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号
皇帝疾,不见人,卧床禁风中,让守门户的人不能放群臣入,群臣绛侯都不敢入,十余天后,舞阳侯樊哙排关直入,大臣随之进入,皇上独枕一宦者卧.樊哙等见皇上,流涕曰:开始,陛下与臣等起义,丰沛,定天下,那是何等壮观呀!今天下已定,你又何等疲惫呀!况且陛下病很多天了,大臣都又惊又恐,也不见与臣等议事独留一宦官者绝江山呀!你难道看不见赵高之事吗?
皇帝笑而起身.
这老刘同志打江山,夹杂着一万点儿无可奈何,我听到他的故事,就想替他骂人.唉!不自由啊!时来天地助,时来不自由!
但老刘同志一定也夹杂着一万点好奇,好奇自己究竟是谁.知道自己是谁后,其实大多人都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过上了自己也没想到,也不见得想过的生活.
这就是人生,不向前百无聊赖,觉得遗憾,劲儿没处使.向前,持续的胜利带来的快感还不错,但总有不能折腾,折腾不动的时候,那好像是天地的一颗棋子困于一个叫皇宫的地方的感觉总想大哭一场。
秋七月,淮南王布反.
初,淮阴侯死,布心中恐惧,彭越又被诛,剔他的肉赐予诸侯.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方独,见肉,大恐,怕死的他偷偷秘集兵力,监视邻近郡以防万一.布有个宠幸的姬,病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赫拿重金贿赂医,邀请姬一起喝酒,淮王怀疑贲赫与姬淫乱,欲捕赫,赫乘机上机参布谋反,皇上读之与萧相国说起,相国说:布不该有此事,恐仇家诬陷,请求击拿赫,诬陷淮南王,淮南王见赫以告他谋反而获罪,恐王已疑其说的反国的阴事.汉使又来,要查验,于是淮南王洙赫全族后发兵谋反了。
皇上听见反书,赦免赫,奉赫为将军.皇上召诸将问计,皆说:“发兵击之.”
黔布,将军一怒为红颜呀!女人、爱情。唉!没见过值得歌颂的爱情,好像是种她是你的肋骨幻化的,所以,失她便疼?失了智?还是革命战友样的感情靠谱点,唯一一个有可能长久的感情,只能是三观合,目标一致,除男女感情外,还有共同的人生目标,也许后来感情淡了,却仍能同路.同道并肩而战.否则,没必要在两性上耗过多能量。
上召诸将问计,皆曰:发兵击之,如对付无能小孩一样简单,他们又能做什么呢?“汝阴侯滕公,召原楚令尹薛公问之.令尹曰:就该造反。滕公曰:“皇上分割土地给他,赐爵称封王,他为什么反?“令尹说:“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这三人,功劳差不多大,布怀疑皇上马上就要杀他,所以才谋反.
滕公把此事说予皇上,皇上问薛公,薛公对曰:布谋反很正常.如果黔布用上计,山东就不属于汉;用中计,胜败很难预料;用下汁,陛下可以安枕而卧.上曰:何谓上计?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文给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
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據敖仓之粟,塞成泉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上曰:他会用什么计?“对曰:出下计。上曰:何为废上、中计而出下计?对曰:布,原来是丽山人也.故日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淮南王.
是时,皇上生病了.想派太子击布,太子延客东圆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说建成侯吕释之曰:太子出兵有功位也不增,无功则从此受祸,你何不急请吕后其间哭诉,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和陛下要灭他,让太子为将代他,无异是让羊入狼口,不能用啊!如果让黥布听说了,一定敲锣打鼓向西行,皇上虽病,强行载坐战车,卧而指挥着,诸将不敢不尽力。皇上虽苦,请吕后自强。
于是吕释之夜见吕后,吕后便向皇上哭诉,如四人所愿。(史记记载:其间见吕后说的是皇上欲废太子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改变帝王心意.吕后恐.吕泽劫留侯画策,把皇上嫚悔归山的四人用太子书,以及厚礼,请出山,此四人是皇上不能致者.上请太子击黥布,四人与太子同往。年皆80有余,上怪四人报上名曰:东圆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问为何我请你们出山,你们不出,如今又跟我儿了?四人说:您轻士,善骂,我等也受不了辱骂,害怕你所以藏起来了。我们听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不伸长颈为太子而死的,所以我等就来了.上说:烦公为我所用。四人以寿已毕,起身就去。上曰:我要被换了,此四人辅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然又云:是留侯为子立尝以制其父也.)
上曰:我连这个儿子都派遣不动了。于是皇上自己遣军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留侯生病,也强行出征,至曲郵,见上曰:我应该跟随您出征,但我病得太重,楚军勇猛迅捷,我希望您不要和他们正面交锋.又说皇上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从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万人为皇太子卫,军行霸上。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皇上老矣,讨厌亲兵,必不能来。问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其他的不足为患故可以反.果如薛公之言,东击荆。荆王贾走死富陵,尽劫其兵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为三军欲互相救为奇兵或说楚将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这样的地方被称为“散地,王见把兵分为三路,你败吾一军,余下皆逃跑了,安能相救!于是不听。布果然破其一军,其二军散走,布遂引兵而西。
冬十月,上与布遇于蕲西,上问布:何苦而反.布说:我欲当帝,上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准,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上令别将追之.
