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破茧成蝶

王学长那句“不过……”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刚刚升起的喜悦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瘪了下去。果然,事情没那么简单。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故作轻松地问:“还有什么考核呢?王学长尽管说,我一定全力以赴。”

王学长笑了笑,语气却有些意味深长:“最后一项考核,由赵娜同学负责。”他说着,指了指站在角落里,脸色阴沉的赵娜。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赵娜走到我面前,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莫诗雅,”她语气冷淡,“既然你对唐宋诗词如此精通,那么我就考考你一个比较冷门的典故。”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试论‘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出处及含义,并分析其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

我接过纸条,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暗暗叫苦。这个典故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虽然我读过这首诗,但对这个典故的具体含义和运用,还真没有深入研究过。赵娜这是摆明了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周围的社员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小声议论着这个典故的难度,有人则幸灾乐祸地看着我,等着看我的笑话。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表面上我装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实际上我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搜索着所有关于“青鸟”的记忆碎片。我缓缓开口,语气尽量平静:“‘青鸟殷勤为探看’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我从典故的出处讲起,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青鸟”这一意象在古代神话传说和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娓娓道来。我分析了李商隐在诗中运用这个典故的巧妙之处,以及它所表达的思念之情。我甚至还联系了其他唐宋诗人对“青鸟”意象的运用,例如李白的“青鸟衔书久不至”、杜甫的“青鸟去时云路断”等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个典故的丰富内涵。

我的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就连王学长也不禁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目光。周围的社员们也听得入了迷,原本嘈杂的房间变得鸦雀无声。

我讲完后,自信地看向赵娜,等待着她的评价。她脸色复杂,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缓缓开口,语气依然冷淡……

她缓缓开口,语气依然冷淡:“你的回答…还算可以。不过,还不够完善。”我的心再次沉了下去。赵娜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只分析了‘青鸟’的象征意义,却没有从不同诗人的风格角度进行分析。李白、杜甫、李商隐,他们的诗风截然不同,在运用‘青鸟’这个典故时,自然也有各自的特色。我希望你能再深入分析一下。”

我愣住了。这分明是故意刁难!“青鸟”的象征意义已经够复杂了,还要从不同诗人的风格角度再分析一遍,这简直是强人所难。我咬了咬嘴唇,努力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表面上,我依然保持着微笑,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应对之策。既然赵娜想看我的笑话,那我就偏不如她的愿。

我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思路。“既然赵娜学姐想听更深入的分析,那我就献丑了。”我语气平静,仿佛刚才的刁难根本不存在。“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他笔下的‘青鸟’往往象征着自由和浪漫,例如……”我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入手,分析了“青鸟衔书久不至”中蕴含的洒脱与不羁。我甚至即兴背诵了整首诗,抑扬顿挫的语调,将李白的豪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杜甫的诗风则沉郁顿挫,他笔下的‘青鸟’更多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我又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分析了“青鸟去时云路断”中蕴含的无奈与悲凉。我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将杜甫的忧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我再次回到李商隐的《无题》,分析了他在运用“青鸟”典故时,所体现的朦胧与含蓄之美。我将李商隐的诗句娓娓道来,语气中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我的分析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三位诗人的风格特点以及他们对“青鸟”意象的不同运用,展现得淋漓尽致。周围的社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原本寂静的房间里,不时传来阵阵赞叹声。就连王学长也忍不住鼓起掌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我自信地看向赵娜,等待着她的最终裁决。她脸色复杂,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一丝恼怒?她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你的分析…很精彩。”她顿了顿,又说:“不过,这件事还需要和其他社团干部商量一下,才能做出最终决定。请你…继续等待通知吧。”

我点点头,努力压抑住心中的不安。“好的,我明白了。”我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却隐约听到房间里传来一阵窃窃私语。“赵娜不会还想找借口拒绝她吧?”一个声音小声说道。“我看很有可能……”另一个声音附和道。我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