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何不提前准备庆功?
- 大明:我爹是汉王,谨慎点怎么了
- 你给我滚下马来
- 2017字
- 2024-11-28 23:14:06
老实说,就算朱瞻基,这段时间也被朱瞻壑各种骚操作给惊到了。
黑火药的威猛,玻璃的赚钱,册封本雅失里上几次精准预言!
朱棣对朱瞻壑的喜爱越来越明显,连道衍都时不时的对朱瞻壑称赞不已。
汉王府父子二人锐意进取,反观自己的太子老爹,似乎已经被朱棣训斥到怀疑人生,非但不思进取,甚至还有让出东宫以求自保的想法。
这情况,直接让朱瞻基责任感拉满。
这个时候我朱瞻基不挺身而出,我东宫的小家岂不是要塌?
接连几天,朱瞻基一直在酝酿中,想找机会抬一下自己的名声,同时有效打击朱瞻壑,杀一杀他的威风,好让应天府的人知道到底谁是大小王。
这机会,说来就来!
之前丘福捷报只是杀个几百人,结果冷不丁的端了一个部落,甚至还活捉了鞑靼丞相。
鞑靼丞相虽然和这边历史上的丞相差了很远,但那也是中高层的人物。
活捉了这个级别的大人物,当下就是急报进入应天府!
这消息,直接让朝廷百官炸了锅。
“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我早说大明必胜!”
“区区胡狗,不足为惧!”
“丞相都被抓了,阿鲁台看来真的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我敢打赌,不出一个月,淇国公就要得胜回朝!”
百官喜气洋洋,夏元吉、解缙之流更是松了口气。
这一场大胜仗下来,之前的罪状起码能低调,甚至没准还能捞点好处。
毕竟,他们都是主战派,在册封失败后,第一批提出北伐鞑靼!
这一刻,连朱棣都耐不住心中的狂喜,一改往日的忧患!
几百人的小胜如果说还是诱敌深入,那鞑靼丞相被抓,可不能再解释成诱敌之计了啊!
以己度人,如果大明用诱敌之计,肯定是派几个斥候去迷惑敌人,根本不会派中高层人物干这事。
眼看朱棣喜上眉梢,朱瞻基突然灵机一动,赶紧挤到身边来。
“皇爷爷,这仗打的太痛快了,照这个势头,十天内横扫鞑靼,淇国公不久就要回师应天!前方将士奋勇杀敌,立下盖世功勋,我看,咱们应该提前准备庆功事宜,这样才能彰显皇爷爷您的胸襟气度啊!”
话音刚落,解缙立刻喜气洋洋的附和:“皇太孙书说的在理!越是提前准备,将士们更能感受到陛下对他们的信任,天下人也会因此更加骄傲,没准还会流传后世,成为一段佳话!”
传为佳话?
果真如此,自己又添一桩美谈,夺取侄儿皇位的黑料又能遮盖一些!
朱棣忍不住就笑了。
“想准备就准备吧,不过不要太张扬,毕竟战事还没结束。具体怎么安排,各部看着安排。”
众人一阵激动。
丘福回朝,那就是大功臣,早点为他准备庆功,以后没准还能得到淇国公的提携。
另外,一说准备肯定要从户部拨款,这可是肥差啊,又能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朱瞻基见朱棣同意,便更加来劲:“皇爷爷,我平时闲来无事,要不我也帮帮忙,为庆功做点准备?这种事准备越充分,越隆重,天下人也越能真切的感受到皇爷爷您对功臣的态度。”
朱棣下意识的的点点头:“这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不懂的要多问问各部主事,或者问问你爹和你师父,务必不能留下瑕疵,免得事后被人笑话。”
朱瞻基激动的要命。
这可是和功臣套近乎的绝佳机会,也能借着这段日子的准备,名正言顺的和各部要员来往。
这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太重要了!
而且,朱棣今天的态度,让朱瞻基感觉,从前那种和睦的爷孙关系又回来了!
一时间,朱瞻基干净十足!
“庆功?有兵部记功,有户部考核评价,有礼部筹措庆典,该干的各部分工干完了,我要想出风头,那得另辟蹊径。”
“嗯,不如这样……不光能彰显我对功臣的敬重,还能给朱瞻壑出个难题!”
翌日一大早,朱瞻基带了几个侍卫,首先亲自登门拜访了朝中主要官员。
“夏尚书,我准备做一份百官表功簿,由朝中官员和宗室诸王签名,以此为淇国公他们庆功!另外,我还想筹一些钱财,回头以皇爷爷的名义,抚恤那些战死的将士!”
夏元吉听的喜出望外。
“这想法好,臣第一个支持!”
夏元吉不光签了名,还拿出了五百两黄金交给朱瞻基。
从夏元吉这里出来,朱瞻基心里美滋滋的。
自己是皇太孙,要让百官签名,那是很容易的事。
至于捐款,光是六部尚书就能集资三千两黄金!
关键这钱最后还是以皇爷爷的名义抚恤战死将士们的遗孀,这就是变相讨好皇爷爷,朝中百官哪个不愿意?
事情也如朱瞻基预料,进展十分顺利。
只跑了一天,二品三品的官员纷纷签名,个个出手阔绰,总体集资到的钱已经有近万两!
“明天这个时候,差不多就集齐了大部分官员的签名了,到时候就去找朱瞻壑,看他签还是不签!”
想到这里,朱瞻基就感觉心中痛快。
签的话,那就代表着朱瞻壑也认为丘福会最终获胜,就是对之前他那些胡言乱语的全盘否定,所谓的丘福全军覆没,可不就是造谣,不就是故意动摇军心?
不签?不签就是得罪丘福,得罪军方,故意给皇爷爷心里添堵!
等丘福回来,朱瞻壑照样要被口诛笔伐!
优势在我,稳赢了!
……
皇宫,天色已晚,朱棣今天高兴,都准备临幸妃子去了。
出去看见纪纲正在和几个锦衣卫交头接耳,朱棣便兴致勃勃的把人叫了过来。
“丘福抓获鞑靼丞相的消息,外面百姓是不是已经都知道了?”
纪纲急忙点头。
“那么,他们都是什么反应?”
纪纲立刻谄笑到:“自然是普天同庆,大家都说这一仗打完了,今后大明便没有什么大仗要打,各家各户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男丁战死沙场。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