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破碎的边界

医院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陈洁坐在长桌的一端,目光如刀,扫过桌旁的每一个人。王一明坐在她的对面,脸上带着未眠的疲惫,却依旧挺直了背。

“王医生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再一次引发了争议。”陈洁开口,语气冷肃,“有人称它是医疗奇迹,有人却说它是富人的奢侈品。你们怎么看?”

科主任李浩率先发言:“技术本身无可挑剔,但它的使用范围确实需要明确。我们不能让医院陷入更多争议。”

王一明抬头,语气坚定:“任何新技术在推广初期都会面临质疑,但它的目标是普惠所有患者,而不是成为某个阶层的专属。”

“话是这么说,但现实呢?”陈洁冷笑了一声,“那些没钱支付高额费用的家属,可不会去理解你的理想。”

会议陷入僵局,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王一明感到一股无形的孤立感,似乎整个医院都在质疑他的选择和坚持。

那天下午,医院接收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十岁的女孩小雪,被诊断为恶性脑瘤复发,肿瘤位置极为复杂。家属愿意承担一切费用,只求医生能救回她的生命。

王一明站在手术台前,看着屏幕上的成像数据,深吸一口气。这是一次极高风险的手术,即便是纳米机器人,也可能失败。

手术室内,一切紧张而有序。蚂蚁形纳米机器人通过微创口进入女孩的脑部,精准定位肿瘤并开始切割修复。

“出血点增加,血压下降!”助手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王一明没有慌乱,沉着指挥机器人调整操作路径,同时要求麻醉师稳定生命体征。他的每一个指令都精准而果断,整个团队屏息配合。

六个小时后,肿瘤成功清除,女孩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手术室外,女孩的父母跪地痛哭,连连向王一明鞠躬致谢。但王一明没有留下来接受感激,而是默默走回办公室,瘫坐在椅子上。他知道,这次的成功无法掩盖技术背后潜藏的争议。

手术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新闻报道将王一明描绘为“科技革新的先锋”,但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质疑这一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

一名患者家属在电视采访中痛哭:“为什么这种技术只有有钱人能用?我们同样需要医生的帮助,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

舆论的风暴如海啸般袭来,将王一明推到风口浪尖。陈洁不得不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平息外界的质疑。

“王医生,你怎么看待这些批评?”发布会上,一名记者直接向他发问。

王一明沉默片刻,回答道:“我理解他们的愤怒和无助。但我相信,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而不是制造更多的不平等。我们正在努力改进,希望未来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机会。”

尽管他的回答理性而真诚,却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

连续的高压让王一明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他推开门,母亲正坐在客厅里,神情忧虑。

“你爸的情况又恶化了,医生建议做手术。”母亲的声音微微发抖,“可是你爸死活不愿意。他说,家里不能再花这种钱了。”

王一明的眉头紧皱,沉声道:“他的命比钱重要!”

母亲摇头,眼中泛起泪光:“他就是这种倔脾气,说什么都不肯听。明明你是医生,他却宁可相信隔壁的老张!”

第二天,王一明亲自去劝说父亲,却发现父亲的态度比他想象中更坚决。

“我是你的亲人,不是你的实验体。”父亲语气低沉却坚决,“你的那些技术,救不了穷人。我就想过我普通人的日子,别再折腾了。”

这番话让王一明一阵哑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坚持或许不仅让患者家属误解,也在无形中伤害了最亲近的人。

一周后,王一明接到萧秋敏的电话。她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丝疏离:“我听说了最近的新闻,想来看看你。”

他们约在一家老式咖啡馆见面,气氛微妙而尴尬。

“你还是那个样子,工作让你瘦了不少。”萧秋敏端详着他,语气平淡。

王一明苦笑:“现在除了工作,我也没什么别的了。”

“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压在自己身上。”萧秋敏的目光柔和了些,“你是医生,不是神。”

这句话像是一道暖流,短暂地抚平了王一明心中的裂痕。但他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是简单的关心能弥补的。

夜晚,王一明坐在医院顶楼的露台,俯瞰着整座城市的灯火。他的手机屏幕上,是父亲最新的检查报告,以及媒体对他技术的又一篇批判文章。

现实与理想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像一面碎裂的镜子,将他的生活映得支离破碎。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

“裂痕的边界,也许就是选择的起点。”

他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目光中透着决绝。他知道,下一步必须迈出去,无论等待他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