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你这么替宝钗着想,平日跟她姐妹相称,还是要留个心眼,别说为父没教你。”
林如海抚摸着黛玉的头。
这孩子长得钟灵毓秀的。
气度什么的都很像他。
读书方面也是过目不忘,不说一目十行,看一遍就能记住。
他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
穿越到了红楼梦里,把这种记性去考科举。
乃至到了殿试,见到太上皇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地在太上皇面前回答各种问题。
太上皇问治水怎样才能杜绝灾患。
林如海回答的是,不能治标不治本,水易堵疏通却很难。
将容易发生水患地方的村庄,让村民移到别的地方去。
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哪怕此处的村子淹了,疏通可以避免水的泛滥。
太上皇很是满意。
太上皇又接着问了其他几个问题,比如科举考试和八股文等。
林如海主张八股文桎梏了人的思维。
对科举应该进行改革。
后来太上皇退了位,庆帝上台不宜大举改革,以免被人认为不孝,说推翻前朝的科举制度,于是仍沿袭了太上皇时期的科举制度。
可是庆帝很想改革。
探花需要仪表堂堂,太上皇又喜欢眉清目秀的。
殿试的几个人都长得不够俊朗。
于是太上皇让林如海做了第三名,探花。
“这些时的书背得怎么样了?对春秋,中庸和大学都有什么看法?”
黛玉作沉思状,托腮道:
“女儿觉得有的写得极好,有的却很陈腐。当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能将好的东西吸收进去。”
林如海点点头:
“你说得不错,还有一件事。”
“我就知道爹爹找我肯定还有别的事,不光是问读书的事。”
黛玉扬起尖尖的下巴调皮地道。
“你果然聪慧。刚才德妃娘娘将为父叫进去,为父哪敢进德妃的凤藻宫,那不是让人诟病?而且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德妃娘娘心思单纯,不知宫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红楼梦里元春省亲,不就是因为不会说话遭了灾祸吗。
元春后来的死估计也跟这有关。
元春本就不受庆帝的喜爱。
庆帝的妃子很多。
让元春成为德妃是考虑到贾家的关系。
实际是太上皇想抬元春。
庆帝跟太上皇的斗争只是暗地里。
庆帝为了营造一种孝顺的即视感,配合太上皇抬元春为德妃。
元春以前是陪公主郡主读书的才人赞善,没有宫廷的斗争经验。
不知有多少眼睛看着她。
红楼梦里元春见到贾母和王夫人,贾政他们,她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地方。
平民之家虽茅檐草舍,却能有天伦之乐。
元春不知道的是。
领她下舆的彩嫔和昭容正竖着耳朵听。
这几人会将她的言行一一禀告给皇帝皇后。
可见元春的天真,在宫里不可能生存。
贾家被抄与奢靡腐烂有关,也跟元春有关,凡事祸从口出。
“发生什么事了,爹爹小心是对的,宫里多少眼睛盯着呢。”
“元春想让你嫁给宝玉,担心我不同意,希望我同意。老太太也有这个意思,你是什么想法?”
林如海不像这个年代的父母。
儿女完全听从于父母之命。
他可是很开明的。
红楼梦里的黛玉命运悲惨。
他可不想黛玉重蹈覆辙。所以他让黛玉选。
“我嫁给宝玉?呸,就他那样子?压根跟他谈不来,他不爱读书,顶多就是诗词歌赋,写来写去就是儿女情长,眼界太窄了。
自从爹爹来了后,我觉得以前那些诗都太矫揉造作。
女子也要有追求,有抱负。女儿现在还不想成亲,更不想跟宝玉,请爹爹告诉娘娘,女儿恕难从命。”
林如海看着黛玉坚毅的样子很是满意。
就是要这个样。
自己的命运不能任人宰割。
“你放心,有爹爹在,谁都做不了你的主,大不了到今上那儿去,娘娘还能大过于今上?
你只用把书读好,其他的不要操心。
东西都清好了没有?这两天就要搬到新宅子去了。”
一听到新宅子,黛玉两眼放光。
她将林如海拥住。
“爹爹,我太高兴了。”
黛玉连蹦三尺高,跟以往那个哭哭唧唧的黛玉完全不一样。
林如海很安慰。
穿越过来就是要改变黛玉悲惨的命运。
连带着将王熙凤的命运也改变。
红楼梦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黛玉跟凤姐。
最不喜欢的恐怕就是宝玉。
还有贾赦之流。
王熙凤之所以狠辣,在于丈夫贾琏从未关心过她。
哪怕女儿病了,哪怕她得了下红之症,别说嘘寒问暖。
甚至还在外面找女人。比现代社会的人渣还要过分。
当然。
这是男卑女尊的封建社会。
王熙凤于是爱权利,可这个权力只是虚幻。
实际权力还在王夫人的手里。
老太太上了年纪,所以王熙凤很可怜。
乃至最后被贾琏休妻。
邢夫人连同王夫人一起让她彻底出局。
……
王熙凤斜靠在软榻上,平儿捏了捏被角,确定她盖好了被子。
王熙凤的眼角挂着一行清泪,头无力地向后靠去。
“平儿,我这操劳的命,这该怎么办?太医都说没办法,这身体再这样下去就垮了。”
平儿眼里满是焦急。
蹙眉安慰王熙凤。
“你别操那么多心了,我就说管家权还是还给二太太吧。
说到底管家权还是二太太的,你还里外不是人,得罪了那么多人。说句不好听的,二太太真把你当亲侄女了?
只怕是当枪使吧。我把你当姐妹,否则,真把你当主子,不会说这种话。”
王熙凤头歪靠在软榻上。
头上的抹额差点掉下来。
平儿重新戴好抹额,心疼地看着她。
“别说我说你,你就是舍不得权力。
权力再大有自己的身子重要?还将自己的陪嫁也贴了进去,那些首饰当了收回来几个?虽然大老爷和二爷让你得了卖官鬻爵的银子。
可那能有多少?到时候事发东窗,你也会跟着受牵连,到时候,巧姐怎么办?”
王熙凤将头抬起来又放下去。
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你说得对,我要为巧姐考虑。
可现在这个病怎么办?别说管家权,总这么靠着也不是个事。姑老爷的新宅子也要人管,不过,新宅子管的事不多。
不像这府里头的丫鬟婆子个个刁钻,圆滑狡诈,有些家生子又不好管。新宅子的丫鬟婆子好管得很,姑老爷给的月钱也高,真想辞了这贾府的活。”
平儿白了她一眼。
“说的什么混话,你是二爷的媳妇,怎么辞?二太太那边也说不过去,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治你这个症。”
“什么法子,快说!”
凤姐激动地抬起头。
“姑老爷不是治好了巧姐的病吗,还有老太太的眼疾,听说宁国府贾太爷的仙丹,也是姑老爷帮着炼好的。
不如我去找找姑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