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教育之思与感动的碰撞——评《死亡诗社》

感动总是不期而至,于我而言,这是一种阔别已久的情愫。

观看《死亡诗社》(亦名《春风化雨》)很偶然,观影毕,内心满是触动,影片中人物的形象在脑海中不断浮现,细细品味、慢慢回味这个故事。

这是别人力荐的影片,以教育为主题,故事架构并非新颖出奇:无非是良师点化顽徒。具备“师生电影”常见要素:班级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扮演反派的校方领导,以及一位如春风化雨般的理想教师。但其独特魅力在于对细节的雕琢,恰是这些入微之处深深感染了我,令我观后不禁动容。

基廷老师负责教授一群高中生英文诗歌,其貌虽不扬,但其别具一格的教学风范深受学生喜爱。只是这种极具个性的课堂组织形式、对授课内容的随心删减以及另类的启发式教学,未获校方赏识,故而基廷老师只能如匆匆过客,短暂停留后便无奈离去。

初登讲台,他便要求学生撕去教科书的导言部分,激励学生不盲目尊崇权威,敢于质疑。授课地点不拘泥于教室,操场亦成课堂。他让学生先吟诗,而后方可踢球嬉戏;课堂之上,甚至鼓励学生站上书桌,以全新视角俯瞰周遭。这位老师有一言堪称经典:这般另类教学,旨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之能力”。

在其独特教育理念引领下,学生们自发组建诗社。在这方小天地里,他们畅抒己见、宣泄情感,然所思所行与校方要求背道而驰。随着诗社成员遭遇种种变故,这个团体陷入困境。一位成员因恋爱受挫而寻衅滋事,遭校长严惩,险些被开除学籍;另一位成员境遇更惨,他钟情戏剧表演,却与家长期望相悖,引发激烈冲突。该生不仅被家长强令退学,还被禁止与诗社再有往来。最终,这位颇具艺术天赋的学生不堪重负,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痛心疾首。诗社亦随之分崩离析,成员们所体验的自由被无情剥夺,基廷老师也被校方驱逐离校。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天赋异禀的学生名叫尼尔。尽管他才华出众,却在家长与学校的双重压制下,无法追逐心中所爱。其性格又较为怯懦,无奈之下,唯有以自杀求解脱。这一情节深深震撼了每一位观影者。印象中,美国教育体制相对自由宽松,然而置身其中的学生,在自身学业抉择面前却如此无力,前程似被他人预设,自主之权几近于无。设身处地,反观自身,又有几人能在读书求学时做到兴趣与专业相契?

影片尾声,基廷老师即将告别那所令他爱恨交织的学校,学生们纷纷起身,站于书桌之上,以独特方式表达敬意。此幕感人至深,教师在强大的教育体制面前显得如此孱弱,实乃现代教育之悲哀。无论为师者何等才华横溢,一旦踏入此行业,创新之举往往受限。大抵而言,避免与上级冲突的稳妥之策便是墨守成规。这与我初入教育行业的经历颇有几分相似。忆及初登三尺讲台,亦是满怀热忱,对教学模式探索不止,虽令沉闷课堂稍显生机,却遭领导诟病,被责以“不安分守己”。我别无他法,只得在僵化的教学环境中如傀儡般机械操作,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然失去自由的代价是内心的压抑与消沉。

不禁反思,教育之目的究竟为何?难道不应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若此,又何苦以诸多繁文缛节束缚师生之发展?遥想数千年前,孔子讲学何等自在逍遥,形式灵活多变。暮春时节,众人齐聚杏坛,师徒席地而坐,自由交流,各抒己志,可鼓瑟弄弦,可激烈争辩,此般情景,怎不令今日为师者心驰神往?再观当下课堂,一位教师、一群学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满堂灌输,教师倦于教,学生厌于学,气氛沉闷,乐趣全无。

观影过后,有同学慨叹:教师之路如此艰辛,发誓毕业后绝不再涉足此行业。实则不然,若能减少对教师的束缚,多些创新鼓励,让关爱充盈课堂,以春风化雨之情面对莘莘学子,为师者仍可收获无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