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在哪里?
看着周围斑驳的木墙,老旧的木桌木椅,还有挂在墙壁上的镰刀,方腊一脸的茫然,他不是刚刚从公司出来吗?
难道他在做梦?
左右看了一下后,方腊轻轻掐了一下自己的脸,随后一阵轻微的疼痛传来,这一刻,方腊都懵了。
这是真的?
过了好一会后,方腊才回过神来,看着木桌和木床,一脸的茫然,他这是穿越了?
可他是怎么穿越的?
方腊挠了挠头,他明明没有印象啊,难道是猝死了?
这时,方腊看到了自己的手,粗糙的手掌,还带着一些黑色的老茧,皮肤也暗淡无光,显然不是年轻人的手。
想到这里,方腊急忙跑到一旁的水缸,朝着水缸望去,一张留着胡须的中年男子面孔出现在水面上。
看着水缸中的面孔,方腊只觉得欲哭无泪,他一个二十来岁的社畜竟然变成了一个中年大叔,虽然从水面上不是看得特别清楚,但至少也是三十来岁的年纪了。
老天爷,我到底哪里得罪您了?
望了一眼周围家徒四壁的模样,这一刻的方腊只想哭,由风华正茂变成一个中年大叔也就算了,这家境还这么惨,他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这时,房间木门被推了开来,随后一个体型彪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手中还捧着一个木盒。
“叔叔,官印已经刻好了。”
年轻人献宝似的将木盒递给了方腊,笑着说道:“这老刘头的技术果然不是吹的。”
官印?
听到年轻人的话,看着手中的木盒,方腊也是一愣,就原身这身份,跟官印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扯得上关系?
随后方腊将信将疑地将木盒打开,木盒中是一块微微泛黄的豆腐干,豆腐干的表面刻着几个古文,跟他平时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官印差不多。
这时候,年轻人再次说道:“叔叔,这官印已经搞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去县城骗粮?”
县城?
骗粮?
听到这话,方腊也是懵了,他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想到这里,方腊开始在脑海中搜索关于原身的记忆,一时间,大量的记忆浮现,冲击得方腊头脑发昏。
见方腊没有说话,年轻人再次说道:“叔叔,我去找其他人来吧。”
“嗯。”
闻言,方腊点了点头,他得先将脑海中记忆整理出来才行。
听到方腊同意,年轻人便转身离开了木屋,只留下方腊一个人待在屋里。
在年轻人离开之后,方腊也闭上了眼睛,开始整理脑海中的记忆。
………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年轻人便带着十几个彪形大汉回到了木屋,其中几人的身材无比彪悍,几乎比得上方腊两个。
看着下方的十几人,此时的方腊一脸的生无可恋,经过一个时辰的整理,他已经理清楚了原身的身份。
原身跟他一样,也叫方腊,只不过跟他一个社畜不一样,对方这个方腊,是水浒传中的那个方腊,跟梁山一百零八好汉PK,干掉了70%梁山好汉的那个方腊。
虽然在水浒传中,方腊无恶不作,动不动就欺压百姓,屠杀平民,甚至是胆小如鼠,在最后关头也不肯将身边的三万亲兵派出去助阵,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大反派。
不过他很清楚,在正史上,方腊就是一个普通的起义之士,虽然他对待宋朝的官员确实残忍,动不动就是砍头,甚至还有剥皮抽筋的,不过这个在大部分起义军中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毕竟能够被逼到起义造反的,基本上都是被迫害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对于官员可是恨之入骨的,杀官员再正常不过了。
他在记忆中也没有看到方腊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为民谋福祉的好人。
从他整理出来的记忆中,方腊这个人算不上什么坏人,或许以后可能会变,毕竟人类是最善变的,不过这个时期的方腊怎么都不能说是恶人。
方腊本是一个地主家的雇工,他从小就聪明过人,一直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直到十几年前,方腊接触到了“食菜事魔教”。
食菜事魔教也被称为摩尼教,也就是传说中的明教,这十几年来,方腊在明教中摸爬滚打,最后成了江浙一带的明教教主。
不过方腊虽然成了明教教主,但也没有想着享福,而是想要为教众谋一线生机,这次对方之所以来这里,就是为了替这里的教众筹集粮食。
今年睦州干旱,寿昌县城这边尤为严重,几乎颗粒无收,百姓们无以为继,其中就有不少明教的教徒,这些人求到了方腊的头上。
经过教中众多高层的商议,有人提议去劫县城的粮库,因为粮库中有刚刚征收的夏粮,后来方腊觉得强攻县城的风险太大,容易引起朝廷的不满。
于是提议用假官印从粮库中骗粮食出来,明教的教徒都是平民百姓,只要将这些粮食散给老百姓,到时候官府就算想要将粮食收回来都不可能。
“教主,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方腊还在胡思乱想,这时候,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体型极其壮硕的大汉。
看到说话的人,方腊脑海中浮现出了对方的名字,石宝!
对于这个人,他也是印象深刻,他没有读过水浒传的原本,不过他看过电视剧版的水浒传,石宝这个人武力极强,不但正面斩杀了好几位梁山好汉,还跟关胜打得有来有回。
“按计划行事。”
收回了思绪后,方腊开口说道:“你们先带一些人潜伏到粮库那边,到时候我再带人去骗开粮库。”
虽然以他们这边的力量想要强行攻破一个小县城的防御很容易,不过这么做的话,肯定会惹来朝廷大军的镇压,他们可没有做好对抗朝廷的打算。
所以按照他从记忆找到的计划是用骗的,等骗开了粮库后,从里面抢一部分粮食分给城里的百姓,这样的话,官府也不至于大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