炭或进口高硫煤炭混配使用,从而减少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国家环境管理政策要求,并且其贸易价格远低于澳大利亚生产的高品质动力煤。具体见图1-5。
图1-5 2014—2020年我国煤炭进口来源地占比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我国煤炭的主要进口品种是动力煤,2014年进口量为11173.94万吨,2020年进口量为8721.72万吨。排第2位的进口品种是炼焦煤,2014年进口量为6244.02万吨,2020年进口量为7262.24万吨(见图1-6)。近年来,我国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大容量高炉逐渐增多,但国内炼焦煤普遍不易生产一级以上优质冶金焦,产品难以满足现代大型高炉的需要,因此对优质动力煤和炼焦煤需求量比较大。
图1-6 2014—2021年我国主要煤炭品种进口量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五、我国煤炭价格趋势
如图1-7所示,2000—2008年,秦皇岛煤炭现货价格反映了国内煤炭价格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年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下滑明显,国内煤炭价格下降。在4万亿元投资的推动下,2010年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增长的态势,在宏观环境向好的引导下,煤炭价格逐步攀升,直至2011年达到每吨127.27美元的水平。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之一,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2012年,由于全球经济萎缩,国内经济增速减慢,煤炭需求量下降,煤炭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煤炭价格也出现走低态势,2015年达到67.53美元/吨的最低水平。2016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回升,社会能源需求增加,煤炭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趋势。在市场需求和政策驱动下,煤炭价格稳步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9年、2020年煤炭价格持续下降。
图1-7 2000—2020年我国秦皇岛煤炭现货价格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