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电影散场,夜晚的街头

关山月还知道,甚至在中国文化艺术圈里还有潜在的鄙视链,现实其实很尴尬,画小人书的基本上处于最底层。所以,虽然都知道画小人书能挣钱,但是真没有几个人拿出去说事儿的。很多人,都是闷着头赚钱,从不在嘴上乱说。也不会拿这个当成津津乐道的个人标榜。甚至还光怕人家知道呢。

关山月可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不想当艺术家,也不想当清流,只想实现财务自由。

对,好好琢磨琢磨,看看现在哪一本小人书最适合?

历史的?不行。《明朝那些事儿》,在现在这年头,即使是用小人书的形式画出来,也会被别人喷死。

仙侠玄幻更不用讲,现在运动刚过去,风气还没结束呢。暂时没人欣赏这些。

都市爱情农村情感,算了吧。电影荧幕上男女主角拉拉手,都能让底下看电影的人直抽冷气,激动的心脏乱跳。你敢画,也没人敢出版呀。

战争特工,倒是个好题材,但是边界不好把握,容易踩雷。

嘶,哎,对了……,关山月想起来一部电影《追捕》,在日本和香江已经上映了。再过几个月,就是中日恢复友好,正式建交。

大环境之下,友好的文化交流必然是潮流,所以没记错的话,很快《追捕》要在国内上映。

关山月可知道这部电影引起多大的风潮?男女主角,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甚至成为一代人的偶像,里边的插曲“拉拉拉”之歌有多魔幻?

当然他肯定不是想把《追捕》画成小人书,那也轮不到他。人家会直接出电影版原版照片小人书。

关山月这时候脑子里在琢磨的,是因为《追捕》,才产生创作动机的中国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

这是一部引起热潮的国产故事片,里边同样有一首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关山月正好自己收藏过一本很少见的小人书绘画版的《戴手铐的旅客》。

小人书里改编的故事比电影里更曲折,更复杂,更引人入胜,更有趣味。

这部电影是于洋导演,在79年底发现了发表在杂志上的电影剧本《戴手铐的人》,作者是山东一个小提琴手,名叫赵文伦,当年经历过那段风云的岁月,剧本就是他在1979年写的。

其实,于洋觉得原剧本文学性和故事性上都很一般。但是也有优点,故事描写的时候,很多情节动作性很强,读起来很热闹,很激烈,从而趣味性很强,能找到一点追捕的影子,在70年来显得很有特点。

当然还有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描写的是风云岁月里发生的故事,于洋感同身受,拍起来很好代入。

于是电影在于洋的努力下,做了剧本改编,拍了出来。成了当时的热潮,以后的经典。

不过在关山月看来,他记忆中的小人书版本《戴手铐的旅客》,从故事性上要比电影精彩的多。

他对这套小人书印象非常深刻,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比电影原版要丰富了许多,改编的过程中,增添了很多原来剧本和电影里都没有的细节内容。

使得读起来觉得故事更加的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应该是1980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现在绝对还没影呢,如果关山月现在弄出来就是他的原创。

晚上的西四路口,关山月站在已经关门的西四包子铺门口,这会儿当然不会再操包子的心,而是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一幅画面一幅画面的在闪现着小人书《带手铐的旅客》里所有的画面和文字性的故事描述。

随着画面一幅一幅的闪过,关山月越来越激动。他突然意识到这些东西说不定就是他穿越而来的一个福利,或者说是金手指也行。

他还说呢,人家都带个系统带个金手指,他啥也没有。除了两世为人融合在一起的经历、记忆和感受。现在才知道无形之中,他已经有很多东西被加强了。

就比如说,他穿越之前哪怕对这些小人书再熟悉,描摹的再多,也不可能所有的画面和细节都记得这么清晰呀,而且还随时能够记忆闪回。

但是从现在回想的效果来看。堪称通过电脑,回看存储的历史文件。最关键的是还有一种跟自己情感相融合的感觉。

比如说改编的故事,他能很快找到感情切入的共鸣点。比如说小儿书的画风,他能很快找到线条的特点。

关山月忍不住想,看来我的穿越带的是隐形金手指。这样才对嘛,不能厚此薄彼,甭管多少,强大不强大,最起码得有。

他忍不住高兴的哼起了“送战友”,心中激动、轻松,又很愉快。

突然,刚才还安静的西四街道变的喧嚣热闹了起来。

本来,站在路口沉浸在自己脑海画面里的关山月,醒过神来,朝着四周看了看,“哦,最后一场电影散场了。”

不只是西四东大街的红星电影院大门里,涌出来了很多看电影的观众,就连南边的西安门大街的丁字路口,也开始有人群涌出。

那里是从红楼电影院散场出来的观众。

关山月暂时把脑子里的思绪纷纷和一幅幅画面先全部甩开,注意力放在了现实世界中,关注着从他身边经过的一张一张满足的笑脸和互相讨论电影情节的欢声笑语。

看着叼着烟,嘴里闪亮着烟头,头发浓密的男青年。总算是见到一点鲜艳色彩打扮的年轻女孩。他们都洋溢着青春的快乐。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刚刚结束的一场老电影。哪怕他们看的也只是一场故事情节和立意还很老套的《大刀记》!

关山月看着马路上汹涌喧嚣的人群,心里想,相比较而言在工作日的时候,还是晚场电影,看电影的人最多。

不过话说回来,70年代的社会确实有特点。现在这种情况要放到后世,明知道还有晚场电影散场,这周边的小商铺肯定要坚持到最后。

但是,你看现在整个西四附近的国营商店多有个性,不管是卖什么的,你们该多晚散场就多晚散场,反正我们肯定是要到点下班。

什么营业额不营业额的那不重要,关键是一定要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反正多干了,利润多了,工资又不会多多少,少干了更不会少发。到点不下班,何苦来哉!

所以,这个年代看晚场电影散场,人们在满足以后,也特别能体验到一种夜晚的凄凉和冷清。

关山月就在此刻夜晚的人潮人海中,甚至突然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孤独,脑子里还闪出来了凤飞飞的那首老歌,《午夜的街头》。

“午夜的街头,

有我沉沉的冷漠。

那驱散不尽的夜风,

打断我尚未完结的梦。

午夜的街头多少故事在其中,

那即将熄灭的烟头,

提醒我剧终的时候。

如果说这是路的尽头,

我想我不再回头,

就让这些燃烧的梦,

一起熄灭,

一起熄灭在午夜的街头。

让我潇洒的走过,

穿越那无奈的忧愁,

走出那午夜笼罩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