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动物“蓝虎”

基本信息:蓝虎即黑蓝虎,是一种传说中的虎类,因其毛皮为浅黑色并且略带灰蓝色,上面有深黑色的条纹,所以被称为蓝虎。

历史记载:据古籍《尔雅・释兽》中记载“甝,白虎”,郭璞注“甝,似虎而毛色白,今之白虎也,皆浅黑色毛,蓝虎之称,盖以此也”。此外,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虎部》中也有相关描述,“虪,黑虎也”。在中国古代,人们视其为祥瑞,有“四灵”“四神”“四瑞兽”等称呼。近代也有一些关于蓝虎的目击事件,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证明其存在。

古籍记载与传说:在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以及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兽》中都有关于黑虎即蓝虎的记载,可见在古代人们就知晓这种神秘虎类的存在。此外,在大型神怪小说《封神榜》中,申公豹骑着一头黑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关于黑虎的传说或认知.

近代目击事件:

清末被西方传教士发现:清末年代,蓝虎被西方传教士发现于BJ西苑。

20世纪初的猎获记录:1905年和 1912年,蓝虎在清朝时被禁猎的河北东陵林区分别两度被猎获过,之后便消息甚少,仅有零星线索。

BJ密云县的多次发现:1951年BJ密云县陈家峪乡有人发现了一对身形不大的黑虎。1952年曾有人以 300斤小米的代价,从当地农民手中购得一张小黑虎皮。1954年当地有人两次见到同一只黑虎。1957年 6月,陈家峪又出现传说中的黑虎,据说此时已长得巨大,其浅黑色的毛皮上有着深黑色的斑纹,并且乡民们发现自从有了这只虎后,附近数十里已无狼的踪影。

国外的目击传说:有传说称在上世纪的 50年代,来自美国的一位传教士在野外看见过黑蓝虎,当时传教士与美国当地的许多村民都看到了黑蓝虎的踪迹,但由于其生活在丛林深处并不多见,所以目击记录也很少.

长白山天池水怪,又名天池怪兽,是指生活于长白山天池中的神秘生物.

历史记载与目击事件

早期记载:1870年,《抚松县志》中记载大约在 60年前,有四名猎人在天池边钓鳌台看见芝盘峰下天池中有一怪物露出水面。1903年 5月,徐永顺等 6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发现一只水牛大小的不明生物,并将其击退。1903年 6月 7日,长白山脚下的安图县知事刘建丰,在其所著《长白山江岗志略》一书中也曾记述天池中出现“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的不明生物.

近现代目击事件:20世纪 60年代至 21世纪,目击事件频繁发生。1962年 8月,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周凤瀛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个动物互相追逐游动。1977年 8月初,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金昌奎,目击从天池中跃起一怪物,长约 2米,黑色,长着与四条短腿的哈巴狗相同。1980年 8月 21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雷加看见天池中有一个喇叭状水波纹,尖端上有时露出一个大如盆状的黑点。1980年 8月 22日上午,天池气象站的朴龙植、崔星恩两人发现池中有动物涌出水面,身后拖着一条人字形水波纹,速度如快艇,其头似水蛇,约 15厘米直径,头仰上翘,颌下长灰白色毛须,全身大小似如耕牛。1980年 8月 23日,卢兴华在天池写生时发现距他约 30米处的水面上,同时有 5个怪兽出没,浮上沉下,自由戏耍,头似牛,末端似鸭嘴,身似狗,背长黑毛,腹部色浅。2002年 7月 6日,摄影师薛俊林、天池气象站厨师刘波在长白山北坡看到了天池中的怪兽,目击时间长达大约 1个小时,人们拍摄到的天池怪兽最近的距离只有 10米远。2002年 7月 25日,在长白山西坡山顶有一二百名游客目睹了“天池怪兽”。2009年,长白山电视台的记者卓永生拍到天池里有几个游动的物体,经过科学分析,排除了画面中移动物体是大鱼的可能性。2011年 7月 22日,游客韩晓旭在长白山天池游览时拍摄到了一个黑点,其诸多特征与传说中的天池“怪兽”颇为吻合.

