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无利不起早的老厂长
- 大国黄金:从黄金提炼开始
- 意大利肿马
- 2112字
- 2025-01-31 11:32:28
徐道正的办公室里,如今顾冠中和时翰林还有生产口的成国强,设备口的李建杰等人都过来了。
整个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睁不开眼,杨梅本来想进来签份报告呢,一进门被呛得一阵揪肝呛肺的咳嗽。
“什么事儿?”
徐道正皱着眉头,明显心情不悦。
“老厂长,一份报告需要您签字。”
杨梅见这屋子里气氛不善,烟味儿又贼顶人,签完字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徐道正把笔扔在一旁,“说说吧,直接氰化段这是怎么回事?冷不丁的指标又掉了下来,干什么吃的?”
徐道正皱着眉头,双手插在一起放在桌上,烦气的挥了挥手,“坐吧,都坐。”
几人闻言各自找了个椅子坐下,没那么多椅子,最后时翰林只能选择在老厂长旁边站着。
“观摩团的人过几天就要来了,全省的同行都要过来,这要是传出去了,这不是光着屁股推磨,转圈丢人?”
徐道正本想再点一根烟,心烦气躁的他忽然把火柴狠狠的扔在桌上,不抽了。
“老厂长……”
顾冠中本想着发言呢,忽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
叮铃铃。
老厂长抓起电话,“我是徐道正。”
“老徐厂,好事儿啊。”
电话那头分明是黄金局的王孝科的声音。
“啥好事儿……”
徐道正有些烦气,干脆把电话听筒放在了桌子上,开起了外放。
随即环视了大家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你们好好听听吧!
看来他八成也猜到了王孝科想要说啥。
“两个事儿。”
电话那头的王孝科道,“一件是辉煌厂的老大哥刚才找人给黄金局送了一块匾额过来。”
匾额?
辉煌县黄金冶炼厂给金城县黄金局送匾额?这是什么鬼?
一行人都有点面面相觑,老厂长都觉得意外,“这帮大老爷,吃错药了?”
王孝科笑道,“老徐啊,你的嘴啊,永远那么毒!”
听他那口气,明显是好事。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的王孝科笑道,“上次房子雍来视察过后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对咱们搞的这个碱浸工序赞不绝口,特别如今咱们的碱浸工序还获得了省里的认可,辉煌县那边也加班加点的上了这么一套设备。
你别说,还真好用,我听来人说啊,如今辉煌县的冶炼厂也跟日方终止渗透膜和中和药剂的业务了,现在的浸出率几乎和以前持平!”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先辉煌厂买小日子的渗透膜和中和药剂,一年要花掉几百万的宝贵外汇!
如今吃了碱浸的红利,一年节省几百万,这帮老爷车自然是不能一点表示没有的。
这不,平日里趾高气昂的老大哥如今也开始接地气了,厂长亲自来金城县的冶炼厂给送了一块匾额。
当然了,王孝科高兴的还不止这些。
如今行业公认的老大哥都放下身段了,这不是明摆着咱们金城县的冶炼厂如今跻身名流了?
虽说只是一块不值钱的匾额,王孝科接的时候老脸都要笑变形了。
实在是忍不住的自豪啊!
徐道正嗨了一声,“我以为啥事儿。”
语气还是吊儿郎当的语气,不过他的嘴角分明也在微微上扬。
“这些年了,能让老大哥如此的人可不多,你啊,就别臭屁啦。”
电话那头的王孝科笑呵呵道。
听见这话,办公室里顾冠中和成国强他们也不由笑了起来,可又不能笑出声,只能憋着笑。
“老大哥光知道给块匾额?”徐道正啐道,“他们就没点别的实惠?哪怕给几车矿也好啊,这年头,礼多人不怪。”
王孝科道,“行啦,别人心不足了,当下是个好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咱们金城县的冶炼厂就能一炮而红,届时可能都会有矿山自己把矿给你送过来。”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的几个领导还真不由停了停腰杆子。
徐道正不买账,“那可不行,没那么便宜他们,一会儿我就找找他们厂长,光会耍嘴皮子?好歹给几车矿啊!”
“他们要是拉下脸不给,我找市黄金局要,没天理了还,一个破匾额就想打发我。”
“老徐厂长!”
电话里王孝科语气忽然严肃了起来。
“施恩不图报知道不?你的碱浸工作法如今推广出去了,那全华夏的冶炼厂都会学,你还能每人收点好处?”
王孝科啐道,“一点老矿山的觉悟都没有。”
顾冠中见状赶紧在嘴边嘘了一声,那意思“您还是少说几句吧,上次您大闹县里的事儿还没过去呢”。
时翰林倒觉得这是个伸手的好时候。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前些日子冶炼厂的直接氰化矿的料池告罄,全厂都跟着难受。
想到这里时翰林干脆拿起了桌子上的铅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要个矿山
为了表示强调,时翰林还在后面加了两个叹号。
顾冠中对上次老厂长大闹县里的事儿有所顾忌,不过其实这是两码事。
老厂长闹的再过分只是内部事务,真要能从外边要个矿山,那就是开疆拓土了。
相信被拍桌子的那个领导也只能说句徐道正真厉害!
反正这种事,张口三分利,要了肯定不吃亏,不要说不定就吃亏。
老厂长看了时翰林一眼,点上一根烟,随即缓缓道,“老大哥家大业大的,也不差这么点,我去要个矿山,回头来这不也给咱们金城县捞点好处嘛。”
“你!”
王孝科明显对老厂长的无赖有些气恼,电话那头语气不善了。
“行吧,这件事儿我去跟他们讨论一下,不过我强调一点,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准你私下串联。上次的事儿还没过去,你啊,少给我捅点篓子!”
王孝科最后无奈,只能如此道。
办公室里的一群领导都跟着无奈的摇了摇头,老厂长这人真是……用无利不起早来形容恐怕最合适不过了。
不过听王局长那意思,这事儿看来还是有得谈。
“好了,又让你给我带偏了,还有第二件事!”
王孝科道,“下个月五号,省里组织的观摩团就会来你们冶炼厂,好好准备一下吧,观摩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新工艺的培训,另一个就是冶炼行业的成本管控。
这些日子在这两个方面下点功夫。”
说罢王孝科就扣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