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南北榜案,保举制度

一番畅谈。

孙继宗心满意足地走了。

今日对于他来说,确实不虚此行。

其一,孙继宗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太子朱见深对孙氏的态度,视为自家人,这就足够了。

其二,孙继宗也借助孙氏隐患,看到了太子朱见深的远见卓识,亲眼见到了一位蛰伏隐忍的帝王之才。

有了这两点,孙氏当然会全力支持他。

更别提先前太子朱见深给出的制皂法,已经让孙氏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的太子,不支持他,支持谁呢?

翌日清晨。

朱见深前去文渊阁进学。

徐有贞脸色有些难看,迅速将天顺帝的作为讲了出来。

“那逯杲是个狠角色,锦衣卫侦缉的本事,殿下也清楚,万一……”

“万一什么?”朱见深打断了徐有贞出言,笑着反问道:“元辅这是怕了吗?”

徐有贞闻言一怔,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愈发敏感多疑了啊!”

“老臣确实有些怕了。”

遇上这么一个敏感多疑还冷血无情的皇帝,换谁心里面都会犯怵。

朱见深摆了摆手,“元辅被怀疑,这很正常,毕竟你是内阁首辅,李贤一走,皇帝在内阁中的眼线就被拔除了。”

“可这件事情,我们并未参与其中,只是动用一个小卒子将消息传给了曹吉祥,就算那逯杲侦缉本事再强,他也只会查到曹氏,与我们无关。”

朱见深落下一子,提醒道:“元辅切莫自乱阵脚,自己害了自己。”

听到这话,徐有贞这才如梦初醒。

“多谢殿下提点,老臣明白了。”

顿了顿,徐有贞迅速开口道:“昨夜大批落榜士子冲击贡院,且多是北方士子,引得朝野震动一片哗然。”

“迄今为止已有不少朝臣上奏,请求陛下废保举制,实行诠选制,以此平息北士之怒火。”

呵,保举制。

朱见深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文臣缙绅的三杨老祖宗了。

三杨秉政期间,废除官员诠选,推行保举制。

所谓“保举制”,简单的说就是,朝廷的官员升迁选拔,由官员自己推选,皇帝只需要给推举出来的官员盖章任命。

“方面官令在京三品以上官举荐,县令令在京五品官举荐”。

说直白点,县令以上的官员都需要京官举荐,没有举荐你干的再好都没有升迁的机会。

举荐给皇帝的都是我的人,皇帝选谁都一样,人事任免权完全被内阁架空。

然而朱土木即位之后,正统五年工科给事中吴升建上奏保举制缺点,朱土木顺势将其废除。

不得不承认,站在帝王的角度去想,不看个人品行,正统帝还算是个正常的帝王。

三杨主政期间胆大包天地通过保举制,内阁完全掌握朝廷人事任免权。

正统帝以老疾、贪婪、不端、不洁,失抚字、性刻等理由清算吏部尚书郭琎等缙绅二十三人,与文臣缙绅争夺人事任免权,准备废除保举制实行诠选制,直到正统十三年才彻底罢黜保举制,但是隔年就被送去留学了。

而于谦打赢北京保卫战后,立刻就恢复了这保举制度。

所以于谦这个人,并没有那么神圣,而那场波谲云诡的土木堡之变,里面也充满了令人胆寒的隐秘和真相。

朱见深敬重于谦,是单看他守卫社稷之功,至于其他,日后再论。

“皇帝陛下是什么意思呢?”朱见深笑问道。

徐有贞眼神一凝,道:“全都留中不发。”

朱见深笑道:“留中不发好啊,态度暧昧,不同意也不反对,任由文臣缙绅继续闹腾下去。”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手段高明着呢!”

“可保举制的危害天下皆知。”徐有贞忧心忡忡地开口道:“自唐末至元初,那个时候,南朝与北朝彼此嫌隙。”

“到了元朝,元朝建立南人科举与汉人科举,将这汉人,以南北区分……”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采用“诸色户计”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日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廷只承认北方汉人为汉人,专设一场考试让他们科举,而南方汉人则参加南人榜的考试。

自此,南北之间的割裂形势在他们故意的挑唆之下,愈演愈烈。

“太祖高皇帝定鼎天下,本欲弥合南北,使我大明归于一统,无有南北之分,可哪里想到,这科举却成了滋生嫌隙的借口。”

“昔年一场南北榜案,也彻底引爆了这南北矛盾,致使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南北榜事件。

大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会试结束发榜,陈䢿为第一,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士子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引起一片哗然。

结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子联名上书,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偏私南方人,太祖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太祖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后亲自策问,取录了六十一名北方士子,故又称北榜。

纵观这场南北榜案,刘三吾被发配西北,其余考官也被发配流放,就连前去调查的官员也难以幸免于难,看起来是洪武年间的一大冤案。

或者说,这是大明科举的一次丑闻!

南北榜案后,仁宗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以此弥合南北分裂之势。

然而保举制度的推行,却是彻底将这平衡给撕裂成了粉碎。

朝廷的官员升迁选拔,由官员自己推选,这些官员会推荐谁呢?答案不言而喻。

“冤案?!”

朱见深笑意不减,看向徐有贞反问道。

“元辅真觉得南北榜案是一场冤案?”

此话一出,徐有贞脸上露出了茫然之色。

这是一场冤案,不是人尽皆知的吗?

“那是南臣缙绅对太祖皇帝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