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诸母、亲佐酒,道旧故多笑乐。酒酣,上自为歌.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游子悲故乡.我自沛公以诛暴逆,得了天下,其实只有沛县是我身心最舒适的故乡,真想重新做回老百姓.于是乐饮十金日才去,沛县人民世世不赋役。
汉别将击英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人诱布,布信而随,番阳人杀布于民田舍.
周勃悉定代郡、雁门、雷中地、斩陈豨于当场。
布,又一员大将,死于刘邦之手.刘邦在死前“嚯嚯完了与他出生入死的猛将,又以一个粗俗的不懂“文”的坏形象,杀了所有有碍政权稳固的势力,也包括削弱吕氏家族,废太子的政策。他一定信命了,信看相那一套,认定他死后吕氏会坐江山,或者更多的坏的可能。
一旦坐了那个高位,就是孤家寡人,一人便是千军万马,与人无亲,一人敌所有朝臣百姓。开国皇帝,非常手段,才有了后诸侯对汉王朝的敬畏。所以,谁能说,那个决策是对的呢?看汉传位那么多年再回来看刘邦,是否能体会到那种君王为保政权长久的无奈?!
所以,真没对错,是非,只有使“汉”活下去,活长久而已.舍数十人,数十万人生死。保证汉百年百姓无大动乱!如果早知道是这样,邦也许更愿意做沛公!
皇上破黥布归后,病得更重了,越发想换太子,张良谏不听,因此称疾不肯管事,叔孙通谏曰:以前晋献公因骊姬的缘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了10年,成为天下的笑柄.秦本定扶苏,因赵高诈立胡亥,自此灭祀,此陛下亲眼所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有耳闻,吕后与陛下同甘共苦,怎可以违背呢?陛下必废嫡而是立少,臣愿先死,以颈血流地!
帝曰:此事罢了,我只是戏言,
叔孙通曰:太子乃天下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王为何以天下为儿戏?
此时大臣保太子者多,皇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便止而不立.
唉!刘邦知人心向太子,而立赵王,此真为赵王与戚夫人考量吗?似宠非宠,非爱有爱。此拿赵王与戚夫人为太子之磨刀石乎?使太子在磨难中成长,使其更懂谦卑仁善,更懂拉拢人心,更上进。帝王之爱,尤其是刘邦这种心思极深的君王,他定的计策,可能在10年后才能看到成效。只是,吕后确实命里当权吗?刘邦爱子而弃母?看不懂了.但反而是刘邦越嫚骂,越无理无道,却使其母子二人越知“道“行“道“,只是女人因恨失智,走偏了,害其子.
相国:长安的土地狭小上林中多空地,荒弃;希望能让民用来种田,不收草料,喂禽兽.
皇上大怒曰:相国多半受商人财物,为他们请求我的上林苑!下相国为廷尉,缴器械.
几天后,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犯何大罪,陛下这般严厉惩罚他?
皇上说:我听闻李斯为秦皇的丞相时,有好事归功于君主,有了过错自己承担。今相国多因受商人的重金,为他请要我的上林苑以讨好百姓,所以我才惩罚他。(这句的潜台词是,不管你是谁,想做什么,你在百姓中的声望都不能大于我,我今惩罚他,便是敲打所有存心在百姓中抬高声望的人。)
王卫尉曰:如果职责范围内有利于百姓而请之,是真正的宰相职责.陛下为何疑心相国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距平楚数年,陈豨,黥布谋反,陛下亲自为将前往,当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有所动摇,那关中以西便非陛下所有!相园不在那时趁机谋利,又怎会在此时取商人金呢?况且秦以不闻自己的过失而亡天下,李斯为王分过失,怎么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何要疑宰相的如此浅薄呢?“帝不悦。
此日,派使节持符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来老谨,入,光着脚谢恩.帝曰:相国不要这样,相因为民请上林苑,我不许,我不过如桀,纣王,而相国为资相,所以我严惩相国,今百姓知我的过错.“
知刘邦者,萧何也,萧何读懂了刘邦,于是不顾礼节,光脚谢恩.征战天下时,动若狡兔,同心协力,打的是一个团队协作.治天下时,为君臣之别,为政权稳固,为帝位长延,是一个人绝对的尊贵,其他人绝对的服从,是一个左手指月的人与一群往哪儿指往哪儿打的人.还得保证那个左手指人的命不在虎视眈眈的窥视至高王位的野心之人下早早丧命.
所以,置身于那高位,谈什么自由,谈什么兄弟父子.夫妻之情?一切只为了政权稳固与百年昌盛,身前身后名,死亡与活着,这些比之想安稳过日子的老百姓都轻如牛毛,微不足道,哪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凡人眼里的情意,与凡人眼里的仁义道德?!
如果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陈平等人若在现在社会,也许在我的点子公司里都能活着发挥特长没有至高的皇位,只有共同的目标.只有快乐的烧脑.
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