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寻枪》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柳白羊
- 2185字
- 2024-12-23 13:15:06
“天龙八部的慕容复,有什么要求?”
[五个演技槽,两点额外耐力,两点额外敏捷]
“这要求确实不低啊。”
演技槽基本可以认定为将这个角色演好的难度。
此时李轩回头看了一眼四合院,四十万的价钱,张记中的其中一个房产。
表哥啊,金庸先生的一生之敌。
《天龙八部》里的金牌绿叶,王牌倒霉蛋,但这也是厉害的倒霉蛋,前世演这个角色的,是一直跟着张记中的修青.....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拿到手的角色。
从演员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这部电视剧里配角戏份的天花板了。
但光是“演员”的话,还不足以能够参与到这个角色里。
北电的演员。
可以!
这算是意外收获,至少得到了一个承诺...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笔上凭证,但这份口头承诺,也弥足珍贵。
以张记中的位置而言,他就完全没必要骗自己。
出了四合院,李轩也毫不留恋,但不代表不喜欢。
以后,我也会有的。
房子,家,车子。
迎着寒风,迎着阳光....李轩就用手挡住太阳,感受这寒冬之中,留在自己手上的....温暖。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该去干事了。
...
《寻枪》的拍摄地就并不在北平,而是在贵阳省的一处古镇,叫青岩古镇,来京城主要也是集合,准备,集中出发。
来之前,李轩还特意问了一遍,包路费不,这个很重要。
包,剧组肯定包。
而这一次来北平,主要是确定角色。
反正包车票的也无所谓了,来到剧本围读讨论的地方,这江文还挺有意思,剧本围读的地方是个茶馆。
眼前的陆传还是白嫩嫩的,一副文雅书生的模样,一看就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文艺青年相貌。
长长的头发盖过耳,李轩很怕他下一秒钟就仰望天空四十五度了。
不过这时候的他确实应该是挺忧伤的,因为此时江文和宁婧他们在讨论基本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他插足的余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起来透明的像个空气。
李轩就想起了陈一迅的一首歌。
那年18,母校舞会,站着如喽罗...按道理来说,陆传也不是啥小咖,出来混也是有背景的,他和凯歌一样,是星二代,只不过,他的名气没凯歌那么大,也没凯歌那么好笑。
凯歌是用了一辈子证明,霸王别姬是他爹的...
而陆传嘛,其实要好上不少,至少他搞文艺片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熟知的领域,你个搞文艺片的,就专心搞文艺片呗....
回看江文,这个被封禁了五年的文艺...青年。
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一种叛逆的味道。
这一次的封禁,非但没有给江文带来蹉跎,反而让他重新的披挂马甲上阵,甚至愈战愈勇。
出演并且导演了这部陆传编剧的作品。
《寻枪》嘛。
剧本看起来是警察寻找失去的枪。
但实际上这把枪能只带很多东西。
江文的“枪”
男人的“枪”。
实际上指代的,应该是“尊严”。
...
“我说的,就这样,陆导演你没问题吧。”
“这个,我觉得吧...”
“好嘞,陆导演觉得没问题,那就继续过。”
此时的陆传欲言又止,他很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实在还是憋了回去。
能吗?
不能啊!
“行了,今天让大家来咱们就是确定一下角色,也不多,我,马山。”
“宁婧,李小萌。”
“石凉,周小刚。”
“刘小宁,陈军。”
“吴娟,韩晓云...”
此时李轩就听着“总导演”江文报菜名。
寻枪的剧组不大,200万元的投资,江文的片酬最高,十万元,但对于他的身价来说,也算是大促了...
而这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除了江文和宁婧之外,貌似也没有大咖...其实不然的,刘小宁和吴娟是中戏表演系,石凉的学校比较冷门,法美电影戏剧学院...
全部都是科班专业出身的。
核心点就在他们几个,剩下的角色,有多少?马冬,老树精,马娟,小偷,谢所长,所长,小偷。
还有一个刘结巴。
剩下的角色,怎么分配其实都没什么所谓,至少对于导演,对编剧,对于主演而言,也没什么可发挥的地方。
文艺片的精髓就在这里,也是,为什么像一些没背景没资历的演员能够挤进一些文艺片里露脸,因为他的关注度是高度集中的。
故事是围绕着几个人展开,只要这几个人不拉胯,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就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文艺片,里面的咖位都是极度两极分化的。
有江文这种核心的,像他们这样的核心人物,负责作品的质量,也有像李轩这种,不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而是让电影显得不“突兀”。
如果只有主演的话,那样舞台剧和话剧感太强,就不像电影了。
电影和话剧还有舞台剧还是有点区别的。
“真实”和“代入”。
让所有人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作为观众,才能设身处地的带入其中。
而除了马山几个人之外,其他人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真实感。
用来当...npc。
至于什么npc。
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此时的李轩,就看着眼前几个角色的牌子,大家都选择很随便,因为从露脸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差不多。
而且文艺片嘛,要票房没票房,给几个主演打下手,当他们的枝条绿叶,最后有奖项,没票房,成果如何也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在挑选角色方面就颇为磨洋工了。
反正随便吧,老油条们就率先挑选路人警察之类的背景板。
都是一千块的片酬,当然挑简单的来也,几个老北漂就颇为得瑟,看着李轩这种萌新,就心付道太年轻了呀。
像这种文艺片,咱们这种角儿演到最后就一定是一场空的,都是陪人家跑,那么拼命干什么。
站着就能拿钱。
李轩此时就后知后觉,那些个率先抢角色的老北漂,应该就是“群演”里的天花板。
老群演了。
虽然不算有本事,但在北影厂这片,混的久了,认识人了,成老油条了,不缺戏演,不缺龙套,偶尔还能凭借自身的形象,去混点有特色的群演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算是群演圈的成功人士了,一年应该能存个万八千的。
而李轩就选择了和老油条们相去甚远的道路。
看着这些任意挑选的剧本。
在系统的标示之下,还有李轩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结巴]
[需要:三个演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