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向智能:卓越设备运行管理
- 李新久
- 3190字
- 2024-11-28 16:56:03
自序
不解之缘
1987年,我从湖北工业大学制浆造纸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县市级小造纸厂,入职第四个月便担任抄纸车间主任。前任移交时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只移交给我一张办公桌和一个工具柜。工具柜让我大开眼界,里面有活动扳手、梅花扳手、呆口扳手、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让我疑惑不解的是里面还有一个木榔头。原来,前任车间主任是钳工出身,他除了留下这满满一箱各种各样的工具外,还留下了车间主任兼高级钳工负责检修设备疑难杂症的车间文化。从此,我便与设备结下了30年的不解之缘。
作为一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尽管在金工实习时制作过小铁榔头,何曾知道车间还会用上木榔头。老师说“工科院校是工程师的摇篮”,我还以为工程师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翻翻手册、画画图纸,又何曾想到还得学做一名钳工。
车间产品与工艺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比较容易掌握,车间的设备构造与检修相对比较复杂,成了这个车间的核心技术。为此,历任车间主任都会修理设备,都会排除设备故障,否则,是很难树立威信与推动工作的。
我是学工艺出身,生产操作与工艺技术一看就会,可偏偏在设备方面外行。车间的老师傅欺负我不懂不会,总是在那儿摆谱。每每深夜出故障,我几乎哀求他到现场,还得赔着笑脸,一直赔到故障排除,恢复正常生产。记得1988年农历大年三十夜,我们检修好设备走出车间,东方已露出鱼肚白,万家迎春鞭炮轰鸣,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几个月的大学生,当时还被誉为天之骄子,一想这些,我就感慨万千。
30年后的今天,又是除夕夜,这些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产量、交期、成本、质量、安全,我每天都被这些指标拖着走,只要设备一出故障,一切都泡汤。如何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实现零故障运行,我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当我是一名车间主任时,我在探寻如何突破对能人的依赖。
当我是一名总经理时,我在探寻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同质化的局面下通过零故障形成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
当我是一名全球事业部的CEO时,我在探寻通过标杆学习、精益管理来打造卓越现场,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减少人对设备的影响成为我努力的两个重要方向,总体目标是无忧制造、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
2005年11月20日,我临危受命,兼任潍坊恒安热电公司总经理。这样,我同时负责潍坊恒安热电公司和山东恒安生活用纸公司的运营管理。为了降低用电成本,我们选择了孤网运行,热电公司与外电(公共电网)脱离,由热电公司直接供电、供热给生活用纸公司。孤网运行意味着生活用纸公司与热电公司都应零故障运行,否则,会相互影响对方,特别是纸业出现故障停机,电厂锅炉负荷低于40%时,自动熄火停机,这样两厂全部断电,事情就更麻烦了。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挑战。正因如此,为实现“零故障”目标,我们不断摸索与完善了《设备零故障运行手册》。它对恒安国际集团造纸设备运行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纸机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达到95%,成为全球标杆,连续多年每年成本节降超亿元。
2015年以来,我又将这一管理模型应用在某跨国公司某事业部,两年时间,使其设备维修维护费用下降59.6%,生产成本下降23.2%,设备OEE提升11.3%,用工减少2730人,生产运营成本下降13.2亿元,第三方测评品牌健康度大幅上升。
《设备零故障运行手册》出自恒安国际集团,将它引入一个完全不同文化的跨国公司,只是初步推行,没想到成效卓著,深受现场管理者欢迎与好评。
本书是在这本手册的基础上丰富与完善的,采用过程方法与系统管理原理编写,它是《系统管理的力量: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设备运行管理领域的应用。
当下,“互联网+/×、工业4.0、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等成为与设备相关联的热词,传统制造业在思考如何实现“互联网+/×”的转变,出现了一些脱旧迎“风”(风口)和以买代管的浮躁。非常多的企业家与管理者面对技术对产业的冲击与颠覆惴惴不安。我的理解是,技术与经济环境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有些根本性的规律值得我们去探寻,有利于我们在传统制造业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形成竞争优势。在这些根本性的规律中最为重要的是用工匠精神对设备的呵护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很多企业面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知所措,将心思聚焦于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殊不知,产品与服务创新难度高、风险大,而管理的创新或管理的转型升级投入小、风险低,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你重视并推动管理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可以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同样的道理,你重视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显性的消耗成本。在一些企业,显性的消耗成本被重视,隐形的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出效率浪费被忽视,后面这块带来的损失往往更大。我将30多年的亲身实践、15年追求零故障运行的求索经验,通过《迈向智能:卓越设备运行管理》以内训教材的方式编写出来,一方面,能推动内部运营管理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能与读者建立更为广泛的交流,促进管理工作的改善与提升,推动“大国工匠”队伍的发展。
本书分三篇,即《重构》《穿越》《智造》。这三篇内容按《系统管理的力量: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的过程管理模型与三阶段论展开。设备运行管理的目标是零故障,将零故障作为运行管理过程的预期输出,策划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为“设备基础管理→设备运行点检与维护→设备检修作业”三个具有一定顺序且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子过程,而且这一过程管理发展按“标准化→精益化→智能化”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展开。《重构》一篇讲述了如何从无序无标转向有序有标的管理,重点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进行思想(价值观)重构与职责重构,以及体系与标准重构。《穿越》一篇讲述的是追求零故障运行需要打造的卓越现场是什么样子,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是精益打造、实现卓越。《智造》一篇讲述了如何通过大数据与智能化的手段对设备开展健康管理,提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与确定性,减少人的失误对运行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重点是现有技术的整合与开发如何让智造落地。
本书写作的基本逻辑:现状与问题点→理念再造与逻辑分析→方法论与管理模型→技术整合开发和智造案例。书中案例主要来自我的亲身经历,造纸行业与电力行业的案例居多,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试图让它不影响读者对本书的理念与方法论的理解与应用。
本书聚焦于设备运行管理思想与方法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新时代设备运行管理价值观,方法论是过程管理模型。用过程模型来编写的好处是能将过程的三要素(输入、活动、输出)进行充分的、细节性的展开,将每一项活动的步骤与各项活动与步骤之间的关联说清楚、讲明白,方便使用。通过将标准化模型与文件模板作为系统化的工具,试图帮助读者建立体系化的设备运行管理体系。它不是聚焦某一设备运行管理的具体细节,但掌握了前面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论后,可以改变与升级你对某一具体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书仍然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视角探寻管理,只是本书探讨的内容是生产运营管理的“牛鼻子”项目——设备运行管理,还不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但我们可以从设备运行管理的角度来思考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互联网+/×”的转变。未来的不确定性来自环境的变化,追求基业长青的企业都在探寻通过内部的改变来适应外部的变化,通过看得见的工业大数据采集、传输与应用管控看不见的设备缺陷,进而将设备运行的不确定性故障转化为确定性的零故障运行,通过不断地对技术与管理进行创新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转型升级和无忧制造。
本书于2017年5月定稿,由于竞业限制,延期交付出版,在这段时间,又增加了第十七章与读者的互动讨论。2018年4月,我从单位离职并创立格艾(苏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帮助追求卓越的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其中设备运行管理是重点课题。四年来,一家具有20多年历史、年销售额不足20亿元的企业2019年生产运营成本下降超亿元,一家2020年投产的初创企业于2021年就实现了设备零故障运行,设备运行卓越管理的案例还在延伸……
李新久
格艾(苏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变革管理首席顾问、系统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