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小报
- 大唐:父皇,你也不想遗臭万年吧
- 磁不生电
- 2084字
- 2024-12-23 17:58:53
因人成事,因事成人。
以前的于德纲在市井间虽小有名气,但也只在周边两三个坊市内跑活。
六篇国公们的逸闻趣事,因他出色的讲故事能力,迅速传播开。
同时他因这件事,名声大噪。
以往有些人嫌狗憎的他,如今每次出门,街坊邻居都会亲热打招呼。
东楼推出卧龙玉液之后,于德纲已经想明白,花钱请他讲故事的人,应该就是东楼的背后东家。
那东家很讲信用,东楼火爆的次日,就把赏金结给了他。
六篇故事,一篇两千钱,再加上因为活儿好,东家加的赏钱,一共十五贯铜钱。
这可是笔巨款。
于德纲在家里守着一堆铜钱,守了好几天,直到把钱藏的满屋子都是,才算安心。
暴富之后,该干什么?
自然是消费啊。
喝酒,唱曲,逛青楼。
于德纲已经计划好,今日去平康坊,明日去东市,后日去西市。
揣好钱袋子,打开院门,正欲出门,于德纲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
粗壮男人今日没挎刀,拱手道:“于先生,我家主人有请。”
要了命哟,咋又找来了。
于德纲叫苦不迭,又不得不跟着两个壮汉离开。
东楼,三楼包房。
李承乾依窗而靠,招呼于德纲走过来,指着二楼转台的位置道:“于先生,在哪儿摆张桌子,让你‘说话’,怎么样?”
于德纲愣了下。
贵人这是什么意思?要让他以后常驻东楼讲故事?
“贵人,我、我……可以吗?”于德纲有些不自信。
东楼如今已经是长安有数的酒楼,跟长靖楼和杏花楼齐名,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
而他只是个“说话人”,身份地位连匠人都不如。
以往他讲故事的听众都是寻常百姓,真能入了东楼,给贵客们讲故事?
“当然可以,我说过,只要交代你的事情办的漂亮,可保你以后衣食无忧。
只要你愿意,东楼里的这个位置,就是你的。”李承乾笑着道。
噗通。
于德纲双膝跪地,伏地磕头,激动道:“愿意,小人愿意。只要贵人肯收留,小人愿为贵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赶紧起来吧,不用你赴汤蹈火,只让你讲故事。来,你看看这个。”李承乾笑着递给他一张纸。
于德纲恭敬接过,本以为跟之前一样又是哪位国公重臣的逸闻趣事,结果看了发现不是。
这纸不大,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政”,上面写了三条内容,一是琅琊伯牛进达班师回朝,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二是陇右临州发生旱灾,临州刺史整修水利,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未使临州发生骚乱;
三是侍中魏征在江南道禁溺毙之风,效果极佳,挽救无数女婴性命。
第二部分为“民”,也写了三条消息。
一是长安过去五日的米价均价为五文一斗;二是天气转冷,蔬菜供给减少,菘、葵价格大涨;三是太史局预测长安周边三日内将有雨。
第三部分是“商”,写了几日前西域商人和东楼的火爆场景,又简单介绍了卧龙玉液的来历。
第四部分是“逸闻趣事”,介绍了一位江湖奇人,“说话人”于德纲。
“这、这、这……”
于德纲被纸上内容震惊的结巴,“贵人不会是想让小人讲这些内容吧?”
“没错。”李承乾点头,“这叫小报,今后你在东楼‘说话’,先念小报,再讲故事。”
当李承乾在清河的帮助下,弄清楚xxx报的内容后,他就隐隐觉得这东西很关键,有大用。
但当时只是个模糊的感觉。
直到几日前被东楼那一幕惊到,李承乾意识到控制舆论的重要性,脑子里自然想到了xxx报。
这种分板块、多种内容的“报”,不同于严肃的邸报,更加亲民,也是引导百姓舆论的绝佳手段。
李承乾模仿《xxx报》的名字,将之命名为《长安报》,又名“小报”。
通过跟群贤们的商议,李承乾最终定下“政”“民”“商”“闻”四部分内容,于德纲看到的就是第一版小报。
要想利用“小报”引导百姓舆论,就得让百姓们都能看到小报上的内容。
可是百姓多不识字,指望百姓人人都看小报,根本不现实。
而且要想大量制作小报,是有困难的。首先小报得用纸,成本高,其次就是印刷的问题,刻雕版太慢,成本更高。
李承乾为此很苦恼,还是李治一句话点醒了他,百姓既然不识字,可以读给他们听。
当时,李承乾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于德纲的名字。
如果少量制作小报,大量培养“说话”人,让他们去酒楼、茶楼,甚至是坊市间“说话”,把小报内容念给百姓听,就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
李承乾最终定下这个方案,并把小报的制作交给魏书玉负责。
因为不需要大量制作,就不用雕版,魏书玉招募了十来个落魄文人,负责抄写小报。
同时他还雇佣了席买的乞儿大军,让他们到坊市上打听消息,只要提供的消息被采用,就有赏金。
于德纲听了李承乾的要求,到是不觉为难,就是还有点羞赫。
“德纲何德何能,能登上这珍贵的小报?”
什么奇人不奇人,咱就是个小老百姓呢。
“于先生,你谦虚什么?你用六篇故事,打响卧龙玉液仙酒之名,已是名声响彻长安的人,怎么算不上奇人?”
李承乾一番话,夸的于德纲嘴角压不住,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贵人交代的任务,绝对不辜负贵人的信任。
同时,他还催促李承乾,赶紧把他的学徒送来,他要用尽全力,尽快将之培养成才。
要说以前,他可能会敝帚自珍。
现在他已经是贵人的人,可谓有了铁饭碗,不会傻到抱着那点微末技艺不松手。
就是心里有个疑惑,想问又不敢问。
贵人能开东楼,能打听到邸报上的内容,还能让太史局的人给提供消息,不知道身份到底何等尊贵。
“于先生,贵人的身份,该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不要妄自打听。”高禄警告道。
于德纲忙不迭低头称是,只是某个瞬间突脸一白,这人说话的嗓音,怎么那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