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无知小儿,萤火皓月!

朱见潾脸色一喜。

这先机可是他得了。

只要他将想到的全都说完,届时这朱见深还能说什么?

抛砖引玉是假,狗尾续貂才是真!

眼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天顺帝也颇为欣喜。

这种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机敏,就足以让人高兴了。

襄王老爷子也是颇为茫然。

难不成自己看走眼了?

这朱见潾才是帝王苗子?

然而接下来朱见潾说的话,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父皇,叔祖。”

“流民问题自古以来便有之,历经数千年而无法根除,儿臣曾经翻阅过卷宗典籍,对如何安抚流民还算有些心得。”

“两汉之际,朝廷采取限制、镇压和遣返,主要把流民安排入籍在其他比较安稳的地方,或者修建城池设立郡县安置流民,不过这种做法是针对大规模的流民,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是遣返……”

“到了隋唐,帝王比较开明一些,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比如开仓放粮,废除暴敛法令,减轻租赋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至于前宋,则是普遍采用招安之法,招收流民为官……”

朱见潾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这安抚流民的心得,丝毫没有注意到天顺帝和襄王老爷子那尴尬的脸色。

天顺帝一张老脸青白交加,襄王老爷子脸色也是精彩至极。

正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他们还以为这小子真有什么良策,对他充满了期许。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这小子压根就是个蠢货,连题目都没读懂,直接就这儿大言不惭地献策了!

无知小儿!

你懂个锤子的治政!

襄王老爷子有些听不下去了,求助似的看向了天顺帝。

天顺帝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忍着心中的怒火,强笑着开口打断了朱见潾。

“见潾,你先认真想想再作答!”

此话一出,朱见潾顿时就愣住了。

自己这不是答得挺好吗?

怎么不让我说下去了?

一旁朱见深忍不住了,好心提醒道。

“二弟,你跑题了啊!”

“而且,你方才所说的这些流民安置之策,大多都有弊病。”

“比如两汉之际,遣返流民,结果是大量的流民在回乡的路上就死亡了;而安排入籍,那些被安排入籍其他地方的流民更是沦为了奴仆婢女。”

“隋唐这政策收效甚微,因为没有落到根子上面;至于前宋,三冗里面的冗兵,就是这么来的。”

朱见潾闻言一张脸瞬间涨红给了猪肝色,羞得无地自容。

他这些全都是看的书上面的,毫无自己的见解,直接搬出来就用,天顺帝和襄王没有骂他就算不错了。

倒是朱见深,一针见血地点了出来,引起了天顺帝和襄王的主意。

不等天顺帝开口,襄王就笑问道:“太子殿下,对荆襄流民有何见解?”

来了!

朱见深面不改色。

“荆州、襄阳二府,地域南北约一千四百里,东西宽一千二百余里,虽然多山,但汉水和它的支流带来的充沛水量,让山间的平地丘陵耕作条件优越,自秦汉以来就农田阡陌密集,非常适合耕种。”

“流民都是逃亡的军户、农户,对他们来说逃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这个时候荆襄地区就成了逃户乐土,因为朝廷的封禁,荆襄地区有大量的无主沃土可供耕种,更重要的是这片地区没有户籍管理也没有土地管理,甚至不用缴税服役,正因为如此才有大量逃户流民涌入了荆襄之地!”

此话一出,天顺帝和襄王都是眼睛一亮。

二人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欣喜之色。

襄王捋了捋白须,笑呵呵地点头道:“不错,原因你是说清楚了,那如何解决呢?”

一旁朱见潾见状,嫉妒得都快要发狂了。

为什么?

怎么会是这样?

襄王老爷子不是来给自己站台的吗?

怎会……怎会……变成这样?

“站在朝廷的角度思考,流民逃户本身就是最不安稳的危险因素,所以朝廷坚决不能容忍,逃户的人必须抓捕回去,不然长此以往谁给朝廷当兵,谁向朝廷缴纳赋役?”

“面对官府的抓剿,这些流民要么逃入深山躲避,要么抱团对抗官府差役,部分流民抱团之后就不再只对抗抓捕,也开始抢劫荆襄周边地区的大户人家,荆襄地区由此慢慢变乱。”

“朝廷以往采取的招抚方式,就是直接发放口粮,然后逼迫流民返回原籍。这其实明显没有作用,因为流民回到原籍之后难以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就算是回去也很快再次成为流民,一如先前,不断反复。”

话说到这儿,天顺帝脸色一黑,明显有些恼怒。

朱见潾看到连父皇都发怒了,心里顿时暗爽不已。

“活该!叫你装腔作势”朱见潾心里暗道:“现在触怒了父皇,看你怎么办?”

但他稍稍侧头,却没看到他想看到的、朱见深那诚惶诚恐的面色,这位太子依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神色。

“说句不好听的话,流民在官军的押解下,踏上了被遣返原籍的漫长路程,许多人因为缺少食物,在半路上活生生地饿死!”

“就算有人侥幸活到了原籍,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原本就是因为没了活路才选择逃亡,现在被遣送回来就可以丰衣足食了么?不可能的!”

“这种遣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作用是大部分流民饿死于遣返的途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减少了流民的数量!”

“太子!”天顺帝沉声提醒道:“慎言!”

你嘲讽一两句也就罢了,怎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嘲讽呢?

朕还在你面前呢!

朱见深故作惶恐地躬身行礼。

襄王朱瞻墡却突然笑着开口道:“陛下何必如此?本就是考较才识政见,何不让太子畅所欲言?”

这下子,天顺帝没辙了。

他总不能在外人面前,教训太子吧?

“殿下不妨继续说下去。”襄王给了朱见深一个鼓励的眼神。

天顺帝却一直沉默,脸色晦暗不明。

朱见深依旧面无表情,自顾自地接着说下去。

“是以儿臣以为,最好的解决良策,便是在荆襄之地划定新的州县,将这些流民就地重新附籍,如此流民可安居乐业,还可以为朝廷增加税赋,而且这些流民把地占了,后面的流民见无地,自然不会再来了……”

襄王朱瞻墡听得豁然起身,眼中迸射出道道精光。

这个太子,果真才识过人!

那德王朱见潾与他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比之皓月!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