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一个人发达了,坐上高位后,对子女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你以为是给钱给物?错了,那是父母对子女基本的爱。普遍性的操作是让孩子读好书,受到好的教育。也许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也是评价一个孩子乖和不乖的最基本的标准。至于那些暴发户,无视教育的人不算在内。越是底层通过努力发达起来的人,越重视子女教育。现在有些可能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自己少时不学习,还觉得孩子不学习也没有什么,怪教育体制,怪老师。抵触课辅,抵触作业,一些人还羡慕灯塔的快乐教育,殊不知越是权贵家庭,越是重视子女教育。无论东西方,能够走到顶峰的无一不是出自名校。
朱元璋要当皇帝了自然也不例外,自己以前没有时间管这个事情,如今马秀英提及教育的问题,才想到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关乎家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传承。
好大儿朱标自然是早早的接受教育的,这时的朱标才十三岁,他已经不和自己的弟弟们一起上学了,接受的是大儒宋濂的独对教育。这是什么操作?相当于今日请了一个名满天下的高级教授亲自一对一辅导。
其他儿子嘛,还是集体上课吧。
内学堂,教书先生开始了第一堂教学,来课堂上的是几个按民间标准已经是能够开始读书识字的年龄了。
即将成为皇宫的吴王府里,有一座简朴而庄严的学堂,青砖灰瓦,古朴中透着岁月的沉静。春日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学堂的院子里,为这静谧之地添了几分暖意。
学堂内,一位年过半百、须发皆白的老教书先生端坐于案前,他身着儒衫,手持一本泛黄的《三字经》,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慈爱。周围,几个稚嫩孩童或坐或站,眼神中满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今日,吾等便从《三字经》开篇学起,‘人之初,性本善……’”老先生声音温和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魔力,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殿堂。他一边诵读,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节奏明快,易于记忆。
孩子们跟着老先生一字一句地重复,虽然声音稚嫩,却充满了认真与努力。每当读完一段,老先生便停下来,耐心地解释其中的含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古人的智慧与道德观念娓娓道来。
“各位殿下,知书达理,方能明辨是非,行善避恶。这《三字经》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南啊。”老先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后辈的期望与教诲。
随后,老先生又教孩子们识字写字,从最基本的笔画教起,一笔一划,力求工整。孩子们手握毛笔,蘸着墨水,在宣纸上小心翼翼地书写着,尽管笔触略显生涩,但那份专注与坚持,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时光在书页的翻动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悄然流逝,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给这温馨的一幕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老先生望着这些纯真无邪的孩子,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知道,自己正在为这个皇室播种下知识与文明的种子,等待着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天,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启蒙教学,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古老的文化与智慧得以传承,让希望的火种在幼小心灵中悄然点燃。
朱棣虽然前世也是一个学霸类型的人物,但是那只是一隅之地,到了军校方知天外有天。如今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要从头来学,何况前世已经没有把这些作为主课了。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教材。而且毛笔字是自己第一次接触。成年后用笔写作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是电脑打字。
他也认真的跟着一笔一划的学习。
毕竟思维比之孩童要成熟,理解能力更强,几个字写下来,已经很是不错。
教书先生看了后也点头表示赞赏。
在重生为朱棣的这段奇妙旅程中,他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作息时间安排,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凌晨四点,天边还挂着一抹未散的夜色,寒风透过窗棂,带着刺骨的冷意,硬生生地将他从温暖的被窝中拽了出来。四点,当第一缕微弱的烛光摇曳在书房的角落,朱棣已端坐在案前,开始了与古籍为伴的漫长时光。
冬天的黑夜似乎格外漫长,而他,却要在这样的黑暗中与书本,毛笔字斗争两个多小时,直到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才迎来一丝光明。这样的日子,从早到晚,持续到上午十一点多,对曾经的朱小四而言,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折磨。那个曾经活力四射、好动不已的少年,如今却要在这寂静的书房里,与内心的躁动和疲惫抗争。
即便是转世后的朱棣,那个习惯了现代都市节奏、九点上班、军营生活也不过是六点起床的他,也对这四点起床的“残酷”现实感到无奈与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意识到,这或许是他重生的必经之路,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
教书先生虽然严格,但也算仁慈,对于这位初来乍到、对古代学问一无所知的“学生”,他没有施加过多的压力。每天六个小时的教学,足以让朱棣感受到知识的浩瀚与深邃。下午的时光,则成了他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虽然留有作业,如练字、背诵等,但相较于上午的紧张学习,已算是轻松许多。
朱棣结束一天的课程后,用过午餐,这是这个皇室家庭一天最丰盛的餐饭了。朱元璋认为,天下初定,不宜奢侈。要厉行节约。一天只食两顿,中午有肉有菜。到了晚上可能就是用点心充饥。
重生后的朱棣,不再是那个中午四处蹦跶的顽皮少年,而是学会了安静的午休。这份习惯,或许是他前世留下的宝贵财富,让他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而晚上没有吃的,则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减少了不必要的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之中。
就这样,朱棣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逐渐适应了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虽然起初充满了不满与挣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份宁静与充实。或许,这就是他重生的意义所在——在古代的时空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