外型特征

根据众多目击者的描述,天池水怪体大如牛、头大如盆,并且游动极快,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喇叭形划水线。其颜色有黑色、棕黑色、灰白色等,有的说像牛,有的说像狗,有的说像长颈龙,有的说像水獭,有的说像黑熊,有的说是古生物等。

神农架野人是指位于HUB省北部神农架一带出现的神秘灵长类生物,以下是关于神农架野人的详细说明:

历史记载与传说

中国关于“野人”的传说和记载由来已久,古书中将野人称为“狒狒”“山鬼”“毛人”“擂”等。《山海经》中描述的“枭阳”,被推测可能是野人,其“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且身高一丈多,长头发披下来,善于两脚直立行走。

周成王时,西南的相藩国曾有人捉到一只狒狒献给相藩国王。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山鬼》中描写的“山鬼”形象,清初学者王夫之注释其为深山中的胎生动物,也被认为可能是“野人”.

汉代的《尔雅》《淮南子》,南北朝时的《述异记》,唐代的《酉阳杂俎》,南宋的《尔雅翼》,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历代古书上都有关于这种人形动物的记载.

神农架地方志中也有不少相关记载,如清代同治年间湖北郧阳地方志《房志稿》中记述,房山县多有石头洞,洞中有“毛人”居住,身高“丈余”,身上生毛,出山时会咬死农家的鸡犬,用枪炮对付也不能使其受伤.

外貌特征

据野人研究专家刘民壮的描述以及众多目击者的证言,神农架野人具有以下外貌特征:

体型高大,一般身高在两米以上,腿长臀部大。

浑身披毛,毛色有棕红色、大红色、黄棕色、棕麻色、麻灰色甚至白色等。

面部与人类相似,又与猴类相像,两眼向前,两耳侧位,鼻子位置比人鼻位置稍高一些,眉脊突出,嘴巴突出,脸毛细短,长发披肩。

两手达膝部,手指长,大拇指叉开,没有尾巴。

近现代主要目击事件

1974年:神农架生产队副大队长声称目击一名野人,全身白麻色长毛、两脚走路,还伸出双手要来抱住他.

1976年 5月 14日:神农架林区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任忻有等 6名同志乘坐吉普车在房县、神农架交界的公路上,于海拔 1700米的椿树垭目击了一个奇怪的高大身影,目击距离 2米左右,目击时间达 3分钟.

1993年 9月:铁道部谷城桥梁厂等 10人在神农架燕子垭风景区的 209国道线上,看到距离车头 3米- 10米处有三个黑红毛的野人并排走来,野人跟普通人一样高,头发披肩,身毛浓密,眼睛比人大,没有尾巴,两脚直立行走.

1999年 8月:房县青峰镇猎人王开明两次遇到野人.

2003年:神农架林区第一中学的周江等 4名学生声称见到“野人”,描述其为黑发齐肩、双臂弯曲、全身灰白,高 1.6米左右.

2007年:自驾游游客与林区向导王东等五人目击一高一矮两个长毛巨人.

考察研究

官方考察:

1976年 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 27名研究人员组成“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进行了第一次科考,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采访目击山民,拍摄照片,收集到一些毛发,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1977年:以韩宁夫为组长,中国科学院组织了 32家大专院校的 110名科考队员,进行了历时 1年的第二次科学考察,并增加了 56名侦察兵的支援。考察行程达 5000公里,涉及面积 1500平方公里,采集了一些疑似“野人”毛发、粪便标本,但鉴定后未获得“野人”存在的客观证据。

1980年 5月至 1981年年底:中科院武汉分院组成 20人小组,进行了第三次考察,范围扩大至神农架南坡及南北坡交界处的原始森林,搜集到一些“野人”毛发、脚印、粪便、窝等,但仍未找到证明“野人”存在的确凿科学证据。由于三次科考均无直接证据,1980年代之后,国家层面的“野人”科考停止。

民间考察:有许多民间考察者也投身于神农架野人的探索。如王方辰自 1968年起,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在神农架寻找野人;张金星于 1994年正式进入神农架,独自探险生活十余年;华东师大生物系教授刘民壮九次深入神农架考察,坚信野人的存在,但均未取得能够向外界证明“野人”存在的有力证据.

相关假说

古人类后裔说:有人认为神农架野人是古代巨猿或者猿人的后裔,是一种未进化完全的原始人类.

已知动物变异说:也有人认为所谓的野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黑熊或者马来熊,是已知动物的变异或者杂交.

新物种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神农架具有适合灵长类动物生存和进化的自然条件,因此有人认为神农架野人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是一种未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