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已至年末。
太子朱见深依旧在监国理政。
得益于他拥有足够的耐心,并且礼贤下士,宽厚仁德,因此太子贤名朝野皆知,盛赞有此太子乃是大明之幸也。
但朝堂之上的南北争斗,却是愈发激烈。
就在前不久,礼部尚书萧晅因君前奏对时,未能令天顺帝满意,于是调任南京礼部尚书。
这个出身江西泰昌的南臣榜样,仕途就此告一段落。
南京礼部尚书,与礼部尚书,二者虽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南京在大明初年是大明帝国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中心。
然而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与北京相对应的中央机构,自此大明王朝形成了以北京为政治中心、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两京制度。
这种两京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好地弥合了大明的南北之患。
此外,皇帝和内阁大学士等决策人物都在北京,北京的六部等衙门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权力机构;南京各衙门多为虚衔,公务清闲,任职官员被称为“吏隐”,但地位一般不低于北京相对应的衙门官员。
而南衙各部真正掌控实权的机构,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即大明常见的文臣—宦官—武勋互相制衡掣肘的格局。
而南京兵部尚书又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此职即是文臣之首,又是节制留都军务,可谓是留都的绝对实权人物。
其次则是南京户部尚书,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大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大明从始至终,南京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职权不可谓不重,这也是南京作为大明留都的真正意义。
毕竟江南之地占据了大明赋税的半壁江山,哪怕是迁都北京了,南京也要留下一个朝堂班底,专门负责征收南直隶赋税。
但是,南衙的其他部门,比如萧晅这个南京礼部尚书,那就是真正的清水衙门,毫无实权可言了,基本上是去养老的。
再者萧晅年事已高,现在又恶了天子,基本上没有起复的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继任礼部尚书之人,乃是南京礼部左侍郎石瑁。
石瑁,山西应州人,宣德八年进士及第,授户部观政,因帮助清理通州粮仓积弊而显露才华,改任礼科给事中,后升金华知府,因在金华颇有德政,后升任福建右步政使,南京礼部左侍郎,直至现在的礼部尚书。
剔除一个南臣,提拔一个北臣。
天顺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是表明他这位皇帝陛下的态度,更是给近些日子那些蠢蠢欲动的南臣一个严厉的警告!
皇帝陛下不喜南臣,偏爱北臣,这是朝野都知道的事情。
可做得如此明显,却很难让人心服,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朝堂之上的南北分裂!
这一日,一封来自兵部的弹劾奏章,暂且压下了这场愈演愈烈的南北争斗,转而换成了文武之争。
兵部上奏,胡虏二百余人进犯边宣府,宣府总兵官、武强伯杨能等统领官军七千余人,却不能以众击寡,竟反被胡虏射伤军士,请求朝廷予以治罪!
现在的内阁首辅李贤将内容念完,整个文华殿顿时响起了阵阵讥笑。
“七千余人,竟不能敌二百虏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宣府、大同卫军,军纪涣散,军卒散漫,北虏来则避战龟缩任由贼人掳掠,北虏去则横行无忌,四处耀武扬威,必须要整饬!”
“那武强伯杨能徒有其名,已然垂垂老矣,何以担当大任呢?”
听见这些指责,朱见深眼中忍不住闪过道道寒光。
这武强伯杨能是名将、颖国公杨洪的侄子,治军严谨、体恤军士、律身廉洁,算是大明难得的良将了。
可惜现在杨能年事已高,指不定还有几天可活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桩丑事,真是连身后名都保不住。
说起来,“瀛西杨家将”自元末六合人杨政率三子两侄璟、换、柱、鹤、芳,随老朱举义师被称之为“明初一杰五虎”,称得上是大明版本的“杨家将”了,满门忠烈,将门世家。
但在这文臣缙绅把持朝政的大明朝,武勋的日子过得很是憋屈。
不过朱见深并未开口,而是静静地看着廷议,也没发表任何意见。
等到议事结束,他带着票拟奏章前去面圣。
天顺帝经过休养,身子骨还是一如既往的糟糕,眼瞅着没几年好活了。
想来应该是去瓦剌求学的时候,水土不服,不太适应那边的苦寒环境,所以落下了病根。
“父皇,今日议事,便是宣府总兵官杨能一事。”
朱见深言简意赅地道出事情经过。
朱祁镇听后却嗤笑了一声。
“这些朝臣,还真是狠绝,不给武勋任何抬头的机会!”
“杨氏一门乃将门世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可被他们压在边军这么多年,现在还想得寸进尺吗?”
天顺帝一眼便看出,这是文臣集团抓住机会,故意向杨能发难。
“杨能乃良将之才,可惜垂垂老矣,他日前已经上奏于朕,大限将至,撑不下去了。”
话说到这儿,朱祁镇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明从不缺忠臣良将,缺的是一个给他们征战沙场的机会。
可惜因为当年那一次御驾亲征,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
转而他又看向朱见深,道:“太子,武勋没落已成定局,可朝堂讲究制衡二字!”
“文臣缙绅势大,这对帝王而言不是好事,你要牢牢记住!”
听到这话,朱见深躬身应是。
你现在知道了吗?
若非那一场土木堡之变,大明又怎会陷入文武失衡呢?
武将勋贵传承被打乱,京营落入文臣缙绅掌控之中,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也不断被兵部攫取,直至最后沦为摆设……这一切都是你朱土木做的好事啊!
若是当年没有这一场土木之变,大明依旧还是那个强盛的大明。
至少,不会给文臣缙绅掌权的机会。
这些文人士大夫,最希望的朝堂模式,便是“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