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费祎的震惊

从南中那边传来消息。

新任越巂太守张嶷,在庲降都督马忠的安排下,往朱提郡北部集结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

准备明年一开春就朝安上县进发。

再以安上县城为基地,消灭叛乱越巂的一众南蛮部落。

刘瑶被正式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带领五百士卒与张嶷汇合。

这次作战计划,得到在成都的尚书令费祎以及汉中的大司马蒋琬同时批准。

两千五百人,在三国动辄几万、十几万人的战争中,显得有些单薄。

但如今季汉总兵力也就十万人,大多部署在汉中防御曹魏,一部分留守永安警惕孙权。

剩给南中七郡的兵马不过万余,能拿出两千剿匪也属不易。

这日早朝,为决定最后的南征事宜,阿斗召集几位重臣在章德殿商议。

刘瑶作为主帅,与尚书令费祎,侍中董允,司马姜维等人坐在一起。

季汉自诸葛亮之后,就不再设丞相一职。

刘阿斗把对外征战的权力交给大司马蒋琬,而处理内政则由尚书令费祎负责。

费祎与董允年纪相仿,都是四十出头,一副儒雅文士的模样。

但与面容憔悴的董允不同,他的脸上时常带有一丝红晕。

这并非是费祎气色康健,而是他有喝点儿小酒的爱好。

并且酒量还不咋地。

虽然如此,但费祎对朝廷政务一点儿也没耽误。

反而还做得相当不错。

与007劳模董允相比,费祎既没影响工作,也没耽误玩。

简直把季汉群臣羡慕死了。

用刘瑶老丈人董允的话来讲,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天才费祎也是诸葛亮最为看重的接班人。

没错,诸葛亮最想传授自己衣钵的就是费祎费文伟。

而并非如今的执政者蒋琬。

蒋琬虽是诸葛亮的继任者,但论年纪,他甚至还要大上诸葛亮几岁。

有谁会选一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人当接班人?

所以季汉的满朝文武都知道,蒋琬不过是个过度而已。

在费祎羽翼未丰时,做他的“守护人”。

等积累到一定声望,费祎就会真正成为季汉群臣之首,接过诸葛丞相的北伐大旗。

此时,尚书令费祎详细介绍起此次南征的部署。

“原本定于明春正月,由太守张嶷率领一千士卒从上安出发,直捣北徼捉马部落魏豹的老巢,但现在……”

费祎说罢看了刘瑶一眼。

“现在改为由安定王统率这支兵马,需要从成都征集五百步卒前往安上,与张太守汇合。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把出征时间往后延一个月,等到二月再攻伐叛乱不迟。”

费祎对这种临时改变似乎不太愿意。

也对刘瑶代替张嶷作为统帅忧心忡忡。

不过,既然皇帝刘禅和大司马蒋琬都同意由皇子亲征,他这个尚书令也不好说啥。

想到这里,费祎暗暗瞪了身旁董允一眼。

在刘瑶南征这件事上,宫中府中能做到俱为一体,想必董允这位好友从中出了不少力。

安定王还是个孩子,这不是胡闹嘛!

费祎有些埋怨。

这时,坐在上面的刘禅开了口。

“阿瑶,你名义上是统帅,只因你是皇子,身份又尊,但到了战场,你可必须事事要听张嶷太守的。”

这句话,算是打消了费祎的顾虑。

“儿臣遵命!”刘瑶连忙应下,随后又朝费祎摆了摆手,“费伯伯,不必推迟进兵日期,吾明春正月必能赶到上安县。”

“正月?恐怕来不及吧。”

费祎摊开双手:“五百士卒,再加上随行的五百民夫。军粮辎重,甲胄兵器,光是筹集这些东西也得用一阵子。”

他怕刘瑶心急立功,忙又相劝:“越巂蛮族为祸多年,这次清剿他们,不差这一月俩月的。”

“五百士卒,五百民夫,甲胄军粮,吾都已一应备齐,不劳朝廷费心。”刘瑶露出极为自信的笑容。

“什么?”

费祎颇感惊讶,暗道:“他一个少年藩王,还是没实权封地的那种,这些兵马粮秣从何而来?”

难不成,又是董休昭这家伙?

老丈人做到他这个程度,简直比亲爹还亲。

费祎再次瞪向董允,红扑扑的脸庞气得煞白。

可没想到,董允和他露出同样吃惊的表情。

刘阿斗也十分好奇:“阿瑶,你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刘瑶躬身一拜,将自己从成都大姓那里化来士兵钱粮的事情向大家简略说明。

“嘿,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般本事。”刘阿斗听罢大喜,直拍自己的大胖腿。

如此一来,朝廷不必出一兵一卒,还能从地方豪强身上挖一块肉下来。

简直是双喜临门!

这孩子,太给自己省心了。

阿斗笑得合不拢嘴。

费祎和董允却听得目瞪口呆,都没想到刘瑶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一旁沉默不语的姜维,此时也把目光投向刘瑶,眼神中颇有几分佩服之意。

“那好,既然阿瑶什么都准备齐了,咱还是定正月出征,一举扫清蛮叛!”刘禅命人取来印信兵符,亲自交到二儿子刘瑶手里。

接下来一个多月,刘瑶让将军冯延对成都大姓们送来的五百壮士勤加训练。

蒲元大师也带着十二名弟子,整整一千把钢刀和一百领甲胄前来投效。

蒲大师还特地为刘瑶量身打造了一套重甲。

趁机,刘瑶将自己穿越而来这两年发明的小武器,全都拿给蒲大师过目。

蒲元再次感慨,安定王在器械制造上,有不亚于诸葛丞相的天赋。

他还帮刘瑶将一些防身武器装在重甲之上,确保在战场的安全防范万无一失。

腊月下旬,刘瑶正式率领五百士卒兵出成都,沿着犍为郡一路南下,赶赴上安县。

阿斗亲自到郊外送行,看着刘瑶军中一个个盔明甲亮、气势十足的兵士,甚是欣喜,便向身旁一位中年将军提问:

“巨违,你看朕这二儿子治军如何?”

那中年将军一抚长须,频频点头:“安定王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能为,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国之柱石。”

听到对方的肯定,刘禅笑得更憨了。

“朕听闻汉嘉郡近来也有蛮夷叛乱,打算让卿前去平定。”说到这里,刘禅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手指骑在青骢战马上的刘瑶:“若吾儿此次南征表现尚可,巨违,到时候你也带上他如何?”

中年将军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一片淡然神情。

“臣遵旨。”